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是申请中的重要一环,与文书紧密相关。那些能够为申请加分的,只有含金量高的活动。今天我们邀请了创作计划的赤伶,NYU 2023er赤伶将结合自身活动经历,分享给大家关于活动的含金量我们有哪些误区?AO眼中高含金量的活动是怎样的?同时为大家推荐一些含金量较高的活动平台,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活动平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是赤伶,高中毕业于上海复旦WLSA,现在是纽约大学的准大一新生,主修心理学。同学多多少少应该听身边的朋友、家长、或老师提到,在漫漫申请路上,课外活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并且它的重要程度完全不亚于你的标化成绩。当然,此活动非彼活动,如果真的只是单纯的课外活动,那大家其实也都会做;但能够为你的申请加分的,只有含金量高的活动。
我把活动这一块儿分成三个部分:
1. 关于活动含金量的判断误区
2. 招生官如何判断活动的含金量
3. 含金量较高的活动资源推荐
首先,课外活动其实可以划分成两个大类:学术型和非学术型。学术型活动又可以统称为学术学术活动,比如辩论赛,模拟法庭,AMC数学学术活动等;而非学术性的活动,其实就是个人兴趣爱好,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线上or线下支教活动。
有些同学可能会本能地觉得学术性活动比非学术性活动的含金量高。毕竟,在我自己从体制内初中转到国际高中的时候,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家长、甚至我自己都是这样认为的。我个人认为,这种惯性思维的源头其实是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
我记得自己在国内小升初的时候,特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考了钢琴五级,就是因为当时的教育政策明文规定如果孩子具有一技之长、或者在市级省级比赛里拿了奖的话,完全可以给申请加分。于是,我们在申请国外大学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潜移默化地想要故伎重演。
但是抱着这种“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的心态去参加活动,不仅会让活动的含金量大打折扣,还存在着白白浪费时间的巨大风险。
刚从体制内初中转到国际高中的时候,我也曾经抱着这种功利主义的心态报了AMC的培训班,即使我非常清楚转到国际高中有一小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我最不擅长的理科。最后的结果很悲惨,却也在情理之中:即使我花了一个学期去上补习班,还是连学校里的选拔赛都没进。
这件事后来被我的college counsellor知道了,她问了我几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1. 你真的喜欢数学吗?
2. 如果不喜欢的话,为什么要参加AMC学术活动?
3. 你以后会主修数学专业吗?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领域,很难会在这个领域里投入很多的精力;如果你不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就很难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即便是取得了一点小成就,这种成就也是没有灵魂的:毕竟之后你没法在文书里、在面试中表达出对于这个领域真正的热爱,没法表明这个活动对你的意义,反而是直接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的功利主义暴露在了招生官面前,这会让招生官觉得你的活动只是滥竽充数。
首先,你选择的活动最好能与之后想就读的专业挂钩;其次,无论是学术性活动,还是非学术性活动,热爱与兴趣是确保含金量的关键因素,而那些出于功利心去做的活动,还不如不做。
因此,在选择活动的时候,并不存在“学术性活动就一定比非学术性活动含金量高”这一说。或许非学术性活动的重复率会比较高,就比如线上线下支教活动,很多人都会做;做得人多了,大家就会有一种“普遍的东西都不值钱”的惯性思维,但其实不然,因为你做这项活动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功利心,招生官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但是招生官究竟会怎么判断活动的含金量呢?那么就让我们在接下来第二部分的内容里,一点一点慢慢地揭晓答案吧。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提到了热爱与兴趣是确保含金量的关键因素。那么,招生官在判断活动含金量的时候,最先会做的就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确定你参与这项活动是否出于兴趣:
1. 参与活动的总时长
2. 每周或每月在这项活动上花的时间
其实,很多支教活动会被认为是滥竽充数,都是因为这两点的其中一点没有达标。
如果你对某项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必然是乐意投入大量的时间的。就比如我活动列表里最重磅的线上支教活动,我连续做了两年多,并且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每周需要花8-10个小时(包括给孩子们上课,课后进行反思,组织其他老师交流经验等等)。像这样的数据就剧本可以打消招生官认为你做活动是出于功利心的疑虑,因为仅仅出于功利心的人大多都不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在自己无感的活动上。
当然,仅仅只是大把的时间投入还不足以打动招生官,更重要的是要让招生官在活动中看到你的成长。换句话说,如果这项活动能够带给你某种启发、或者是某种领悟,那么这样的活动含金量就已经比较高了。
