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在学期一开始的课外活动给新生和老生互相认识的机会,能让大家更好的熟悉对方,也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认识,在第一次课外活动(踏青)之后,新生就能认识很多同学,不至于出现第一天上课尴尬的情况了。
在特殊节日的课外活动则是给学生创造力表现的途径,也是让我们能更好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聚会;给我们繁忙学习中一个歇缓的站点,让我们和朋友们一起放松神经。
学科上的课外活动不管是有趣还是平淡,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复习知识的途径。我们也会掌握并且提高如何发表吸引别人的演讲、快速找到对方的兴趣点从而介绍内容、在短时间内简要说明自己的重点信息等能力。
俱乐部的课外活动能挖掘我们的潜力,锻炼我们在特定兴趣上的经验。比如我参加的辩论赛,如果有真枪实弹的练习会帮助很多。我和我的辩论搭档在第一次比赛就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第二次获得了亚军。没有第一次的实战锻炼,我们是无法拿到第二次亚军的成绩。而第一二次的实战经验也激起我们对于辩论的兴趣。
三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分别是:主题课外活动,才艺展示课外活动和俱乐部课外活动。
主题课外学校活动(比如说万圣节), 学校就会一整天让学生和老师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老师会根据活动主题作相应准备,比如场地设备道具等,每个参与的班级也会根据学生讨论好的方案装扮,学生们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不管是外表的服装还是内在的注意力。
才艺展示的课外活动是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比如说科学,当我们完成了独立项目的调查并且写完科学报告之后,我们会把所有研究成果做成一个海报,把所有人的海报都放在体育馆进行展示。会有很多人来问我们关于自己研究话题的问题,我们也作出解答,向ta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数学则会写关于学习单元的分析,写完之后会做和科学方式相似的展示。主学科的课外活动通常是以Presentation的方式为主题。然而非主学科就会用更有趣的方式让我们展示课上学到的知识。大多数非主学科会采用表演的方式。比如说每年10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就会组织一场音乐剧并且进行演出。而戏剧课则是让每个上戏剧课的班级都自导自演一部微电影,但是要运用到我们学过的所有知识,从镜头的拍摄到人物服装的设计。
俱乐部的课外活动则是围绕着俱乐部内容而进行的比赛。举几个例子,我们学校的辩论俱乐部会参加由其他学校举行的辩论比赛。模拟联合国俱乐部(MUN)也会参加类似的模联比赛。我们学校还会举办关于特定内容的比萨,很多其他国际学校的队伍以及我们国际学校的队伍就会参与到其中。有些其他的俱乐部则会参加校外一些国内和国际的比赛。
学校主题课外活动(规模较大):全部参加
“才艺展示”课外活动(规模较小):要求全部参加
俱乐部课外活动:依据每个俱乐部参加人数而定,通常不超过二十人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