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MO)在美丽的小镇巴斯落下帷幕,中国队与美国队以总分227分的成绩并列第一!这是时隔20年后,IMO赛场上再次出现“并列第一”的盛况。此前,IMO历史上仅有2次“并列第一”的情况,一次为1986年美国和前苏联并列第一;一次为1999年中国和俄罗斯并列第一 。
而此次夺冠对于中国队来说也是意义非凡,这是暌违4年之后中国队再次将冠军揽与囊中,并且产生了两位满分冠军。他们分别是来自湖北的袁祉祯和浙江的谢柏庭,两位冠军选手均被清华大学预录取,一个进入清华姚班,一个进入清华智班。
清华姚班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简称,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堂班则简称为清华智班。
据了解,今年9月袁祉祯将进入清华大学姚班学习,选择计算机领域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袁祉祯多次在采访中表示他很早就对计算机和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在校学习期间曾多次到信息学小组“串门”。
另一个有意思的人物是美国队的主教练罗博深,华裔数学家,在其2015年接手美国队后,改写了美国连续21年没有拿过国际奥数金牌的历史,五年内夺得四次IMO团体冠军。罗博深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组合,他在采访中提到,他之所以选择组合这个研究方向是因为组合跟数学和计算机都有关。在高中的时候,罗博深不仅参加数学学术活动,也研究计算机编程和算法。
为什么很多数学奥赛选手,包括冠军选手和冠军教练都选择和计算机关的领域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让我们先看看奥数究竟在考什么。
奥数考的并不是高深的数学题。而IMO的传统,就是努力寻找那些beautiful questions (美丽的题目),一种不是标准的、跨不同学科领域的、注重解决问题的数学题。下面是2019年IMO试题,大家来感受一下:
这些注重思维考察的灵活的试题在中国近年来的中、高考考试中,也屡见不鲜。2019年高考数学题,全国二卷的物理馅数学题考的就是跨学科,全国一卷的维纳斯则考的是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这样的例子。
本届中国队冠军主教练的熊斌教授揭秘奥数考的不是解题套路,真正考验选手的是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对选手进行培训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思维的启发。”
罗博深认为“卓越的思考能力,并不属于少数有天赋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学好数学,数学真正是要锻炼和培养思考能力。”
其实很多时候,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在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中,是起不到很大的用处的。但是通过数学而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包括缜密的逻辑、知识的体系化、批判性思考等重要思维模式,都是能成为我们日后生活学习的重要帮助。
思维比知识重要,因为思维有“跨界”价值,而知识只能局限在学科内。
如何培养数学思维?罗博深认为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培养。
而编程就是锻炼孩子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之一。
因为编程的过程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利用知识和工具,从分解、识别模式、抽象和算法四个方面完成复杂任务。简言之“分解”锻炼的是大事化小的能力;“模式识别”考察的是一种经验调用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而“算法”是设计一套完整的解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步骤。
编程思维不但能大大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效率,当拥有编程思维的人面临人生选择时,也会更理性地分析利弊,目标更明确,更善于利用有限的资源。计算机编程对耐心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巨大的帮助。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