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武汉仍是高温天气。但在九号楼的实验室和教室,依然可以看到不少学子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认真地查阅相关资料,有的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还有的正在相互配合忙着做电工实验……他们就是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备战全国学科学术活动的留校学子。这个暑假,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成为“留校一族”,全力以赴积极备战8月份即将到来的各项学科学术活动。正在备战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学术活动的杜亚北说,他们得等到8月10日参加完在青岛举办的全国赛之后才能回家休息,平时的任务就是在实验室针对比赛题目开展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一起备战此项比赛的还有5名小组队员,10名观摩队员,和黄林、夏向军、金猛、吴少平和吴青林等指导老师。
酷暑难耐,但他们却丝毫不敢放松,都期待着能拿到好的成绩。九号楼二楼电工实验室,一群备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有的在搭建实验平台,有的在键盘前快速地敲代码,有的在进行设备测试。虽然开着空调,但里面仍然感觉热烘烘的。今年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共有17支队伍参加全国赛,每组3名同学,大部分是16级的学生。51名同学分别进入高频组、仪器仪表组和控制组,在刘守印、黄光明、刘蓉、严建桥和刘军等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培训。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将于8月7日至10日举行。
在九号楼五楼录播教室,一群师范生正在试讲,他们是在为7月30日在安徽阜阳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活动做最后的准备。线上交流、线下备课磨课,为了讲好一门课,16名同学选择成为“留校一族”,在老师黄致新、乔翠兰、冯秀梅、王琴等的指导下认真备课、讲课,一遍又一遍,反复打磨。
电子信息工程_2016级_:
培训时间段是早八点到下午五点,一周六天,同学们笑称为856制度,叫苦不迭。但是一周下来,加班加点的同学越来越多,大家纷纷主动增加工作量,大部分同学忙到晚上10点才离开实验室,身体的疲惫早已被内心的充实所消去。我很感谢电赛培训,能够将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指导老师们与学长学姐们耗费自己的暑期时光,帮助我们提升技能,开阔眼界。我们也必当不辱使命,拼尽全力,用最好的状态,在全省乃至全国,为校争光。
通信工程_2016级_:
电赛培训?做不完题目?那就996。头发日渐稀疏?一笑而过。板子焊错了,但是元器件没了?拆!
要说电赛培训的感触,一是它让我们专业的大部分同学聚在一起,做同一件事情,很多同学从不认识到可以喝同一杯奶茶;二是它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发现并且解决理论与实际的差异;三是它让我们融会贯通了大学三年学到的所有知识,将一个个知识点串了起来……在学长学姐以及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成长了很多。
物理学基地班_2018级:
小学期结束后的七月,我开始备战cupt。在其他人回乡避暑,外出旅行的大好时光中,独自留守燥热的武汉,于实验室中日复一日地埋头于理论与实验,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疲倦的一天之后,呆坐在空荡荡的寝室,难免心生一丝孤独焦躁。然而,这一切却不是没有意义的。在实验室的日子里,我熟练地掌握了tracker,并且了解了一些声学方面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并加以实施,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导出需要的结果,这对从前的我来说,大概是天方夜谭。完成任务固然劳累,但比我们更辛苦的组长以及老师们,也都默默为我们付出着努力,院长温淳的鼓励,老师不辞辛劳的帮助。这种一伙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一起努力的光辉岁月,或许以后再不会出现,回忆终究会夹入时光的相册,成为青春那年永不褪色的美好。为此,我努力着。
物理学基地班_2018级:
期末考试的紧张和匆忙过后,我没有喘息的闲暇,很快投入了cupt紧张的备战中。组长们一再强调,形势不容乐观,我们组的题目中,有一题进度堪忧,甚至没有任何思路,为此,组长甚至几天没有睡觉。作为组员,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却没有丝毫办法,我所能做的,只有尽自己所能帮组长找到文献,整理实验数据,希望能从实验中找到理论的突破口。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组长不断地与同伴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在一个又一个思路出现又被否决的希望与绝望中,一个绝佳的想法终于诞生。思路提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只要思路出现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一片坦途。时针和分针指向同一位置,现在是午夜十二点。我轻轻合上书,用遥控器调低了空调——组长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今日已过,明日启程。
物理学师范_2016级:
这次的全国性教学技能比赛是我从大一下学姐分享时就在心里默默种草的,那时候的他们真的是眼里闪着光的人,听到他们分享自己制作教具,集体磨课,通宵改稿的经历,我相信那一定是一个美好又难忘的夏天。在自己备赛的这段时间,可能最大的感悟就是“让自己在不断尝试中成长”,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已经江郎才尽了,这个教学环节绝对不能删掉,我想不出更好的实验可以代替……的时候,老师和战友们中肯善意的意见,总会让我再逼自己一把,打破限制,一遍遍翻新自己的教学设计,哦,回过头来,我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可以花将近一学期的时间去打磨一场不到十分钟的教学展示,或许每一堂课都是一块璞玉吧,怎么打磨都不为过。我或许会一直记得这个夏天,遇见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遇见四位不断帮助我们提升的师长,遇见这次比赛,让我发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性。
物理学师范_2016级:
在备赛前期,我的进度和效果一直很好,虽然对教学设计进行多次改动,但是都是小改。展示时每个老师都给我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让我在中期稳扎稳打,从先前走上讲台发慌,到后来自信从容地展现自己。但是,在倒数第二次展示时,我的发挥不是很好,站在台上脑袋一片混乱,需要加的手势,需要注意的语音语调全都被抛诸脑后。当我感到有点不安时,老师发现了我教学中的一个致命问题——实验有问题。临近比赛,我的设计可能面临大改。展示结束之后,我整个人心态有些崩,但仍然坚持修改教学设计,跟我一同参赛的我的舍友张晗主动给我提出了修改建议,让我得到了一丝喘息,但我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实验。回到寝室,我正准备继续奋战,却把书桌上的水杯碰倒,桌面上的书和电脑全部遭殃,我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好在一阵兵荒马乱的收拾之后,我理清思路改良了我的试验。虽然需要用到的电子秤也许不能在最后一次展示之前到,但是我找到了之前的状态。将改良后的实验发给我的指导老师乔翠兰老师,老师在忙碌一天后还是抽出时间给我提出了建议,还主动将家里的电子秤借给我,当时感觉心里非常温暖。老师为了我们这些参赛选手真的付出了很多,我也不会辜负老师们的付出和期望,争取赛出水平,为华师物院争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