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交友不易。兄弟都是别人的,孤独全是自己的。就算你把屏幕前把《老友记》《老爸老妈的浪漫史》刷了上百遍,等来了这个留学月,扛起自己的行李箱,一个人去国外留学漂泊时,个人的社交能力在"异国文化差异"、"碰瓷般的口语级别"面前瞬间被清零。
在知乎上,我曾回答过一个问题:在美帝某top20的学校读本科大一。平时上课的时候有美国朋友,但是吃饭的时候都是跟中国人在一起。加入了一些社团,参加了一些活动,也交了一些美国朋友,但都是遇见了才聊一聊,不会一起吃饭或者对方的电话什么的。还有就是中国人会主动找我用中文聊天,美国同学看到我们总是讲中文,就不怎么跟我说话了,所以有些课固定说话的就是那几个中国人。我觉得还是应该广泛交友,该怎么办呢?
不曾想得到了高赞,现在整理并分享到公众号,给更多将要踏入留学生活的童鞋参考。即使你是内向、或者对英语还不够自信的人,也可以照着做,在留学生活中一步步扩大社交圈并深入了解更多当地文化。亲测社交小白都有效!
首先扩大你和美国人的“接触面积”,遇上足够多的人,然后才能从里面找到和自己有相同想法、你觉得有趣、可以玩得来的人,跟他们深入接触和交心。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
★参加社团
★体育运动
★租房/找室友
★on campus job
★加入sorority/fraternity
★参加教会
★课堂的学习小组
★做tutor
★做低年级学生的mentor来达到
总而言之,参加各种成型的组织和community都会给你机会认识不同的人,而且有regular meeting去相互加深印象。
★即使是在路上见到,也都可以打招呼"hey what's up?"
★ 在facebook/instagram/snap chat上加好友(不用思前想后地怕会显得很突兀!就勇敢地send request吧!),这样起码是个点头&点赞之交了。
根据我观察,其中参加体育运动队、教会、兄弟会/姐妹会可以更好交到关系特别紧密的朋友。因为这些communities会花很多时间在一起。我的一位美国人朋友大一大二参加了两年的曲棍球校队。后来问她才知道,她根本就不喜欢这项运动,但还是为了to be part of a community才去参加的……所以美国人也是会为了交友去“处心积虑”专门做一些事的,何况是你咧?
当然,你也不用故意去参加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应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才能获得乐趣、并且坚持。如果你确实感兴趣,没人监督你都会自发经常去参加活动、并且想和别人交流吧?这样交朋友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你要加入的运动队,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这项运动可以玩得比较好,而教会基本没有“门槛”。即使你还不是信徒,只要是有兴趣有好奇心,都可以去参加活动,探索自己的信仰,一般教会里的人都会很欢迎你,而且会主动来找你、帮助你、关心你。
其实你也不必有心理负担,觉得自己因此就要成为教徒了。如果你来了解了后但觉得还不是你的菜,教会里的人也不会强迫。而你真的成为宗教信徒的话,因为教会是美国的一个major social institution,所以教会的community通常也是十分紧密的,一点也不用担心交不到美国朋友或者融入不进社区。
虽然greek life,也就是fraternity 和 sorority,也是很紧密的社群,能让你交到很紧密的好友;同时它也是美国大学文化的经典部分,取决于具体大学,甚至是一个很integral的部分——也就是说,在有些大学所有社交活动都是围绕greek life进行,如果不参加根本交不到朋友或者是被边缘化(所以选校的时候就要了解清楚,greek life是不是该校社交里重要的一部分啊)。但说实话,greek life s not for everyone。但如果你是喜欢greek life的话,尽管去参加吧!
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里,当你遇到还蛮有趣和友好的人时,可以主动邀请人家一起吃个饭或者take study break。Just ask:"hey do you want to get coffee/froyo/lunch together some time?" (建议一开始由commitment比较小的coffee开始。这样别人更可能接受邀请,而如果hang out时确实没话题聊的话,也可以很快结束,不用一顿饭都在尬聊。)
这可能一开始需要你鼓起很大的勇气去问,但是回报是大大的!因为经验告诉我,通常对方都会很欣喜地接受邀请的。不要害怕人家会拒绝你,或者觉得你很突兀或生硬。其实,你觉得作为一个国际学生一切都很新鲜,其实刚进大学美国学生心里也很没底呀!他们也想要朋友呀!如果有人居然会态度很不好地拒绝你、或者觉得你这样做很weird的话,其实这样的人也不知道你去交往啦! 但是要记得,很多时候对方答应、但是就没有下文了,不是因为对方不是真心答应,其实只是因为双方都没有去落实而已!
