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间,国际高中,这一名词,如春笋般在各大公众号、媒体及展会浮现,那层出不穷的学校都是国际学校?我们不禁打个问号,什么是学校,什么是国际课程中心,什么又是机构?这些问题会让家长们非常困惑。
首先,什么叫作国际课程中心
这样的中心称不上是国际学校。首先,只是引入了国际课程,使用了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但是其教育理念依旧偏应试,并且学生并没有那么国际化,并没有用西方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对于国际部的定义,我始终认为也只不过是提供了课程,和国际交流的一个部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即使其名称再好听,再吸引人,教育者的理念决定了到底是打造成国际课程中心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国际课程中心一般只有中国学生,国际化程度相对很低,日常语言一般也是中文,很少有多语言,多文化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应试培养效果比较好,但是对于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还是有限的。
随着国际学校的出现,机构开始开展许多全日制或者周末的课程班级,甚至有些机构拥有全日制非学历办学资质,那这样的机构如果拥有场地,拥有师资,一样能够开办所谓的国际学校吗?许多学校都是从机构做起,但是其国际化理念,国际化元素真正拥有多少?师资会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许多学生进入了所谓的国际学校,但是其英语始终没有提高?答案可能是环境,可能是缺少国际元素,也可能是还是始终在应试的环境中,真正的国际化是真正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文化,并且懂得如何融入、如何规避文化冲击、在了解文化的程度上尽量在生活中理解其语言,习俗和思维方式,这样才算是真正培养国际化人才,而不仅仅是出了牛津剑桥后,拿学生做广告,这只能说明其偏离了对于国际教育意义真正的理解和领悟。
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学校?
每个人对其定义不尽相同,有人说外籍子女学校才是真正的国际学校,有人说拥有培养目标、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学校,有人说培养国际思维的人才,许许多多的不同定义。而我却喜欢用反例的方式来解释国际学校。
首先,仅仅培养应试的学生,仅仅以出成绩为目标的学校并不是国际学校,甚至称不上是学校,可能会是机构。
其次,鼓励国际学校的学生仅仅说母语,不否认母语的重要性,但是何为国际化?何为国际学校?国际的体现在我看来,必须掌握三门以上的语言来适应国际化社会环境。
其三,不具备培养演讲和表达能力的学校也称不上是国际学校,如果一个所谓国际学校的学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不知自信为何物,不知批判性思维,不知如何深入分析问题,只会做题,只会刷题,那这样的学校如何称得上是国际学校呢?
其四,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活动应该是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融合文化的活动,比如澳大利亚文化节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比如登山以培养学生意志力,又比如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当然还有许多国际学校的标准和要求,真正的国际学校一定是多种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学校,而不是简单的以考试为目标,达到成绩即可的粗暴标准,如果是以考试为要求,那任何一家中等规模的机构同样也可能达到,那又和国际学校有什么区别呢?
我始终秉持国际学校,包括我的课堂,需要“国际视野,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思想解放”的态度来定义国际学校,而不是“应试为重、名校为先”的培养模式,在西方,教育的初衷就将“人定义为不同”,用同一模式去培养人会达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也是真正的国际学校坚信的理念。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