中國家長對課外活動並不陌生,很多人都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投入大量時間和財力,發展他們各種才藝。但是如何在大學升學背景下看待高中課外活動,值得探討。
參加讓課外活動,學校、社區都有資源。(Pexels)
儘管現在有關升學的資訊非常豐富,仍有許多家長和學生對高中期間課外活動的重要性認識很模糊。用高考思維對待全面審核的美國大學錄取標準,使不少學生在擁有傲人在校成績和標準化考試成績的同時,仍無奈地正視自己高中四年慘淡的簡歷。空白的履歷,使他們在填寫大學申請表格和申請文書創作時,一籌莫展。
第一,提供傳統課堂無法獲得的成長機會。
美國高中教學形式非常豐富,講課、實驗、小組項目、上台演示、課堂討論等,讓孩子在生動的環境中掌握知識。但這一切不能全面預備孩子面向未來,各種課外活動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例如,體育活動幫助孩子培養吃苦耐勞和團隊精神,音樂促使孩子自律、啟發智力,美術提供創作空間、豐富想像力。其他與學術和專業相關的活動,能拓展知識面,提前探索這些領域,為他們未來在專業發展提供平台。義工和打工,更是把責任加在孩子肩膀上,為他們進入職場做預演。
第二,使孩子更好地管理時間。
同時協調好學校課業和其他活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得到訓練,學會更有效地學習和工作。這些時間管理的技巧,大大有助於他們將來的發展。
第三,有益的課外活動能保持身心健康。
他們通過這些他們喜歡的活動,學習減壓和釋放情緒,同時學習如何與其他人相處,培養友誼,建立人際關係網。有些活動還能幫助周邊的人,建立更好的社區。
基於上述三點,在大學申請中,學生需要填寫從事的課外活動所花的時間,以及獲得的成績和領導位置,大學可對孩子的時間分配瞭如指掌。不少大學申請都可以上傳簡歷,招生人員對申請人所有活動一目了然。大學希望看到學生在完成學業之外,仍有餘力從事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動,這樣的學生相對於靠補習生存的同伴,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同時,大學可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喜好和熱情,更希望孩子是充滿內驅力的追求者,可以追尋自己的熱愛,探索世界,相比那些急功近利的同伴,他們更有可能獲得長遠的成功。
一般高中生的課外活動不外乎兩類:一是學術類活動,與學生將來申報的專業直接相關,例比如學科競賽、科研、實習、學術類夏令營、到大學修課、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另一類是非學術類活動,如音樂、藝術、體育、愛好、義工、打工、家務,基本屬於這類。
這個分類會因人而異。例如,一個想讀醫學預科的人,在醫院、診所、康復中心做義工,就是學術類活動;但對打算學工程的孩子來說,這類就屬於非學術類活動。
大學不強求高中生明確知道將來所學專業,畢竟,大多數大學生最終選擇與他們申請時不一樣的專業,但大學希望看到申請人願意在某個學術方向上集中投入。
例如,打算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孩子,如果他在高中期間在學校學習AP計算機和其他與電腦選修課程,還在課外參加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黑客(hacker,駭客)大賽、編程俱樂部、機器人隊、大學編程夏令營,或用計算機技術參與科研項目,在非營利組織中幫助建立和維護網站等,這些都會豐富孩子專業背景,也充分展示他對這個方向強烈的學習熱情。
機器人隊可豐富孩子專業背景。(Pexels)
一個有志於獻身醫療領域的高中生,可以在學習AP生物、化學、心理學的基礎上,參加紅十字俱樂部、科學奧林匹克競賽、生物醫學方面的夏令營和科研,在醫院、救護站、診所、康復中心、老人院等地方實習或當志願者,還可以參與有關公共衛生方面的社區建設項目。這樣的簡歷,無論是招生還是招工,都會引人注目。
