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19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在英国正式开幕,引发全球瞩目。有人说,奥数是天才的游戏,普通孩子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也有人说,奥数会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一生受益。提起小学阶段的奥数,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是逻辑思维?教育方法?还是升学阶梯?小学阶段学习奥数,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在这场辩论中,我们邀请了5位“多重身份”的重量级嘉宾,他们是科学家、教育家、家长、奥赛获奖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严肃又不失生动、激烈又不失理性的巅峰对决。这场PK,一触即发!
为了便于观看,我们将全场辩论分成三个视频,分别是立论、质辩和观众提问三个部分。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下面进入今天晚上的煮酒论道。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煮酒论道,煮酒论道是SELF讲坛的王牌栏目之一,希望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公众在思辨的氛围里感受科学的魅力,以辩证的炉灶煮一壶思想的烈酒。
今天晚上的辩题是“小学阶段,学习奥数,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知道在座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突然有一天,一位亲戚给你发来一道小学奥数题,结果你发现,无论自己学历有多高,吭哧吭哧一下午,硬是解不出来这道题。我就是这样,我觉得太难了,比我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题目都难,以至于亲戚都怀疑我读了一个“假”博士。我想这也是今天这个辩题的来由。
在开始辩论之前,我想现场做一个统计,在座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们,支持正方的请举手我看一下。差不多有一半。支持反方的请举手。正方大概40%,反方大概60%,四六开。接下来,我们有请今天参与辩论的四位主角登场。
首先向大家介绍正方辩手,他们的观点是小学阶段学习奥数一定是妥妥的利大于弊。
正方第一位辩手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陈学雷研究员,我们可以亲切地称呼他雷雷老师。雷雷老师先后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为国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
第二位辩手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叶盛教授。盛盛老师跟奥数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他是从小踏着奥赛这条路走过来的,小学和初中搞奥数,高中搞奥物,曾经荣获北京市物理奥赛的第二名,清华大学本科并直博,后来去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大家发现没有,叶老师跟陈老师是校友,都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工作过。
正方的阵容非常强大,我们反方的辩手也非常厉害。反方的观点是小学阶段学习奥数没啥商量的,是弊大于利。
反方第一位辩手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高扬老师。扬扬老师先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在中科院从事航天飞行动力学、深空飞行轨道设计等相关工作。
第二位辩手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网红的物理老师李永乐,乐乐老师。相信在座的很多家长和同学们都看过李永乐老师的视频,李永乐老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所以李老师跟叶老师和陈老师都是校友。
叶盛:我和高扬老师是北航的校友。
主持人:所以这是一场校友内部的大PK。大家知道,辩场如战场,在开始厮杀之前,咱们先合个影,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咱们人生中最后一次合影。
从左到右:叶盛 陈学雷 吴宝俊 高扬 李永乐
在开始这场辩论赛之前,我先向大家说明两点:
第一点,四位辩手提前没有相互见过面,没有对过台词。
第二点,四位辩手选择正方还是反方,是他们自由意志的结果,并不是我们主办方安排的。
主办方只办了一件事,就是在辩手上场之前,我们准备了一个简单的安检,确认他们上场的时候没有携带锤子、斧子以及机关枪这样的实验器械。好,接下来向大家宣布辩论流程,我们的辩论将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立论阶段。正反方四位老师,每个人都先做一个5分钟以内的观点陈述,注意不能超时。我也不知道主办方对超时是罚款还是罚做奥数题,记得不要超时。在立论环节之后是自由辩论阶段,正反方互相提问、问答,我在中间挑事。自由辩论阶段,每方发言的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这个阶段大约持续30分钟。
接下来是结辩阶段,每位老师用2分钟时间总结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们会有一个30分钟的观众与选手PK的环节,也许这个环节更精彩,因为辩手之间都是校友,肯定互相让着。现在进入立论阶段,每位是5分钟,我们以正反、正反的顺序来进行观点陈述。首先欢迎正方的陈学雷老师进行观点陈述,时间5分钟,开始计时。
陈学雷:各位朋友好,今天我跟大家讨论一下在小学阶段学习奥数是否利大于弊。
首先我想说得是学习数学无论对国家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有很大的益处。在中美贸易战当中,任正非先生讲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我们国家以前的发展靠砸钱、修公路、修桥梁,但是今天我们要发展高科技。”
