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化成绩水涨船高的年代,面试也成为了一个录取的重点。除了使用第三方面试(比如,InitialView)以外,有机会和时间也可以尝试做 informative interview 或者是campus interview。
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这表示你对学校的诚意,因为你特意跑到美国一趟来做面试。同时,你也可以对这所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只停留在电脑屏幕上学校的官网。不过具体每间学校对于面试的看重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查看学校的 common data set 来了解。
非常简单,只要上学校官网搜索 “interview”,预约面试的页面就会弹出。预约的时候他会让你填写名字,邮箱等基本信息。接着就会弹出一个预约面试的日历。
在暑假期间,一般工作日都会有 on campus interview。选择好日期后就可以选面试时间段(上午/下午)预约完成后,学校会发一封 confirmation email 到大家填写的邮箱。
如果后面发现时间安排不上或是改时间的话可以在 confirmation email 上进行操作。建议大家提前 1 个月去官网预约各种面试或者是 information session 和 campus tour,因为假期参观的人比较多,所以 first come first serve 啦~
暑期因为比较多的招生官会到国外度假或者是过 holiday,所以面试你的人可能会是学校招生办实习的学生或者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但是具体也是要看学校的安排。我当时去 Bryn Mawr College 的时候招生官们就刚好在学校,而且当天来参观的人只有 7 个左右,所以会有比较多和招生官接触的机会。
面试时长一般是 30-40 分钟。Informative interview 面试会结合两方面进行提问。
1.关于所选的专业
2.学业以外所做的事情
比如说我在耶鲁面试的时候和面试官寒暄几句过后就开始聊专业问题。首先他问为什么我选择学经济。是什么事情驱使我要更深入地研究经济。在我给出答案之后,他就问我具体是想学什么经济。然后对于这一份对经济的热情,我做了什么课题研究或者项目。最后的进展如何,成效怎样。
在了解完我专业方向之后,面试官开始询问一些关于我居住城市和学校的问题。比如说,你居住的是一个什么规模的城市。你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请简单描述一下。我感觉面试官问这些问题主要也是想多了解一下不同地区的状况,以便在申请季时对各个地区的申请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紧接着,面试官会按照你所介绍的状况去提问一些你所做的课外活动。比如,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你在社会上的角色是什么,你最想改变你城市的什么东西。
最后,面试官会问你觉得有什么事情是在你申请文书和标化成绩里面看不到的。我当时有点犹豫要不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有一个和学校老师“切磋”挑战权威的经历。这个回答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表达得好就能体现出个人的正义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表达得不恰当就会让面试官觉得我是一个叛逆的学生。
但是转念一想,耶鲁大学也不是那么容易考进去的,说一下也无伤大雅。最后还是回答了面试官这个问题,不过同时也得到了他的认同。面试将要结束时,面试官一般会问你对这所学校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地方呀?对于这种问题最好还是提问一下。所要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提前准备好,而且重点是所问的东西一定是要在官网上找不到答案的。可以是一些偏向体验式的问题,而不是 facts。
首先可以通过在官网上搜索一些基本的 facts。比如说学校的录取率,人数,标化范围,申请要求等。然后,可以寻找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科研项目或者是社团活动。这样有助于了解除了学业以外的校园氛围。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作为面试结尾的切入点,使得面试官感受到你对学校的热情和所学专业的热情。同时体现了个人与学校的契合程度。
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官网给学校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邮箱。点开官网的 admission 页面,点击“request information”,然后大家只需要填写一下姓名和邮箱就好了。只要大学有一些新的活动或者动态,你就可以收到邮件。这不仅可以拓展你面试时候的话题,也可以体现出你对这间大学持续的关注。
最后也可以通过联系学长学姐,或者是浏览公众号、知乎文章对大学进行更加生活化的了解。推荐大家可以在 b 站或者是 YouTube 上面搜索“xxx大学Vlog”或者是“xxx大学体验”,通过看视频这种直观的方式了解大学。
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尽量不要一问一答,这样会显得比较被动。可以使用 “总分总” 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答案。首先要给面试官一个 main point,让他大概了解你回答的方向。然后用一个具体的事例对上述观点进行支撑。至于例子要说得多详细就要看面试官的脸色啦~主要是学会察言观色。假如他表露出很感兴趣,或者是跟着你一起大笑什么的,你就可以适当的 elaborate。
但是如果面试官表现出无奈、叉手或是打哈欠的情况你就要及时刹车,马上升华一下主题并总结答案结尾来 refresh 一下面试官的头脑。不然往后的面试会一塌糊涂。如果想面试气氛轻松一点的话也可以在表述完自己观点过后尝试询问面试官的想法。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哦!
有的学校面试会提前告诉你面试官的名字。大家可以在面试前做一下功课,Google 一下他们的背景。比如说所读专业,参加过什么研究项目等等。如果面试官和你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恭喜你啦!在面试的过程中两个有趣的灵魂会擦出更多的火花,使得面试更加有趣。
就像我面试 Barnard college 的时候是群面,一个招生官对 3 个学生。当时我就谈到了一些跳国标舞的趣事和心得,招生官马上就眼前一亮,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关注到我身上。不过像这种群面也要适当给其他 peer 讲话的机会,不然就过于强势啦~如果专业不符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向他请教一些他们专业方面的项目,说不定可以做到 multidisciplinary 呢。
穿衣打扮
着装可以参考 business casual。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尝试联系已经做完面试的同学,大概了解一下他们以及面试官是怎么穿的。衣服只要不是太 casual 应该问题不大。同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比较醒目、别致的配饰。
比如说那次耶鲁面试我穿了一件很素的连衣裙,但是却搭上来一个色彩比较丰富的绸带。当时也没觉得怎样,但是面试结束之后面试官一直夸那个绸带很特别很好看(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所以说这些小细节或许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习惯化妆的女生可以化个淡妆,那样显得攻击性没那么强,会看起来更亲善。(不过这个也只是建议,风格都是应人而异的)像我当时就直接匆忙吃过午饭后素颜冲到了招生办公室,结果还等了将近一小时(微笑)。
见面礼仪
首先,微笑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全程都要面带笑容,你的面试会很好过的。因为别人也对你凶不起来,也少为难你。其次就是初次见面要和面试官握手,这就是基本礼仪了。在握手之前要确保自己的手没有紧张到变成冰块(可以提前搓搓)握手时不要太用力,这样显得鲁莽。也不要太轻,会给对方一种不踏实、不可靠的感觉。
面试地点
有的学校比较大,或者比较村。所以导致招生办的位置比较难找,而且有时 Google map 也是比较坑的。他会叫你穿墙、跳河等等,诸多事宜会让你错过面试时间。在面试前最好先去一趟招生办,熟悉一下路程。或者也可以预定一个在 information session 之后的面试,那就一石二鸟。提前出发也可以避免踩雷不靠谱的导航。通过那次访校,我觉得百度地图相对来说比较靠谱。高德地图和苹果自带的就不推荐了。
大家可以随身带一份简历,以便不时之需(虽然大部分时候招生官都不会要)
来自老一辈的嘱咐
面试时最重要的就是心态。不要太把面试当一回事反而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结果。不过在面试前也是要充分地准备,对 common question 要自备好答案,面对新型题目要冷静应对,多结合自己身上的特点和活动进行说明。同时,在面试官提出问题时多去思考问题的本质,他到底希望通过这个问题来获取什么信息。去之前可以和朋友或者是学校老师做一次 mock interview 来找一下感觉。
最后祝各位 2024er 申请季顺顺利利啦!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