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很多同学的老大难问题,我们遇到过很多同学,在备考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阅读上,但却没什么效果。
这篇文章为大家详解在备考阅读时,一定会遇到的三道坎。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相信分数一定可以有个明显的提升。
第一大关:
单词关过了没?
虽说新SAT阅读的词汇量要求大大降低了,数量上,如果你具备了8k~1w的单词量就完全足以应对。
但是!新SAT阅读绝不仅仅是考你词汇量的广度,而是考察你理解的深度。怎样才算对一个单词有深刻的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
1、在阅读单词所在句时不用刻意将单词翻译成中文。
2、对单词在context中的引申意的把握。e.g.embrace new ideas中的embrace就不能用其本意拥抱去理解,而应理解为readily accept
3、对单词解释的细微差别的区分。e.g. amend的大致意思为修改,但是它的解释中包含着improvement的意思,所以它较为完整的意思应为changefor the better。
4、熟词偏义。e.g. function有集会的意思,possibility有理论的意思,constitution有健康的意思。
第二大关:
阅读能力提高没?懂不懂美式思维?
我们常常会惊诧于美国学生的阅读量,美式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小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来自长期的培养。
很多同学是有阅读积累的意识的,也会收藏很多书单。其实,阅读是有套路的,只要掌握其中的精髓,就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本经典之作,可以说,精读完这两本书,美国中学阅读中的大部分套路我们就都能识破了。
这两本书涵盖了美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两大主题,反乌托邦和种族歧视,也是美国高考SAT中经常涉及到的题材。
1、反乌托邦:《授者》
“乌托邦”一词来自于十六世纪托马斯·摩尔的一部作品Utopia,书中虚构了一个理想中完美的国度,有点儿类似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桃花源。
美国教育一向最推崇的就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而反乌托邦作品正是以对制度的批判和人性的反思为主旨,因此一直都是美国中学必选的阅读题材。
2、种族歧视:《杀死一只知更鸟》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作家哈珀•李于1960年发表的小说,荣获当年度普利策奖,是好莱坞60年代初自由主义的先声。当时正值美国国内黑人与白人矛盾冲突激化之际,黑人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正在兴起,而种族隔离政策仍未取消,各地种族歧视的状况远未改善《杀死一只知更鸟》虽然说的是经济大萧条时的事情,其实正是影射当时国内的现状。
美国教育中有个说法叫“close reading”,指的就是要仔细研读,不能走马观花,不能浅尝辄止地看热闹,得写阅读笔记,得批判性思考,得查找资料,得了解历史背景,得识破作者字里 行间的玄机,得形成文字阐释来加深理解。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投入大量时间来认真对待的。
第三大关:
刷题方式对了没?
一、计时刷题步骤
1、严格按照12-13分钟完成一篇或65分钟完成一套(加涂卡时间)。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重要内容在文章进行标记和圈划,先做细节题再做全文题。
2、对答案,只标记错误题目,不看正确答案。
3、错误的题目再做一遍,再与正确答案对照。此时仍然做错的属于目前水平较难得到的分数。
4、总结错题原因,尤其是第二遍能做对的题。
目的:体验真实考试节奏,在有限时间内尽量拿到可以拿到的分数。在印象最深刻的时候总结错题原因,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二、题目分析步骤
1、读题干,再次确认问题的关键词和考点
2、读文章,找文章中对应句,精读句子,不认识单词查出
3、读选项,所有选项不认识单词查出,错误选项的明显BUG划出,总结正确选项与文章对应句的联系(如:同意转换,正话反说,细节抽象化)
目的:练习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学会辨析明显错误选项特征,强化回归原文找证据的习惯,总结答案与文章信息的关联,扫清选项词汇障碍
三、文章精读步骤
1、按自然段读,每句话每个成分都要搞懂,尤其长难句的成分要搞清楚,不认识的单词先猜再查
2、总结每段大意及作用
3、找出文章核心观点句
目的:读懂长难句,理解上下文逻辑,更透彻地理解文章,扩大词汇量,提升阅读基本功
四、单词整理步骤
原则上以上步骤中出现的生词都需要背诵和记忆,但优先级如下:
A.选项生词(最需要认识,重复率高,无上下文)
B.文章中答案对应句的生词
C.文章中出现的熟词僻义(如:want 缺乏,save 除了,but 仅仅)
D.小说中的描述性词汇,历史中的专业性词汇
E.句子中的核心动词
F.句子中的名词
转自天道留学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