對嚮往商業金融領域的孩子,可以在學習AP經濟學、統計學時,考慮參加學校投資商業俱樂部、商業方案設計競賽、模擬股票投資競賽,找實習機會為一些公司做營銷推廣,甚至自己上網推銷產品,或從事與商業金融普及教育相關的社區建設項目。這個方向上的活動,有無限可能。
古諺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中四年的課外活動,需要合理規劃,並在實施中調整規劃。
1.課外活動是錦上添花
所謂錦,就是最基本的學習成績,沒有錦,再漂亮的花也沒有地方繡。近幾年,大學收到的申請愈來愈多,需要用同樣時間處理更多的申請,用成績作為第一步篩選最為高效。不管學生才藝多麼突出,成績必須達到基本要求,才能進入下一輪審核。若因為課外活動而犧牲學業,是本末倒置。
2.重質不重量
深入參與一、兩樣學術活動,加上一、兩樣非學術活動,比泛泛加入十幾種課外活動有用得多。
雖然大學申請表上有8種到10種課外活動可填寫,但這並不意味你必須把它們填滿,更不意味你的課外活動種類必須達到這個數字。時間精力有限,如果你呈現一長串課外活動,只能說明每一樣都蜻蜓點水,對自己和社團都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若申請那些競爭激烈的大學,你的課外活動獲獎要達到至少州以上水平,才能對申請有利。
任何一個課外活動,如果要獲得紮實的結果,都必須至少把它當成額外的一門AP課程來對待,甚至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才有可能有收穫。一般來說,課外活動要做出成績,比在學校課程出色要難得多。所以,能夠被頂尖大學考慮的申請人,多半學習成績都很優異,最後往往是在課外活動決勝負
3.真心喜愛才能長久
很多學生都知道,大學更希望看到他們在高中持續投入某項活動,所以,學生會認為九年級的課外活動必須堅持下去,無論自己是否喜愛,或是否對自己的長久發展有利。這種僅僅為了升學的考量,非常不可取。
不錯,大學的確喜歡看到學生對某項活動有持久的追求,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肯定一事無成,而且若他這樣度過高中,可能也會這樣把大學歲月蹉跎掉了。大學更願意看到這樣持久的投入,是源於真愛。
不是每一個學生,在九年級時能在課外活動中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高中期間,每個孩子都成長變化,喜好也可能隨著接觸世界而變化。在對真愛的搜尋中,漸漸鎖定自己的目標,是非常正常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孩子學會正確評估,調整優先順序,有時需要果斷放棄。
這樣的調節如同修剪果樹,最後保證在真心喜歡的事情上,有足夠的精力去發展。千萬不要被所謂的堅持束縛了成長。
課外活動要真心喜愛才能長久。(Pexels)
4.走出舒適區 大膽嘗試
雖然在課外活動中會強調孩子個人的喜好,不過初中畢業的學生在各方面接觸有限,對新穎的項目,要嘗試才知道是否喜歡。很多孩子把自己框在狹小的範圍裡選擇課外活動,從而錯過一些好機會。以下的對話就很經典。
父母:「我們加入XXX怎麼樣?」
孩子:「不,我不喜歡它。」
父母:「那你喜歡什麼?」
孩子:「我不知道。」
要鼓勵孩子走出舒適區,接觸從未參與甚至知道的活動,這些活動可能為他們的發展打開奇妙的門,從此發現一生摯愛也未可知。
5.考慮孩子基礎、天賦和投資
有些課外活動如音樂、體育和藝術,想在申請大學季節來前做出亮眼成就,需要多年積累。
很少有人在九年級入門,之後短短兩三年就把同伴甩到後面。不少家庭在孩子很小時就開始音樂、藝術的培養,或在體育上進行半專業性質的訓練,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孩子到九年級時已具備相當基礎。此時如果放棄這些項目,另起爐灶,代價非常大。
所以,需要理智分析項目取捨和時間分配。一般學校不太可能在這些方面提供充分的資源,隨著孩子水平提高和比賽級別上升,如果要達到幫助升學的水平,多半需要在校外聘請專業人士進行訓練。這些時間、精力和財力的投資,家長需要考慮可能的費用。
6.揚長或補短 規劃時抉擇
