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第50届IPhO(世界物理奥林匹克学术活动)刚刚落幕。虽然参赛国家有81个之多,包括美国、韩国、俄罗斯等物竞强国,但中国队依旧凭着深厚的底蕴拿到了团体世界第一,并且5名队员全部夺得金牌!
其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贡晓荀同学获得了总分第四的好成绩。可能大家都认为这样的世界金牌一定是从小封神,几乎没有经历过失败,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获得好成绩,但往往人们眼中的天才都是靠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而贡晓荀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天赋可能不是最高的,但他一定是最自律最努力最有拼搏精神的那一个。
我是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贡晓荀,在刚刚结束的第50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学术活动中获得金牌,总分排名第四。回顾我的经历,最开始接触物竞,是因为初中物理学术活动中取得了奖项。虽然初中学术活动相比高中学术活动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我并不愿意放弃,坚持了下来,在物理学术活动的路上一直走到今天。
在高中的学术活动小组里,我刷的题并不是最多的,比我学得早,比我学得快,题刷得比我多,这些总是大有人在。
我也没有研究过很高深的书籍,只刷过那几本常见的。程稼夫老师的力学和电磁学将我领进了物理学术活动的大门;舒幼生老师的奥赛物理题选将我的计算能力提升了一个台阶;郑永令老师的国培和舒老师的难题集带领我全面见识了各种模型,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与知识点;最后难度极大的奥赛物理试题选全面强化了我的各项能力,让我最终在竞争激烈的全国物理学术活动决赛中脱颖而出。
第33届物理学术活动是我参加的第一次高联赛,那时我的复赛成绩只有11分。第34届物理学术活动中,我在复赛的理论考试中犯下众多失误,幸好实验扳回一城,最终止步省一。
又过了一年,第35届物理学术活动在即,我必须给自己敲响警钟,做好充足的准备。我特意把所有做过的难题挑出来重做,把每道题花的时间记录在刷题本上。实验也是一样,严格计时,如果做错就及时复盘。经过充分的准备,我在考试时已经没有什么迷惘,因为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最终的成绩是全国第六,这是出乎意料的好成绩,但是我相信,这是我应得的。
在此,我想为各位同学提供一些建议,如果大家能小有收获便是我的荣幸。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训中,就包含“越而胜己”。我的初中班主任也经常激励我们:“如果一个人不做超越能力的攀登,那么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我觉得,这句话应该从两方面解读:第一,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刚进入高中时,按照我在学术活动小组中的排名,我大概最终混个省一都有点悬。35届决赛前,我觉得能够进集训队就谢天谢地了。但最终我一路走到了这里。回首过往,在任何一个地方,要是觉得“这样就行,点到为止”的话,我的经历也许会全部改写。
第二,进行比较的对象应该且仅仅应该是自己。不要在意别人多厉害,也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你。尽了自己的全力,相对于过去的自己有所进步,那就没有遗憾了。
首先应该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放到明天做,有什么不一样呢?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放到明天做,甚至是拖延一会儿做,这就意味着你永远都不会去做了。行动力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实际学习的时候,应该要善于总结,这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做过的题目、类似的题型,碰到第二次时必须做对;以及错过的地方绝不可以再错。这些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总结来达到。
最后,我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感谢学校物理教研组,特别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兼教练张兵荣老师。最初我的成绩并不出众,但是他仍然对我抱有极大的期待,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勇争第一。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正是这句“勇争第一”支持着我勇于拼搏,砥砺前行。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在我奋斗的同时,为我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无论成功失败都会无条件地接纳我。最后,我还想感谢我的所有同学,你们给了我欢笑,给了我鼓励,和我一起努力,我的成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