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国内留学生年级呈现低龄化,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背上行囊,走上了离家千里的求学之路。其中人数呈现井喷状增长的是美高年龄层的学生,在14-16岁的年纪离开家,对于父母和孩子本身都是心理和情感上的巨大挑战。这些挑战给家庭带来的是怎样的回报呢?可以说,美国高中和国内公立体系高中的设置非常不同,对于以后想要上美国大学本科的同学来说,美国高中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根据视角学社不完全统计*,在2019年的应届毕业生中,约8000名美高中国学生获得了共441份来自美国Top30综合性大学和Top10文理学院的录取,录取比例远远高于国内高中的录取情况。排名前10位的美国综合性大学所录取的中国学生中,37%来自美高背景;排名11-20的大学录取中,美高占17%;而排名21-30的大学录取中,美高占据了9%。相比起基数庞大的大陆高中国际部和国际高中,美高录取人数比例大大超越了陆高国际部和国际高中。这样的优势从何而来?
一方面是美国高校申请对于本国的教育体系的信任。美国高中是美国大学的预备役,不管从选课系统,课堂氛围还是校园生活都和大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美高的学生往往经过了4年的高中生活之后,可以确定在美国大学当中不会出现极端不适应的情况。
其次,美国大学招生体系采用“信用机制”,申请者本人需要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会认为来自美国本土高中学生的申请会比境外申请的可信度更高。
再者,美高选课体系优势和校园软硬件设施,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学科兴趣。美国高中课程学术性较强,大多数学校提供广泛的AP课程和荣誉课程供学生选择。由此,学生可以在高中时期就学到大学难度的课程,可以为大学申请加分的同时也可以用AP课程抵掉一部分大学学分最后,每个美国的高中都有专门的“升学办公室”,办公室里的有老师负责带领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周边校园访问,有老师负责考试规划,还有老师教学生大学申请流程,以及提供本州内学校的助学计划或是奖学金的申请。
当然,一般来说学校里的升学老师需要负责本校全体学生的升学。我们做过一个粗略的计算,美高当中的升学顾问和学生比例在1:100之间。所以即便学校提供资源帮助,还是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联系老师,不然老师非常容易会忽视你。
对大陆国际高中的学生来说,尽管学校内和课堂中都是 “纯美式教育”,用到的是“纯美式或英式体系”,但是校园环境和人文因素是无法照搬的。比如课堂讨论,陆高学生身边几乎是身份背景和自己相差无几的同学,或者是同一个区域一同长大的。在课堂讨论中,大家更加倾向于分享各自的经历,而由于美国社会人口较高的流动性,课堂中往往会有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同学来带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扩展思维。曾经有一个对大陆国际高中的比喻是,可以把在中国的国际学校想象成美国的“唐人街”,虽然学校本身尽力创造类西方教育,但是校外的环境又是纯中式的。相比起在美国本土高中的学生来说,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同时小留学生们在外留学,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显而易见。大到选择的学科方向,未来职业道路规划,小到如何给老师发一份恰当的邮件,小留学生们都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自己去做选择,并且对选择带来的结果负责。即使和父母导师联系得再紧密,时差和距离还是会阻隔一部分沟通交流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留学生们往往能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且倾向于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从社交方面来说,美式课堂中有非常多的小组作业和信息收集的作业,为了完成作业拿到好的分数,学生们必须学会互相之间去沟通,交流和认识彼此,以获得更好的成果。
大部分美国私立高中的学生来自于中产家庭,很大一部分将来也会上本州或者是相邻地域的大学。所以说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认识了相当一部分同学了。这无疑对适应大学生活是一个先天的优势。相比起面积非常大的综合性大学校园,高中的时期同学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容易交到朋友。高中时期不像大学也许会有校内竞争和工作实习竞争的可能,高中的友情相对更加纯粹。校友网的好处自不必多说,从大学校园中课程上的互相帮助到毕业后找工作的助力。可以说能够有一张美国本土的校友网,对于以后希望留美工作生活的那部分同学有很重要的意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