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时间7月23日,鲍里斯·约翰逊成功当选英国首相和执政的保守党领袖。被称为“英国特朗普”的他却有着和特朗普截然不同的成长背景和从政经历。从伊顿公学到牛津大学,再到成为《观察者》主编,跻身顶尖媒体人行列,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呢?英国时间7月23日,鲍里斯·约翰逊以92153票对46656票在选举中获胜,击败被称为“中国女婿”的英国现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成功当选英国首相和执政的保守党领袖。7月24日,他正式接替一个多月前已确定辞职的“看守首相”特雷莎·梅,入主唐宁街10号。
鲍里斯当选保守党魁的消息一出,英国国内外各方迅速发声。除了特雷莎•梅,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对其表示祝贺。从政以来,由于发型、着装风格甚至“口无遮拦”的讲话风格和特朗普颇为相像,鲍里斯一直被媒体戏称为“英版特朗普”,此次赢得大选,特朗普第一时间在发表推文,“祝贺鲍里斯•约翰逊当选英国新任首相。他将是个很棒的首相!”而另一方面,由于担心与强硬脱欧派的鲍里斯无法合作,英国多位内阁高官掀起“辞职潮”,包括英国教育大臣安妮•米尔顿。
她在写给特雷莎•梅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对英国不达成协议就脱欧“感到非常担忧”。此外,约翰逊胜选后,英国广播公司还整理了其面临的几大问题,除严峻的脱欧形势外,如何修复与美国的关系、处理与伊朗的摩擦、及协调与欧洲的关系都将成为难点。毫不夸张地说,鲍里斯在尚未真正展开政府工作前,就已经受到了来自各方各界的压力。也难怪女王都在揶揄,“这年头还有人想在英国当首相啊?”
从国会议员到伦敦市长,再到外交事务大臣,从政18年来,鲍里斯因不修边幅的穿着打扮和口无遮拦的行事作风饱受争议。比如,他拿欧盟的目标和当年希特勒的野心相提并论;质疑美国总统奥巴马的 “部分肯尼亚”血统,用含有歧视义的措辞称其微笑为“西瓜的微笑(Watermelon Smiles)”;批评保守党党魁选举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弑君和食人狂欢”;除此之外,他还把希拉里·克林顿形容为“精神病院的施虐狂护士”(sadistic nurse),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他还发表了不少歧视女性的言论,将女排运动员说成“闪闪发光的水獭”。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在任职伦敦市市长九年期间内,他为伦敦增加了10万套经济适用房,凶杀犯罪率从每百万人中22起下降到每百万人中12起,在2016年离任市长一职时,有52%的伦敦市民认为他是一位“不错”的市长。
离任伦敦市长后,鲍里斯积极支持英国脱欧运动。在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中,他广泛散播的欧盟威胁论为最终公投结果立下了“汗马功劳”。同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政客一样,鲍里斯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草根。相反,同卡梅伦一样,他也是“伊顿-牛津训练营”里锤炼出来的典型精英。博学多才的他过去在演讲中经常旁征博引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他的不修边幅和言辞莽撞更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一位传记作家说,他亲眼见过约翰逊在发表演讲前故意弄乱头发,并把衬衫从裤子里拽出来。甚至他的一头金发也很不真实,有一次他承认(随后又收回)自己随身带着金色染发素。那么,是怎样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经历成就了今天的他呢?
鲍里斯全名为亚历山大·鲍里斯·德普费费尔·约翰逊(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于1964年6月19日出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区,根据美国的属地主义国籍法,约翰逊拥有英美双重国籍,直到2016年出任英国外交大臣,他才正式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国籍。同时,他还拥有法、德、英,甚至沙俄的犹太人血统,最远还可以追溯到英王乔治二世。他的土耳其裔曾祖父阿里·科玛尔曾是一名记者和奥斯曼帝国的内政大臣;父亲斯坦利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后和英国保守党资深成员,七十年代早期他成为了首批欧共体专员并负责污染控制;母亲则是一名家庭优渥的艺术家。出生富裕的鲍里斯,他的童年却几乎是在随着父母四处奔波漂泊中度过的。在纽约出生仅三个月后,因为母亲被牛津大学录取,鲍里斯返回英国居住。
1岁多的时候,鲍里斯全家又因为他在世界银行工作的父亲搬回美国。5岁那年,鲍里斯全家定居位于萨默塞特郡占地500英亩的约翰逊家族农场。9岁时,父亲前往欧洲委员会工作,于是他又跟着父亲在布鲁塞尔生活了两年。11岁时,鲍里斯被送回英国东萨塞克斯郡的阿什顿-霍斯预备寄宿学校孩提时,由于患有严重的耳聋,鲍里斯不得不借助助听设备如鼓室导管,这从某种角度而言,也造成了他童年时安静的性格。不过由于母亲和寄宿在农场的互惠生的帮助,他的知识面很广。
