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申请不仅考察标准化考试的分数,还非常重视申请者的课内外活动”已经是美本申请圈儿家长的科普层面常识了。家长们普遍对这种“素质考察”抱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去美国读书还不就求个全面发展么?申请的时候考察全面也是美国博雅教育的体验,自己当然不能反对,还得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虽说这几年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和国际学校都开发了很多课外活动的资源,但如何才能在同质化的资源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呢?另外,资源多是多,但看上去也都似乎有点普通,如何才能做出美国名校招生官眼里“有含金量”的活动呢?
咱们国内的学生和家长,大部分时间还是习惯以成绩、标化这种硬性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在同辈学生中的位置,对于美国玄而又玄的软性条件普遍都很焦虑,希望能有一个公式,或者标准来测评不同活动的“等级”,为了帮大家更好的量化,有的机构会用星级来标注活动的高级程度。
虽然铺垫了这么多,但我在这个文章里并不是要给大家一个标准答案。我个人是觉得,既然叫做软性标准,那就没有标准答案。很难说A活动一定比B活动好,或者很难说只要做了某活动,就一定能申请上某学校(或者反过来不做某活动,就一定申请不到某学校)。虽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但我会在这里给大家罗列一些我认为参加活动的正确价值观,以此来帮助大家有个筛选或设计活动的思路。
我发现咱们的学生和家长都有个习惯,希望能够短时高效集中解决一个目标,然后再设定下一个目标,认为这样集中突破效率最高。所以在做申请规划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先冲标化,再做活动。但我总强调美本申请一定是一个多线程任务,大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或早或晚会被迫学会要同时搞定成绩和活动。尤其是11年级这一年,一般都是比较忙的。为什么要强调多线程呢?
因为家长和学生冲高分就像吸毒品,是一种成瘾性很高的行为。比如一个高一的学生,信誓旦旦告诉我说SAT只要考到1500+就不再考了,但可能考到1500+转眼就想考1550+了。我当然鼓励大家去考高分,但同时我希望提醒大家高分和高能力的活动是要匹配的。就是说,如果学生只考了1400+,那么做活动也可以水一水就过去了。但如果学生是1500+的成绩,那么基本上目标校怎么也进前30了,而前30的学校很看学生综合能力里有没有很明显的优秀特质。有的学生在1500到1550的道路上挣扎了半年,每天埋头苦学,忽略了参加活动,提升能力,那这样最后的结果还不如一个1500但是能力全面的学生有竞争力。
前几天一个家长问我,学生在学校参加的活动都很“俗”,比如去支教、养老院或社区扫地,这种活动在申请中是不是已经不够新鲜了?那还要不要参加?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问这个问题的学生或者家长,首先要考虑自己有没有更好的活动去参加?如果有备选,那么可以比较一下,但如果没有其他活动,那公益活动有总比没有强。即便只是支教这类比较“俗”的活动,如果有学生从初三或者高一就开始持续坚持做两年,肯定比高三开始突击,每周去一次不同的义工组织更能体现出自己对社区的关注。
另外,有的学生不喜欢去义工类组织,认为这些组织都差不多,并不能体现出自己的学术价值。其实,即使大家都去做的义工,只要学生能多加思考,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比如我的一个学生之前去青海参加支教活动,她在活动的过程中观察到目前的支教活动着重帮助当地人民解决物质贫乏的问题,但是当地人民思想守旧不愿改进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几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写成计划进行展示。从这个活动来看这个学生是有领导力并能够对他人造成影响的。
这是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即使是“俗”活动也能做出“好”的创意。
另一个想要申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帮助自闭症儿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了一款手机APP,辅助自闭症儿童的治疗。非常好地把自己的专业和公益活动做了结合,这就让看上去很俗的公益活动最终不俗。
这几年,随着大家对于课外活动的重视,校方甚至家长群体都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开发了很多资源。我见过不少家长自发组织成小社团,几个孩子一起去山区支教、去银行实习、甚至去国外访学。
这些资源对学生都是好的机会,但因为这些活动是就着资源来做的,很多时候学生做这个活动就是因为正好有这个资源。这种情况就要提醒家长和学生,在做活动之前或者活动中,要思考清楚这个活动和自己有什么真正的联系。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参加了去非洲女权的维护活动,那么如果我是招生官或面试官,我真的会很关心WHY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想参加这样一个活动?”这个时候,如果学生仅能回答出“因为我关心女权问题”,就非常单薄了。因为我接下来就会想问“为什么关心女权?”和“为什么非洲?”那学生如何回答呢?这就是要想清楚的问题。
换种方式说明这个事情。我本能地觉得,一个高中女生如果关心女权问题,那么最可能的来源是班级里女生被欺负,或者自己的家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等等。假如是这样,那学生的活动很可能是跟这些行为有关系的,比如在学校或者自己的家乡做一个活动来减少重男轻女现象。而如果事实不是这样,而是学生去了非洲这样一个本来跟自己关系不大的地方去做女权的活动,那么我肯定非常好奇为什么是非洲?当然如果学生有很好的理由解释这一点,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好故事。可如果不能解释清楚,这样的活动可能就会看起来平平。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与其问要参加一个什么活动,不如多思考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究竟做了哪些事情。
多思考,多反思,活动就是有意义的。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