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在背景提升的各种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今天,我在这里主要想聊聊学术活动的种类,如何选择适合的学术活动以及如何准备学术活动。
首先,按照等级,学术活动可以分为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学术活动。而从学术活动的内容来看,又可以按照学科分为 STEM(数理化生)、工程(机器人,计算机等)、商赛、文科(艺术社科类)。以下是一些举例:
AMC 的全称是 Americ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根据参赛者的不同年级,又划分为 AMC 8/10/12。
AMC 的目的是通过在测试中解决具有刺激并富于挑战的问题,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及问题解决能力。学术活动的内容是除去微积分以外的高中数学。由于考题是为从一般学校的普通学生到重点学校的优秀生中的每一位而设计的,因此测试的范围也会由易到难。
AMC 的规模很大,每年仅在北美地区正式登记参加比赛的学生就超过 30 万人次,它也因而成为了目前世界上信度最高的数学科测试。此项测试已获美国中学校长们推介为各学校每年的主要活动。而且,由于 AMC 考试成绩国际通行,因此在世界不同地区参加 AMC考试,成为学生增加国际学术活动经验,提升学生国际化学习和学术活动背景,提高入学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Physics Bowl 美国高中物理学术活动是由美国物理教师协会 (AAPT) 举办,该协会每年都会通过会议、论坛、杂志学术活动等方式,为美国大学与高中物理提供前沿思想和教育资源。
该赛事迄今已有 30 年历史,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高中物理学术活动,每年有超过一万名美国优秀高中生参加。在美国本土赛区成绩优异者,将有机会入选美国物理学术活动国家队,因此该赛事的高分者备受美国名牌大学欢迎。
自 2015 年起,AAPT 中国设立 5 个赛区。
Brain Bee 脑科学大赛 (International Brain Bee Championship) 发源于美国,是一项面向全球青少年的学术活动,旨在鼓励学生认识和探索人类大脑。经过 20 年发展,目前 Brain Bee 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拥有 150 多个分会。该赛事于 2013 年正式进入中国。
根据国际 Brain Bee 脑科学大赛组委会之比赛规则,各参赛国家需举行全国选拔赛,从中选拔出来的学生代表该国参加 Brain Bee 脑科学大赛国际赛。每年 Brain Bee 国际赛均与脑科学相关的国际会议(如神经科学学会、欧洲神经科学学会、美国心理学学会等学术年会)同时同地举行,各国学生代表在参加国际赛时,亦被邀请参加该国际会议。
其他类似的学术活动还有美国化学学术活动 (USNCO)、美国生物奥林匹克学术活动 (BIO USACN) 等。
iGEM 是一个世界级学术学术活动,也是合成生物学 (Synthetic Biology) 领域内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内容包括了生化实验、数学建模、软件编程、社会实践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领域。它为学生提供了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和经历,也对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大帮助。
该赛事由 MIT 于 2003 年创办,2005 年发展成为国际赛事,每年 10 月会在 MIT 进行最终角逐。该赛事的赛况和研究成果每年都受到《科学》、《自然》、《科学美国人》、《经济学人》等顶级学术杂志,以及英国广播公司这样的传统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专题报道,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FRC 是由美国非盈利性机构 FIRST 主办,面向所有中学生的一项工业级机器人学术活动,目前已经获得全球 100 多所高校的认可。
FRC 比赛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平台。每年 1 月初,FIRST 会公布新主题;1、2 月是队伍搭建机器人的时间。3 月,各地区域选拔赛开始。4 月末,区域的优胜队伍参加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世锦赛。
其他类似的学术活动还有美国计算机奥赛 (USACO)、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 (NOIP)、GSF 谷歌科学挑战赛等。
该赛事是依托专业设计的商业生产交易电子系统和架空的虚拟世界模型,让学生在模拟而又动态仿真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努力,扮演与校园生活截然不同,又即将成为的成年人角色,比如政府官员、公司经营者、生产者、贸易者、投资者、新闻记者等。
在五天四夜的集中角色扮演和课程学习中,参赛者们将直面竞争、危机、挑战与合作,认识真实的自己,学习经济学常识,理解现实世界。
The Diamond Challenge 钻石挑战赛于 2012 年成立,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的企业家精神,将创业的职业发展道路呈现给中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创业过程的机会,帮助他们将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如今,已有来自全世界 35 个国家超过 4000 名学生参与其中。
其他类似的学术活动还有 SAGE Global、FBLA 美利坚商业领袖峰会等。
China Thinks Big 中国大智慧创新研究项目大挑战
该赛事是一个以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创新的国际级别高中生大挑战。通过快速的在线学习,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严谨的学术研究,并基于研究的成果展开有效的实践行动,为社会作出真正贡献。大挑战旨在帮助高中生立大志,做小事,提升大学接轨程度 (college-readiness),同时进行大学机构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纽约时报的学与教专栏 (The Learning Network: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The New York Times) 每天都会发布一个时事热点话题,邀请中学生分享对话题的见解。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各抒己见,发表对美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评论。而为了帮助中学生写出更加专业和有意义的评论,纽约时报在每年 3-4 月都会举办中学生社论写作比赛 Student Editorial Contest,鼓励他们挑战纽约时报的社论写作,优胜者还可获得奖金。
其他类似的学术活动还有美国国际高中生传媒挑战赛等。
获奖人数/比例:一般获奖人数越少,竞争力越高。通常,高级别的奖项获奖的比例都不高。
奖项设置:奖项设置复杂,名目繁多的赛事含金量往往都不太高。
参赛人数和参赛选手分布:参赛的人数越多,选手来的地理位置越分散,说明比赛的影响力越大,含金量也会越大。
举办方:通常可以根据举办方的背景去判断一个比赛的水平。
比赛历史:历史比较久的比赛,赛事会比较成熟,可信度和知名度都会更高。
评委水平:一个比赛的评委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含金量。
学术活动的目的通常都是拔高竞争,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加拔尖。并且,当在课程难度和课程成果上没有足够高区分度的时候,用学术活动来区分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方式。所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擅长方向选择学术活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想要参加理工类学术活动的学生。而对于商赛和社科类学术活动,基本上只要你能组好团队,提前做好准备,就会比理工类学术活动更有机会获奖。在学术活动准备上,最基本的一项要求就是学透校内的知识,然后再去进行自我拓展,比如研究学术活动官方的课本大纲等,甚至是可以去参加专门的学术活动培训。
最后希望大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术活动,并在学术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