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U的校园内永远都是熙来攘往,连夏天也不例外。每年夏天,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高中学生赴往美国各个著名大U参加夏校,既能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同时也体验大学生活,今年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前往位于罗德岛的常青藤八校之一布朗大学参加Summer@Brown Pre-College Program。
从一月份DIY注册申请,提交成绩单、推荐信和文书,到三月份收到offer,再到五月份购买机票,收拾行李,看似顺理成章但也艰辛不断。首先,一遍遍打磨文书熬过的那些夜晚自不必提;其次,去夏校的目的到底是扬长还是补短,究竟是要选择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理科课程还是自己不擅长但是对学术有利的文科类课程,父母、老师和我经过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很不幸,夏校报道的日子早于我15岁生日不过几天而已,但是仍然必需服从美国的“15岁以下单独乘机必须由成年人去值机柜台签字办理无人陪伴”的规定,所以在美国境内独自一人转机竟然意想不到成了最大的困难,父母和我进行多次路线推演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丝毫不亚于在文书上面的花费。好事多磨,倒使得我对布朗夏校充满了憧憬。
7月14号是夏校注册报道的日子,我准时抵达布朗办理check-in。和我一样,办理手续的学生们都集中在Sayles Hall,这是布朗最年长的楼,也是我未来三周要上课的地方,里面挂满了历届校长的肖像,古老的历史感瞬间扑面而来。;
拿到钥匙和学生卡之后,我和同学们被安排参加了一个由学长带领的tour。布朗的校园是开放的,车流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楼之间。有些集中在布朗的中心草坪周边,比如主食堂Ratty、宿舍楼、students center、布朗最大的图书馆John Rockefeller;而另外一些则是在校园的另一头,比如体育中心和科学楼,需要沿着主街Thayer Street走一刻钟才能到;而还有一些更远的教学楼则在河的对岸,需要乘坐巴士过河。
值得一提的是:布朗的体育中心的装备一应俱全,而且都是国际标准极的规格,有各种室内外的球场,超级大的健身房,甚至有一个可以用于奥林匹克学术活动的游泳池。夏校的学生可以按周付费使用体育中心。
我所在的这一期夏校大概有6000多人,分散在大大小小几十个宿舍楼里。每一个宿舍楼又按照楼层和房间号分成小的团体,每一个团体由一个RA(宿管)分别管理。我的RA是一个来自厄瓜多尔的可爱女生,在迈阿密大学(牛津)上大学,暑假期间来布朗夏校做兼职。她很善谈,后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她和我聊了很多关于留学生申请和生活的心得。
提到住,就不得不说一下布朗的宿舍并没有空调,闷热的夜晚会热到睡不着。难怪布朗发给我们的夏校行李清单上写着风扇,当时我还很纳闷为啥需要自己准备风扇呢。
我住的这个宿舍楼,每层大约40个人,每层有一个卫生间和四个淋浴间。来布朗之前,父母以他们上大学的经验告诉我宿舍楼每天早上卫生间和晚上淋浴室都会排队,让我每天洗漱尽量早几分钟完成以避开使用高峰期。但实际上,住进布朗之后,我发现父母担心的高峰排队现象并没有发生。可能是因为大家的课表并不完全相同,上下课的时间并不是都集中在相同的时间,所以大家用使用卫生间和淋浴间的时间就自然的分散开来了。
布朗的早饭是一日三餐中我享受最多的,有麦片,煎饼,培根,鸡蛋饼,还有各种水果,保证了我整个上午的热量和营养供应。午饭和晚饭也可以在食堂吃,但是我常常和朋友在下午结束健身房的活动之后一起去有更多美食选择的主街上吃晚饭,享受短暂又美好的友谊时光。
我选择的是早上八点开始的半天写作课,所以就不能睡懒觉了,每天早早的起了床,连眼睛都睁不开就得赶去吃饭。而有些同学选择的是下午的半天课,真羡慕他们能睡个懒觉。选择写作课的只有十个人,但是很多元化,同学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沙特,阿根廷和巴西。老师是布朗大学英语专业的教授Professor Readey,他很热情并且健谈,经常会和我们分享他的求学和教书生涯的故事。比如在圣母大学学习英语文学,毕业后受邀前往牛津大学访学,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来到布朗教书。有的时候他也会跑题,跟我们讲讲他老婆孩子们的趣事。
