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17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L)中,中国队斩获团队银奖,更有队员获得金、银、铜三枚奖牌。作为“奥”字的头的比赛,IOL有何特色呢?外滩教育联线中国队个人金牌获得者吴昊锟,让他与我们聊聊IOL的特点与参赛要求,以及他是如何与语言学结缘、参加比赛并获得金牌的。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学术活动,是目前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国际性学术活动。然而你有没有听说过语言学奥林匹克呢?2019年8月2日,第17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The 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Linguistics, 简称 IOL )在韩国外国语大学落幕,中国“坤”队在本届IOL中斩获团队银奖!此外,中国队员还获得个人赛金、银、铜牌各一枚!创造了中国队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中国队获奖状况
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IOL起源于2003年,是面向中学生的12类奥林匹克学术活动之一。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奥赛相比,语言学奥赛最大的特点是其重点考察参赛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并非具体某一学科的知识储备。语言学奥赛侧重于,促进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破解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和秘密。
提到语言学,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可能是学英语或是学二外。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语言学并不是学语言,相反,很多专业的语言学家可能也只会一两种语言。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身的一门学科,是语言学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世界上6000多种语言的语音、语法结构和意义进行的科学研究。从研究内容的侧重来说,语言学可以被分为理论语言学(Theoretical Linguistics)与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从应用角度来看,语言学可以大致分为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语言学专业的工作方向为:人工智能领域、教育、翻译、出版业、广告或品牌公司及国际文化工作等等。
小编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金牌选手吴昊锟,聊了聊他的参赛故事和学习经历。关于语言学,吴昊锟与我们分享了三点:;
本次IOL获奖原因首先是自身对语言学感兴趣,也离不开学校语言社团的引导与启蒙,另外备赛一定要多做题,多学习相关知识,赛前的国家队集训也至关重要
目前,语言学和语言奥赛还不如数理化奥赛普及,逻辑思维较好的学生都可以尝试这项相对冷门的奥赛项目。
对于这次比赛,吴昊锟坦言:本次语奥试题的难度与以往各届试题相比,相对适中,没有什么难度特别高的题目。不过,由于是第一次作为国家队站在国际赛场上,自己在试前和试中都有不小的紧张感,所幸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发挥。
此外,与本届中国区终选有3.5小时和2.5小时的两场考试不同,国际个人赛的考试时间是从早上10点到下午4点不间断的6个小时,选手在面对高强度的脑力考验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不小的体力考验。
比起比赛甚至是获奖,吴昊锟觉得更难得的是借本次语奥的机会,能够结识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观念的同龄人。他还向小编分享了在自己在参加语奥时发生的有趣故事。
“去韩国的时候,某位国家队员带了一副麻将。本来队里只有两个人打麻将的,后来几乎全体中国队员都一起打麻将。之前在宿舍楼的公共桌子上打麻将的时候还有其他队的队员过来看过。”赛场之外,各国选手进行了独具民族风情的才艺表演。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在这个舞台展现自我,能与其他国家的对手融洽相处,整体气氛活泼欢快的,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国际大赛的紧张气氛。的确,每年的国际语言奥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语言学家团队,大家聚集在一起,在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和语言学难题面前测试他们的思维。“这样的机会实在是仅有的。”吴昊锟不由自主地感慨。
在问及为何自己这次能获得金牌,吴昊锟否认了所谓“天才说”或“努力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更多地将这次的成功归结于自己对语言学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对语言学的兴趣吧。我并不觉得我在智力上比他人强,抑或是比他人更加努力得多。我一开始参加这个比赛,也只是纯粹是对语言学有兴趣而已。因为自己的兴趣,我之前已经看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因而可能语言学知识的基础会稍微好一些吧。”他最早对语言学的兴趣开始也十分偶然,只因初中时有一好友对语言学习十分感兴趣,他也就这样误入了语言学这个“大坑”,发现自己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我从小其实对语言、语言学之类的东西并没有特别的兴趣或了解。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喜欢学语言的朋友,听了他的介绍,因而对语言以及语言学有了兴趣。不得不说,这个好朋友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我。”
第17届IOL金牌国家
至于如何了解并参加语言学奥赛,这还要归功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语言学社团。这个由学生主办的语言学社团不仅闻名全国,更是从中诞生了数名语奥国家队选手,用这种最“硬核”的方式向大众推广了语言学。在南外,要经过严苛的校内选拔才能参加比赛,想要在这样大佬云集的学校脱颖而出实属不易,而吴昊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当时吴昊锟却差点与这一宝贵机会失之交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参加了学校里的语言学社,之后语奥校内选拔前,语言学社的社长(同时也是上届获得了铜牌的语奥国家队队员)在语言学社的QQ群内发宣传海报,鼓励我们报名,但是我不是一个喜欢参加活动的人,这时候也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想要报名的意图。”说起这些时,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所幸的是,凭着语言学社社长的鼓励和自己对语言学的热爱,吴昊锟终于下定决心去参加比赛,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一举便通过了校内选拔,成为了代表南外参战全国的一员。谈到这些,他再次对当时社长的鼓励表达了感激,也非常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这个让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