單純從升學的短期目標看,突出長處彷彿是進入名校有力的敲門磚,若把目光放遠一些,考慮將來在職場的競爭力,有些素質教育不可少。這些方面和孩子的發展息息相關。
例如,中國孩子在理工科較有優勢,在人文上因移民家庭背景、父母從事行業和家庭教育投資而明顯不足。體現在學校表現,就是孩子的閱讀量和題材範圍、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人交流能力,相對於理工科薄弱。
在大學申請方面,這些也會展現在招生人員面前,例如申請作文不夠生動有趣,很難表現孩子獨特的個性;在校友面試上也有可能因為性格的拘謹,無法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個人認為,這些方面的突破迫在眉睫。畢竟升學並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孩子最後是要進入職場,單純圍繞升學來規劃高中生活,會導致短視的決策。現在打算從事的課外活動從長遠講,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假如現在孩子已進入大學,他還會堅持這些課外活動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和家長都需要重新審核這些活動的長期價值。
7.善用資源
同樣付出的努力,在不同的外界支持下,成績會完全不一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不能缺。
孩子的投入,必須結合良師益友的指導,加上足夠的機會和經濟支持,才可能達到理想結果。
例如,學校的生物競賽是強項,而生物科研是弱項,同樣對生物很執著的孩子,參加前者可能成果豐碩,參加後者卻舉步維艱。任何高中都不可能有無限資金平均投入每項課外活動中,多數情況是,各個學校有自己的傳統王牌項目,更容易獲得學校的重視,獲得人力物力的支持也最多。
孩子參加這樣的項目,比較容易成長。校外活動也是如此。加入一個強有力的團隊,強強聯手,最後的成績會比較醒目。同時,可考慮家中擁有的資源,家長是否能通過親戚朋友、老同學、老同事找到實習機會,家庭經濟能力是否能支撐某個項目的投入,家長能否提供交通便利等,這些都需要全面考慮,做出合理規劃。
我鼓勵大家盡量使用現有資源,讓孩子跨出第一步,比坐在家裡等機會上門要實際。孩子必須明白教育資源有限、珍貴,世界不是圍繞他們轉,也不是他們喜歡什麼,家裡、學校、社區就有資源等著他們。也許孩子原來覺得自己很喜歡工程,但周圍的資源都指向商業,工程方面沒有太多機會,此時不必坐等工程方面的機會,而是應該抓住現有的去嘗試。
藝多不壓身,相信每一段經歷都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並不是參加某項課外活動,意味上大學就學這個專業,一輩子就做這一行。這活動僅僅是他們高中階段成長的片段,豐富閱歷而已。
8.耐心等待 等待花開
課外活動的成長是漫長的過程,許多學生明白拿大獎對升學至關重要,但這個結果可遇不可求。付出艱辛的努力,最後能達到什麼程度,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尤其一些課外活動是高中才啟動,在比賽選手中,九年級的菜鳥最不成熟、最沒有經驗。這就是每個高中生必經的起點。能在反覆挫敗中堅持到底,就是成長。
家長和學生都要拋開急功近利的想法,不能每次比賽、每次得到結果就問「這樣的投入到底值不值得」、「這樣的成績能上哪所大學」。一般來說,耀眼的成績多數是在12年級才能獲得,而且是建立在前三年積累的基礎上的。
9.生活平衡 身心健康
為了升學而負荷滿載甚至超負荷運轉,身心透支,即使能被心儀的大學錄取,也是得不償失。進入一個自己並不匹配的大學度過四年,將帶來痛苦和掙扎。在美國好大學多的是,總有一間是適合你的。沒有必要為了升學而失去美好的高中時光。
(作者是紐約市特殊高中資深義工,服務華人家長多年,協助家長與學校溝通,並且深入參與家長協會的大小事務,針對華人家長與學生的需求舉辦各種講座;多年以來對美國高中學習的大小事有了一定的了解,願意將平常的觀察分享給大家。)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