哪怕就是一个看似千篇一律、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去做的支教活动,如果你在参与的时候真的用心了,你也会可以收获很多,领悟很多。这点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
和大家分享的一段我在支教过程中比较特别的、确也令人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是作为一名义工老师进入EWB组织的,在给孩子们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之后,我其实比较惊讶地发现其中很多孩子都有些心理创伤,比如我带的一个初二的小女孩,每次上课的时候我给她讲解知识点,她都想法设法地用一些具有攻击性、或者口吻强硬却没有任何逻辑的话来驳斥我的观点。
当时我觉得她的行为特别令人费解,然后又有点质疑是不是自己讲课的质量不行,就和总负责人有意无意地打听这个女孩,后来总负责人告诉我说,她的父母犯了罪然后进了监狱,她从小就是在福利院里长大的。
当时我心里就“戈登”一下,一方面是对于这孩子的心疼,一方面是我联想到心理课上曾经提到过的“脆弱型自恋患者”,这类人通常会感到不安、无助,害怕被抛弃、讨厌,所以他们会用自负的情绪来安抚内心的自卑情结。
我认为这个小女孩很有可能就是脆弱型自恋患者,并且结合她的背景,我认为她自卑的源头在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她害怕别人会因为她的家庭背景而看不起她(说起来也比较难堪,我曾经也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陷入一种自卑情结,是后来心理老师的开导才逐渐化解了我种种的负面情绪)
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想尝试着去开导这个女孩,就像我的心理老师曾经开导我的那样:于是,我每周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准备她的课件上,通过翻看她的朋友圈来查找她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明星等等作为上课内容的素材,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活泼一些,使得我们之间能够多一些交流。
并且给她上课的时候,我会结合安抚和夸奖,让她一点点意识到别人对她的印象仅仅只会出于她本人的形象,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而被嫌弃、或者是厌恶。之后这个孩子的确也变得活泼开朗了一些,并且每年节日都会发来祝福,有的时候也会写一封简短的感谢信。
我把这件事情写在了主文书里,主要是体现了我在接触心理学之后的成长,也就是对于所谓“家庭背景并不能定义你个人”这个道理的深刻领悟。这篇文书被我的college counsellor称为是选材最特别却又最打动人心的一篇文书,也是这篇文书为我赢得了高中校长的一封推荐信。
从这里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往往是比较容易打动人心的。并且,如果你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领悟的话,就算参与活动的总时长是短暂的,却也能确保活动的含金量。
我们高中曾经邀请过美国TOP 30的大学来对外做一场college fair,然后当时我有幸和美国密歇根安娜堡大学的招生官聊上了几句。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我告诉她我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但是似乎和心理学相关的活动是少之又少,于是我便诚挚地请她给我一点关于做活动的建议。
当时她和我说,任何和心理学相关的实习活动都可以,而这个实习活动不应该只是对学校或招生官的某种证明,更应该是一个让你深度发掘心理学这个领域的机会,看看真正的心理学是不是和你认识的心理学一样?如果两者不相符,那你还喜欢心理学吗?
可能这样的一番话说得有些深奥,听着也有点费解,但其实它也是在隐晦地表达“要在活动中学会反思;而反思使人成长”。
这里我又可以用心理学给大家举个例子,但这次的对象并不是我,而是我的心理老师。我的心理老师曾经坦言,他主修心理学最初的愿望其实是做一名心理咨询师,而非做一名心理老师,于是他有尝试着去做一些心理咨询师的实习,但也是这一次的实习,让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一名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需要非常强大的内心,强大得足以保证患者得负面情绪不会影响到自己,从而才能避免被患者同化。而他则认为自己过于有同理心,并且平日里的脾性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几番纠结之后,他放弃了这份实习,也放弃了做心理咨询师的想法,但是却保留了“通过心理学来帮助众人克服负面情绪”的初心,成为了一名心理教师,希望能够提高心理学的普及率。
我的心理老师是抱着“想要用心理学帮助别人”的愿望,才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这一次的活动,虽然他并没有坚持下去,但是却帮助他明确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反思了自己为什么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之后,更进一步思考了是否能够换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最初的愿望,然后继续朝着目标前行。
在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付出、他的收获、他的努力,最后都教会他成长,让他遇见崭新的自己。
所以在这里划第二条重点:
那些能够带给你启发的,或者是促使你成长的活动,是很有含金量的;并且,往往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会比较容易打动招生官。
当然,除了那些教你成长的活动,如果一个活动对于你身边的人或身边的环境带来了正面影响的话,也是非常加分的一项。