当问及是如何准备比赛时,吴昊锟笑着坦言自己并不是“刷题”型选手,虽然也看过历年题目,但真正做过的并不多。比起单纯的刷题,吴昊锟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题目的解题思路,以及寻找隐藏在题目背后的逻辑。除此之外,来自学校语言学社团对语言学知识的介绍和老师的真题辅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赛前我做过一些IOL(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The 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Linguistics)往届的所有试题以及一些NACLO (北美计算语言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North America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Olympiad )的试题。校内的语言学社也办过语言学方面的讲解活动,同时承担起了进行校内选拔的任务,为同学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来接触IOL这门赛事。过了校内选拔之后,主办方就一直有组织老师或是以往的队员进行线上辅导,主要是一些语言学基础知识的教授以及一些真题的讲解。去往韩国前,队员们还在北京集训了三天,训练个人赛题目及进行团队的磨合。”
吴昊锟同时也提到了一些自己做题的技巧,除了要能够做到逻辑推理与总结归纳,还要时刻留心一些他人可能会忽视的一些细微之处,题目的思路往往就会隐藏在这些细节中。
“比如说,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卷面上给的每一条信息。在很多时候,题干文字描述或题尾注释内会提供于解题十分关键的信息。今年个人赛的第二题是一道关于物体颜色的描述的word match(词语匹配)题,而其中翻译题的最后一问中的颜色是题目前都未曾出现过的。这时,如果能够注意到注释中给的信息,就能够迅速知道出题者,希望我们在知道上文被颜色词修饰的物体词的同时,也可以表示颜色,题目就迎刃而解了。”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或许也就是吴昊锟能够从所有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金牌的同时,还获得了最佳解题奖的原因吧。
个人赛第二题
吴昊锟同学在这次语奥个人赛的环节中一举夺金,同时也获得本届最佳解题奖!尽管收获颇丰,吴昊锟还是表示有些遗憾,因为没有能够在团队赛中获奖。反思这一失败,他认为原因主要出在了对题目可能类型准备不足,以及团队内部分工不明确。;
“说起来比较惭愧的是,我们队在实际团队赛中其实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分工。我们拿到本届团队赛题目的时候基本都是懵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团队赛会以这样的形式出题。本次团队赛的题目是关于艺术体操的符号记录、文字记录、和评分的,所以我们还是简单的分了工,某些人看符号代表的含义,另一些人看评分的方法,不过整体来看或许还是分工不够明确,最终也遗憾没有收获奖项。”
团体赛试题
幸运的是,本次中国的另一支代表队“坤”队,在团队赛中收获了银奖。对于向来在团队赛上没有得到过奖牌的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往日的遗憾。
除了比赛本身,吴昊锟也提到了比赛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与帮助。“我认为与其他奥赛不同的一点是,语言学奥赛并不十分注重对于相关知识掌握的考察,而主要考察参赛者的逻辑推理及归纳能力。因此,对于本身逻辑推理能力强的人来说,可能并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准备,就能在学术活动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语言学奥赛的考察重点不在语言学知识,而是更偏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学术活动选手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和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破解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和秘密。
语言学奥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以下的几个方面: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数学能力和算法思维能力、脑洞大开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恰恰也是国际教育注重培养的几个能力!
当小编用“学霸”称呼吴昊锟时,他却立刻否认了。吴昊锟说:“我平时在学校的成绩算不上最好,可以说是中上,偶尔也会出现不太稳定的状况。”与很多南外学子一样,吴昊锟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道路,南外语言学社已经有多位学长录取了美国名校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和康乃尔大学等等。本次参加语言学奥赛的经历更是坚定了他未来选择语言学作为专业方向的决定。他表示,可能会选择语言学与理科相关的,诸如计算语言学的路线。;
最后,吴昊锟告诉小编:相比起国外已经非常成熟且广为人知,语奥在中国还是个不出名的小众比赛。我国的语言学奥赛目前归为人文社科类学术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远不及数理化奥赛。逻辑思维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参加这项相对冷门的奥赛项目。;
小编查阅了相关资料,国际语言奥赛的中国和美国参赛现状对比,如下图:;
以上数据来源于IOL官网
如表格中数据显示,中美两国在IOL的参赛和获奖情况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对于搞理科学术活动,比如数学学术活动或信息学学术活动的学生来说,我觉得这门学术活动会是比较简单的,值得尝试。不过,虽然说“语言学奥林匹克是一项不需要基础的奥赛”,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具备丝毫的语言学知识,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也是困难的,只不过相对其他学术活动而言可能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记忆具体知识上而已。”
吴昊锟希望自己这次的获奖能成为一个典范,吸引国内更多的人能对“语言学”这门学科有所了解,也希望语言学奥林匹克这项赛事,能够有更多的中学生参加。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