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木心
看看当下中国的审美,就知道这句话说得有多对了。前一阵,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海报上了热搜,甚至被网友拿来恶搞,因为它的确丑出了新高度。
海报原图其实,这种没有任何美感的事物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每日都见的城市建筑来说吧,确定它们的存在不会吓哭小朋友吗?这不禁让我们困惑,中国还有没有审美?答案是肯定的。
回顾历史,中国人的骨子里里,从不缺少美的基因。瓷器、书法、古建筑……这些对美的追求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传播到海外。
梁思成手稿为何却演变成如今的模样?
想来与历史原因相关:追求经济发展第一,对美学的重视程度就没那么高了。追根溯源,是最根本的美学教育出现问题。回想小时候,美术课是副科,随意就可以被语数英占课;一个人的审美水平,也从来不是升学工作的评价指标。这就导致全社会都忽略了这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或许,我们能从以下几个例子中找到改变的方案。
宝岛台湾在去年开展了名为「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课」的展览,记录了历时三年遍布台湾的美育计划成果。比较大的一个特点是,这些教育大多离开了教室和课本,不再照本宣科,而是走到了现实生活当中。
在文艺资源丰富的台北,老师会带领学生们去博物馆、画廊亲身体验;在自然环境富足的乡村,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有一个具体的例子很打动人。在澎湖县的西屿岛,西屿初中的美术老师开设了一门与色彩相关的课程,鼓励孩子用简单的色块来表达家乡的风景。
结果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没有人教他们,却能够自然地运用起色彩的渐变和叠加。这个结果来自于他们对家乡、土人、人与人情感的认知,借由美术这个出口进行了表达。这是台湾的美育方向,美感从来不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中,而是深藏于平淡的日常之后。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于上世纪的50年代,建筑、平面、工业、服装领域等各个领域涌现出无数国际大师。
丹下健三、安藤忠雄、原研哉、黑川纪章、伊东丰雄、隈研吾、妹岛和世、喜多俊之、柳宗理、荣久庵宪司、深泽直人、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黑川雅之……这样的成就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日本从小启蒙的美学教育,我们可以从NHK最近的一期美育节目《啊!设计》中一窥究竟。这个栏目由日本设计大师佐藤卓花了六年时间研究制作,豆瓣评分高达9.4。
之所以叫《Design"あ(Ah)"》,是因为“あ”是日本五十音中的第一个音,也代表了这是人生对于“设计”的第一次接触。“我们希望让孩子觉得设计很好玩,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儿童并不会做太深度的思考,而是通过感觉的方式去认知世界,所以我们尽量让孩子自己观察,不附加多余的说明。”
以第1集为例,展示的对象是设计师森正洋的G型酱油瓶。为什么茶壶要用腰身?原来是模拟人体。可乐瓶也有腰身。为什么酱油倒出来后,不会漏出来呢?原来是按住了通气孔。还会给小朋友留作业。从这个小例子就可以看出,日本的美育,是鼓励和引导孩子自我探索与发现,从而保留住那份原始的好奇心与设计欲。
其实,国内不是没有好的设计。前一阵,电影版《千与千寻》的两张海报刷爆了朋友圈。一张是穿越时空的自我对话,成长后的千寻安慰受伤的小千,“别丢了自己”;一张是在白龙和无脸男的守护下,大步向前的千寻,“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这两张海报均出自国民设计师黄海之手,惊艳了众人,更是让全世界都赞叹不已。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审美力量的觉醒,但仍需要教育力量来进行颠覆。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美学教育有没有摆脱副科身份,获得应有的地位和重要性。
汇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1993年建校开始,艺术与学科、体育并列为汇佳教育的三点支撑之一。这意味什么呢?意味着所有热爱艺术、热爱美学的孩子,在探究学业的同时,还能够尽情去画画、去学习、去设计,充分探索无限的可能性。学校每年会邀请艺术领域的嘉宾来学校演讲,各种论坛、讲座、分享更是在课堂上遍地开花。学生自己也会做各种展览,从PYP到MYP,再到DP,整个艺术的教育是连贯的、成体系的。
同时,学校还会把学生的作品带到校外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孩子的热情与艺术的魅力。这无形中给了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得益于这样的环境,每年从汇佳毕业,走向世界顶级艺术院校的学生很多。
可以预期,他们将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挥出自己的力量美离我们并不遥远,是一种天性和本能,在适当的引导下就会生长发芽。期待国内能够出现更多惊艳的作品,也期待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能够以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并在未来将中国之美再次发扬光大!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