借用曾今有一位招生官和我说过的话(在这里很抱歉,我忘了究竟是哪个学校的招生官和我说的了):其实申请大学并不是单向选择,你在选择学校的同时,学校也在选择你。你选择学校,主要是看学校可以带给你什么样的资源;而学校的招生官选择你,不仅仅是看他们学校可以带给你什么样的资源,更是看重你能为他们学校贡献些什么。
拿我参加的支教活动来举个例子:招生官在看这项活动的时候,特别是在看到我对小女孩进行开导的这一个细节,他可能会认为,录取了我之后,我可以在大学内对其他压力较大的学员进行同样的开导。
也就是说,招生官会从你所参与的活动中,评判你是否能够为学校带去正面影响。
说到这儿,我想要偷偷告诉在座各位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既然招生官在选择你的时候,想要发掘的是你能够为学校贡献的,与其让他们从你的履历里自行琢磨,倒不如换作我们主动出击:主动告诉招生官你可以为学校做出的贡献。
在这里我就再啰嗦几句,分享一下自己写小文书时候用的一个套路,一个不算模板的模板,如果各位觉得合适的话,自己写why school小文书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
1. 首先提及自己做过的活动来表达自己对某一个领域的兴趣
2. 然后提及大学在相关领域提供的资源,以说明why school
3. 最后可以提及在有了这个资源以后,自己可以为学校/社区做出的贡献
最后一个加分项可能比较隐性也比较抽象,但的确也是个真理:招生官非常看重一个人的creativity和critic thinking,所以建议大家尽可能地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这两项能力。为了让这条建议不那么突兀以及抽象,我决定用几个例子来给大家一些参考:
我有一位录了哥伦比亚的朋友,她申请的是建筑学。她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领域相关的非学术性活动:当时她发现高中里饮水机的水质并不是很好,于是她结合了化学知识制作了一个饮水机内部过滤器,简单地来说,就是通过改变饮水机的一些结构来更好地过滤水质。
然后再比如我自己(对不起,我真的不是偷偷趁机夸我自己),我活动列表里的内容其实挺多挺杂的,就自己写过歌作过曲,给报纸写过文章也在网站里写过连载小说,但是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活动都是有关联性的,并且都和我主修的心理学有关系。
大概是因为我的遭遇也比较神奇吧,就我身边有个别朋友有些轻微的心理疾病,比如PTSD啊比如抑郁症啊,但是他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他们一直认为只有神经病才会去看心理医生,如果去心理咨询室的话,会成为他们一生中的耻辱。
虽然这种偏执的理解令人痛心,但我不得不承认可能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才使得中国心理学迟迟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我也深刻地意识到这种观念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更正地过来的,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可以通过小说啊音乐啊这些媒介一点一点消磨大家对于心理学的错误认知,并且我也一直在做尝试。
所以这里偷偷塞给在座各位一个小建议:如果可能的话,其实像我一样可以尝试一下diy跨学科活动,个人认为还是比较creative的。
好了,那么关于招生官如何判断活动的含金量这部分内容,我想分享的就这么多啦~接下来就剩下最后一部分内容:含金量较高的活动资源推荐。
https://www.educationwithoutbarriers.org/
这个就是我为之奉献了两年青春的线上支教组织啦,在这个大家庭里,你可以成为义工老师,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以及应急能力;也可以成为工作组成员,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http://www.tsinglin.com.cn/
这里提供的活动范畴还是很广的,可选择范围比较大,从人文社科到艺术设计,从理工科及到经营商科,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并且我仔细研究过这个平台里一些活动的内容,感觉还是比较具有实践性并且很有意思的。
当时我自己相中的是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的法医鉴项目(放一张项目的日程安排给大家做一个参考),感觉理论和实践搭配得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很可惜之后因为出现了时间冲突,就没有去成。它里面有好几个项目看着就很让人心动,比如国奥心理医院的心理实践项目,比如考古学教授指导盘龙城遗址考古实践等等。
这个活动是我身边挺多大佬参加过的,其实个人感觉它比较偏学术型。这个项目长达一周,官网显示的是,在这一周中,举办方会邀请中美政界、商界、学术界的杰出人物作为特邀嘉宾进行每日讲座;并且会通过辩论和模拟联合国活动来提升参与者的公众场合的演讲能力。喜欢模联和辩论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啦。
这个活动的项目发起人曾经来我们学校做过演讲,我当时报名了但是最后因为懒癌晚期没有参加。这也是比较偏学术型的活动,我当时了解到的大概内容是,参加的小伙伴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课题,然后Pioneer会给你分配一位在这个领域有着一些成就的教授带着你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因为我对于在座各位的学校并不了解,所以很遗憾,没有办法罗列得很细致。但是我自己其实参与了学校内部的活动,比如作为学校招募会上的学生代表和家长进行一对一答疑,比如作为college fair里的翻译员等等,都是锻炼自己沟通能力、提升语言能力的好机会。所以大家也可以留心一下自己学校里是不是有什么合适的资源。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