与此同时,在很小的时候,鲍里斯和弟弟妹妹们就被鼓励参与高层次社会活动和挑战一些高难度的事,社交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在农场时,他和弟弟妹妹们是团结而活泼的一群,由于没有其他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异常亲密。即便如此,兄妹三人(彼时四弟还未出生)在学习和运动方面却一个不让一个。在同弟弟妹妹们的学术活动中,鲍里斯总能领先。不过,他志不在此,他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世界之王”(“world king”)。在布鲁塞尔生活的两年时间里,他掌握了流利的法语。这也为他日后在《每日电讯报》驻布鲁塞尔欧洲总部做专栏作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回到英国读寄宿学校后,他又迷上了英式橄榄球,并在拉丁语、古希腊语课上表现突出,成绩优异。
鲍里斯13岁时,父母感情破裂,他跟随母亲来到英国,由于母亲罹患抑郁症需要住院,在获得全额“国王奖学金”后,鲍里斯入读了英国最负盛名的伊顿公学。而他的母亲,则在抑郁症、强迫症、绘画和照顾四个孩子之间周旋,寻找平衡。在伊顿公学,鲍里斯不仅成为了两位王子的学长,还结识了很多挚友,包括戴安娜王妃的弟弟、第九代斯宾塞伯爵查尔斯·斯宾塞,以及小他两届、三年前因为脱欧公投失败而辞职的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他的校长也曾是前首相布莱尔的舍监。虽然经常被老师指责为偷懒不用功,在学校参加戏剧表演时因为经常忘记台词而成为同学的笑柄。
他经常迟到,深信自己与众不同,未来前程无限,校规舍规对他不适用。当年的舍监说,尽管约翰逊平时不拘小节,有各种瑕疵,他不是真的叛逆,在重要关节点从不越雷池。读书期间,鲍里斯的成绩却并不差,尽管数学和科学方面相对薄弱,他却尤其擅长英文、拉丁文和历史。他还积极参加伊顿的社团活动,参与辩论,并成为了校报《纪事报》(‘The Chronicle’)的编辑。
1983年,19岁的鲍里斯再次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贝列尔学院(Balliol College)久负盛名的古典学系,主修古典文学、哲学和历史、考古等课程。他对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掌握程度极高,凭借个人魅力赢得众人欢笑、欢呼、拥戴,当上了牛津辩论社(Oxford Union)主席。这个社团被誉为“政治家摇篮”,英国许多顶级政客都曾担任过主席一职。此前跟他争夺保守党党魁位置的麦克尔·戈夫也担任过这个精英组织的主席。另外,他也赢得了牛津联盟辩论会主席的选举。在牛津大学第三年时,他被选为校学生会主席,并与卡梅伦同为牛津“臭名昭著”的布灵顿俱乐部(Bullingdon Club)成员。这个俱乐部是个正宗的蓝血俱乐部,入会条件非常严格。
入会仪式则是一群人突然冲进你的宿舍,把你家洗劫一通。而平时活动则包括喝醉和搞破坏。据英国Spectator杂志曾经爆料,比卡梅伦高两届的鲍里斯在校园里出尽风头,卡梅伦曾经是他忠实的粉丝和“跟班小弟”。值得注意的是,和鲍里斯同时在牛津大学读书的那代本科生,后来在21世纪初主导了英国的政坛和媒体界,鲍里斯在那个时候就开始构建人脉网络,准备登上大舞台了。前首相大卫·卡梅伦,前环境大臣迈克尔·戈夫以及这次和鲍里斯竞争首相职位的杰里米·亨特等人,在本科的时候就认识了鲍里斯。
从牛津毕业后,约翰逊的事业起步并不顺利,第一份管理咨询的见习工作只做了一个星期。1987年开始担任《泰晤士报》记者,结果因他以一位牛津历史学教授的口吻,编造了一段充满戏谑的引言而被解雇,记者生涯也差点夭折。后来,《每日电讯报》录用了他并委以重任,1989年派他到布鲁塞尔担任驻欧共同体记者,1994年回伦敦总部担任助理总编,1999年出任The Spectator (《旁观者》)杂志主编,一直到2005年。
之后,鲍里斯成为《每日电讯报》的姐妹刊物《观察者》杂志的专栏主笔。
鲍里斯放荡不羁的性格有时会令同事们哭笑不得,报社的同事常常因为他的拖稿而加班,而杂志社则不断收到鲍里斯试驾新车但违章停车而留下的巨额罚单。不过,他的才华、文笔和幽默感还是为杂志带来了相当的销量,最终在1999年,鲍里斯成为了《观察者》杂志的主编,正式跻身英国顶尖媒体人的行列。
他的新闻生涯日益成熟之后,他开始成功涉足电视、小说、电视纪录片等,他的专栏文集也成了畅销书。
如果说特蕾莎·梅当初接手了“脱欧”的棘手难题,那么鲍里斯今天接手的则是更大的一个“烂摊子”。不夸张地说,英国正面临着外忧内患。在英国国内,“脱欧”已经撕裂了该国的政坛和社会。由于各党派在“脱欧”问题上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立场,英国议会“内斗”加剧,两党都面临分化。保守党已经四分五裂,1月保守党党鞭倒戈、2月曾三名保守党议会下院议员宣布将在下院以“独立议员”身份投票,此后保守党在4月史无前例对梅是否该辞职进行投票。反对党工党同样分崩离析。更糟糕的是,英国的经济出现了衰退信号,让国内的情况雪上加霜。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显示,英国2018年12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4%,服务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出均出现下滑。
鲍里斯,能否扛住两党分裂,渡过执政前几个月的重重难关,仍需拭目以待。鲍里斯的首相之路,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