所以可以当场或者回头尽快就定下具体日期时间地点。要注意的是,大家学业都很忙,而且也不要让人因为财务负担而不能答应赴约,所以应该以随意、方便、low cost为主,约去学校饭堂、咖啡厅、frozen yoghurt就好。默认AA制,首选低于$5的咖啡、frozen yoghurt为主,吃饭的话10美元/顿以下的地方为佳。不要约超过15美元/人的餐厅,否则对方可能会因为负担不起而不得不拒绝你,因为美国人很多都是需要自己赚学杂费以及贷款上大学嗒! 其实,一起吃饭是最好的交友方式了。
因为你们会聊天,可以真正了解对方。如果你还掌握不好聊什么、担心一对一吃饭会冷场的话,可以安排双方各带朋友大家一起吃。(这样也可以避免给别人错误的印象,以为你是want to pursue a romantic relationship)。如果学校是像我们一样小规模的大学,我们甚至会在饭堂就随便加入一桌子人,就是拿了餐盘子问“hey can I join you guys?",根本不可能有人会拒绝你——就这样就又交到新朋友了!!
Remember, you don't have to act or think like an American to make American friends. There is no shame in asking or showing that you do not know, because they know that you are from a different country!
我的经验是大部分人都会很友好地告诉你,如果是有一群朋友的话,甚至可能会争先恐后地介绍,你的问题甚至可能会start a discussion itself。而且,有文化隔阂虽然会创造沟通障碍,但也可以把它当成你的优势。你完全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告诉别人你的perspective,你的经验,或者一些中国的事情。他们学到一些有趣的事实或者想法,也会觉得你很酷、想和你多交流的。如果你做language partner/tutor(比如你帮人练习中文),你也可以接触到对中国语言文化特别感兴趣和好奇的外国人,那就更不用担心文化隔阂了。
吃完一次饭,如果聊得来可以再约饭、喝东西、或者约其它你们都感兴趣的活动。例如:
★一起去某个party/panel discussion/event/outdoor activity/sports game。
★时不时发信息问问what's up? /How are you? /How is it going?
★5 Steps to a 5 :AP English Literature
★facebook/email发一些你觉得对方会感兴趣的东西(articles, resources, etc.),
甚至就是看到有趣搞笑的quiz/youtube videos等可以tag人家,为人家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的posts点赞或者留言,facebook提示对方生日时给人家留言祝福生日快乐,增加interaction,让人家知道把他/她记在心里,那人家也会reciprocate。
坦诚交流
成为更好的朋友以后,可以更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感受,除了一起做事情解闷,也可以纯粹地分享自己的快乐,有困难、有crush也可以聊聊。还有一起喝酒去派对,do stupid shit……才是大学生创造共同记忆的正确打开方式。:)
担当领导职位
到了大二,你可以循序渐进地寻求在团体里面担当领导职位,比如负责专门拉赞助的呀或者组织活动的呀,竞选学生会的部长呀。一旦成为了社团的骨干分子,你就有更加legitimate的原因去跟不同的人搭话啊什么的,不用找理由、也不用有邀请人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吃饭的心理负担。而且,其实美国社团竞选的职位竞争很多都不激烈!要求也不高!只是要你鼓起勇气、主动请缨!
成为社交核心
有没有发现总有些人好像什么人都认识、好像谁都认识他/她?其实无他,他们就是主动而已:主动组织parties和活动,主动帮助别人,主动跟低年级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主动介绍你觉得有common ground的朋友之间互相认识,主动在课堂在校园讨论中发声、主动reach out to other people、去take initiative。慢慢地大家就会被你所吸引,尤其是如果你坚持做一两件事,你会树立“权威”,大家更会对你有一个认知,就像是你名片的一部分,只要有相关的事都会想起你、去找你。
四海八荒皆朋友
其实,除了peer,还有校友、教授、任何可以成为你mentor和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的人,都值得你这样去交朋友,这个过程其实都是在锻炼你的networking skills,不但让你有更丰富的社交生活,丰富你的留学经历,加深对美国社会的认识,也会在不经意间可能就为你打开哪扇门,一定会让你受益终身的。
没有必要完全避免和其他中国学生交往。但是要记住,只要有非中国人在场,或者你们是在公共场合聊天,都应该用英语。否则别人也无法加入到你们的谈话中,并且更加觉得你们是外国人而不好接近,是个insulated group。将心比心,你看到几个比如法国人/俄国人用自己母语聊天,你也不会想去加入他们、也会觉得intimidating的。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来沟通,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