发展高科技就需要培养数学家、物理学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需要自主研发,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科技,无论借鉴还是研发,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所以,数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奥数和数学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奥数就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术活动,是数学学术活动的一种说法而已。中小学数学课是面向所有学生,内容具有普惠性,保证学生都能够接受起码的、合格的教育。
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多懂一些数学知识,也是有益处的。奥数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除了学习课本上的标准内容,还可以稍微深入地学习奥数。
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选拔、学术活动,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人才。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好奥数,但是学习数学是一种修养。
比如送孩子去学钢琴,他不一定成为钢琴家;送孩子练打球,他也不一定能成为运动员,只是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而已。同样,学习数学也只是促进孩子对数学的深入思考。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奥数神化。现在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反对学奥数,政府有时候还会提出禁止奥数?这个问题可能牵扯到教育均衡、过度训练等,我认为无需禁止,一定程度的控制、平衡即可。
总的说来,我们认为学奥数是利大于弊的,不一定要获奖才是学习奥数。
主持人:陈学雷老师说得非常好,数学是一种修养,它和弹钢琴、唱歌是一样的。所以以后同学们聚会去KTV,大家都不用点歌了,现场点几道题,谁做不出来谁买单。接下来有请反方的高扬老师进行立论。
高扬:我非常同意刚才雷雷老师的基本观点,但是,作为反方,我们有反方的一些想法。
首先,数学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既深刻,又简单。
奥数本身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学术活动的起源,实质是为了选拔极具天赋的中学生,到现在我没有看到小学生能够获得国际奥数金牌的。
小学生学奥数是好是坏,目前国际上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教育部门已经明令禁止了奥数加分的手段,显示出了弊大于利,甚至是一种“病入膏肓”的情况了。
我有三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它的弊端所在:
第一,小学奥数到底给小学生带来了什么?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科学的判断和检验。小学生自我成长、自我理解力的提升,不一定要通过奥数培训来获得。因此奥数,特别是小学生的奥数,实际上是家长们的“心理安慰剂”。
第二,中国有句老话:“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优秀的小学奥数师资力量是非常稀少的,如果其他三位老师都能投身到小学的奥数事业里,我今天就改作正方了。
第三,有很多既聪明又勤奋的小学生参加了奥数,他们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会导致孩子们变成什么样呢?技巧上的勤奋,思想上的懒惰。为了升学、择校而开展的奥数训练和刷题,只会让小学生过度注意做题的技巧,而忘记在思考和思想上的提升。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可以考出很好的成绩,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就会发现很难有再更大的创造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AlphaGo击败了人类的围棋冠军,人类积累了千百年的经验,就这样被计算机给击败了,这是计算机的胜利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是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智慧,战胜了古老的智慧!如果我们纠结于围棋上的种种技巧,我们就不能找到新的智慧,从而颠覆性地改变这一现实。
最后我想说一下,当下的奥数,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种“剧场效应”的现象。所以我的观点是,当下小学阶段学奥数是弊大于利的!
主持人:高扬老师的观点非常明确,首先他同意陈学雷老师关于数学是一种修养的说法,但是紧接着他说小学奥数在科学上的有效性尚无定论,他认为小学奥数更多是一种安慰剂,除非场上正反的选手你们去当小学奥数老师,否则我信你个鬼。好,接下来欢迎正方的第二位辩手叶盛老师做立论陈词。
叶盛:首先我想说,今天的辩题在限制上太松驰了,这种松驰使得我们有了很多的回旋余地,有了很多进行狡辩的余地,我想这就能看出来SELF的主办方是居心叵测的,特别希望我们在这儿吵起来,吵得越欢实越好,但是我们不能落入圈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们在后面听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同一个词,从对方辩友的口中说出来,和从我们的口中说出来,它所代表的含义可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刚才高扬老师说,一些技巧勤奋、思想懒惰的学生被奥数培养出来了,其实这样的学生是被变态、扭曲的奥数培养出来的,并不是被真正的奥数培养出来的,这就是一个例子。
我想引用爱尔兰著名诗人William Yeats(叶慈)的一句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数学教育中,“注满一桶水”是什么意思?
课业内的数学教育,是给我们数学知识点,让我们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叫做“点燃一把火”?龟兔赛跑,兔子如何能追上乌龟?这类问题不会激发我的数学兴趣。质数、素数有什么特性,在自然数中的分布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才让我感兴趣。这就叫做点燃一把火,只有奥数才能够做得到。
大家可能会问我,我们为什么要“点燃这把火”?
实际上,中国科技史上有著名的两问:一个是李约瑟之问,“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是那么领先,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另一个是钱学森之问,“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科学大家?”