每天上午,老师在讲台上分析前一天的阅读材料,并讲授学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而我们围着讲台坐成一个圆圈,以便提问题和相互讨论。每天的课程都是干货满满,大脑就像海绵一样饥渴地吸收着教授讲述的知识和同学们的思想碰撞。
每天下午,我们会花费大概三个小时来完成阅读作业。阅读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文化冲撞、贫富差异的相关文章,比如马丁路德金、牙买加金凯德的On Seeing England For The First Time、Richard Rodriguez的Achievement of Desire等等,作者们分别就种族歧视和美国的贫富差异讲述了自己的看法。金凯德和Rodriguez则讲述了当自己的祖国被侵占了之后,他们的文化所受到的强烈的冲击和压迫。
为了迎合主题,第二周我们还观看了纪录片《篮球梦》,讲述了两个来自芝加哥贫民区的黑人少年追逐篮球梦的过程。在这三小时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两位少年对NBA的热情,却也看到了在美国社会里根深蒂固的种族和阶级问题对人们不可避免的影响。
每个周末我们会根据前一个周的阅读资料来写文章。第一个周末的写作主题是文化的碰撞,我写了自己在美国和中国关于体育的不同经历。第二个周末的写作主题是分析和讨论贫穷的造成原因——是政府还是个人。
第三周的周一是workshop日,每个人围着桌子轮流读自己的文章,其他人标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授相当严谨,每次都认真地在我们的文章上涂涂改改、奋笔疾书,连一个错误标点都不肯放过。教授写得又快又多,我们要仔细辨认才能认出来他到底写的是什么。除此之外教授还给了我们一个单子,上面是他和同事列出来的“三十个大学生最容易犯的语法错误”,对我们说有了这张单子,以后所有的语法错误都不是问题了,我们如获至宝。
最后一个周五是每个人和教授的单独见面会。教授表扬说我的写作水平如果再仔细更改一些结构和论点,便是大学生的A级成绩了,我很开心。除了对过去三周的学术总结,我还和教授就我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规划进行畅谈,教授也都毫无保留地回答了我的疑惑并提出了建议,同时他还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只要我有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他,他永远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我,我由衷地感谢教授。
除了课程之外,布朗考虑周到地给我们安排了课外活动,从室外体育到电影之夜,从周末组织到海滩玩到去参观博物馆,还有在读大学生来给我们分享申请大学选择专业的心路历程。每天的活动都异常丰富,我们从来不会担心会无聊或者错过认识新同学的机会。最令我难忘的是第一周的才艺秀和之后的篝火。每个人都可以报名才艺秀。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弹吉他,有的朗诵自己写的小诗。我本来以为这种才艺秀会像我以前参加过的才艺秀一样尴尬,没有人捧场。但是第一个节目结束之后我便被观众们的支持度和热情惊呆了。不管是谁,不管表演什么,观众们都会热情地鼓掌欢呼。震耳欲聋的掌声一刻也没停过。
才艺秀结束之后,大家围坐在篝火旁,烤着棉花糖,聊着天,就是这个时候我认识了几位以后会成为一辈子挚友的人。橙粉色的天空渐渐暗下去,有几个女生在弹着吉他轻轻哼着歌,随着篝火的劈里啪啦声,大家慢慢的齐唱起来: “Sweet Caroline…Good time never feels so good…”
2019年的夏天会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夏天。在这三周里,我学到了学术文章的写作技巧,提升了阅读能力,和优秀的人生导师结识了忘年之交,同时我也收获了无数来自天南海北的同龄人的友谊,大家依依不舍地互道保重,相拥后约下重聚之日。布朗校园的大街小巷洒满了我们的回忆。这些回忆会永远地保存在那些古老的街道上。希望有一天,当我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还依然能记起今年夏天我收获到的一切。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