钱学森先生为什么会这么问?因为他深深地意识到,如果我们没有科学大家,只有技术人员,科技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在这一点上谁尝到了甜头呢?美国人。美国在二战之后,发现基础科学对科技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他们出了一个专门的白皮书,并且在后来的几十年内,按照白皮书的规划去大力发展自己的基础科学。
今天的华为事件,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人员懒惰和愚笨,而是因为我们在基础科学上欠账太多。怎样去弥补这种基础科学的欠账?应该从小唤起孩子们对基础科学的热情,只有像奥数才能点燃这把火。
最近几年在数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扫地僧”——北京大学数学系学生张益唐,在美国拿到了数学博士学位后,却一直没找到工作。他去过餐厅打工,也去开过出租车,最后实在混得太惨了,他的朋友推荐他到美国的一所普通大学,当了一名讲师。
就是这样一个在主流数学界完全无名的人,却将孪生素数猜想问题向前推了一大步。
他提出了一个7000万的下界。他的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在两周之内,别的数学家就用他的方法把这个数字推到了6000万,然后又过了一周,这个数字变成了40万,又过了三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46。在真正的孪生素数猜想中,这个数字的终极目标是2。由此可见,张益唐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像张益唐这样的数学家呢?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奥数能够让大家从小唤起对数学的热情,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奥数是不可或缺的。
主持人:我们看得出叶盛老师是一位辩论技巧性非常强的辩手,他在立论的同时,直接把矛头指向了主办方。他说这个题目反映出主办方居心叵测,他打了我的脸,因为这个题目是我和主办方一起出的。
主持人:叶老师的观点也很明确,他说你们学到的那些是扭曲变态的假奥数。中间他还举了一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诗人,说了一段我完全听不懂的话,好吧,你赢了。接下来欢迎最后一位辩手立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李永乐老师。
李永乐:刚才正方的两位科学家都谈到了一个问题,科学很重要,人才很重要,但是他们没有谈到的一个问题是,科学和人才必须要依靠奥数来培养吗?有多少科学家是因为小学奥数而当的科学家的?你也许会发现,奥数对于科学也许没那么重要。
虽然今天讨论的是奥数,但我们不妨把这个话题扩大一点。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以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苏联有一个教育学家,名字叫苏霍姆林斯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目的是为了把青少年培养成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一个社会积极的进步参与者。而培养这样的人,需要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度交织在一起,是这几方面教育统一的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公民,使他们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学生都送入清华、北大,不是让他们成为社会的顶梁柱,而是要让他们能够自我发展,成为社会积极的一分子。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又把智力教育狭隘地理解成考试能力,只有分数高,考上好大学,才是成功的教育。
许多中小学,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的指标。为了筛选尖子生,要考奥数,奥数热就这样持续了这么多年。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做是否是符合教育的目的?
通过奥数来筛选学生,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是否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也许有人说,你必须承认奥数对开发智力是有帮助的。在我小的时候,奥数不是升学的标准,学习奥数完全凭借我的个人兴趣。那时候的奥数可能就是“石器时代”,但是现在的奥数可能就变成“量子时代”了。
那么现在奥数学什么呢?我买了一本号称“最好的奥数书”,小学一年级的题我都不会做。
举一个例子,我身后的大屏幕在我的哪一侧?在我的右侧;我再问,我在大屏幕的哪一侧?答案还是右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是一个活人。回答第一个问题,以我为参考;回答第二个问题,屏幕是死的,要以观众为参考,所以我也在屏幕的右侧。这就很奇怪了,我在屏幕的右侧,屏幕也在我的右侧,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的奥数就是这样,通过设计一些非常“神奇”的题目,让你不经过培训,就没有办法答出来,这也让很多奥数机构占了便宜。
经济学家果维茨基提出了一个理论,叫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指的是独立活动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另一种是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也就是说,通过教学能够获得的潜力,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发挥其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个阶段。
但是,奥数恰恰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它强迫六七岁的孩子接受不适合他们的知识和技巧。更可恶的是,这些人故意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让学生怀疑人生。
不可否认,许多天才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过人的头脑,学习奥数恰恰可以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我不赞成的是公平大于效率。
我想起孔子的一个故事。孔子给自己的学生子路和冉有不同的建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两千年前,教育学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我们今天又怎么能整齐划一地让小学生学习奥数呢?
我赞成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学奥数,但是我坚决反对为了升学率,把本来不适合学习奥数的孩子,硬塞到奥数的课堂里。
在孩子宝贵的童年里,我们应该让孩子多接触社会、自然、文学、艺术,丰富自己的阅历,不要怀着一颗功利之心去培养孩子。要记住,孩子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功都是教育的成功。
主持人:主办方可以考虑把今天准备的奥数题拿上来了。大约半个小时前,李永乐老师碰到我,问我今天辩论赛是什么环节。我说有一个5分钟立论。他说:啊,还有5分钟立论,5分钟我要准备多少字?我说你看着办。结果上台之后,至少说了2000字,而且还超时了。看得出李永乐老师的表达能力非常强,以他这样的表达能力,他不红,没天理!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回荡着他说你在屏幕哪一侧的问题,脑袋还是嗡嗡的。主持人:我们现在进入下一个环节,自由辩论的环节,正反方互相提问,并且回答。我们这次先从反方开始,请反方自由选择一位辩手进行攻擂。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