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希望6岁儿子从小学阶段接受国际教育,连续找了3所国际学校,但都被拒了,这是为什么?”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张炜(化名)带着这样的疑问找到了北京世青国际教育历任IN学部升学指导教师、凯盛专家李锰。
李锰通过和张炜沟通后,了解到张玮家庭年收入约150余万,学费完全可以支付,儿子身体健康、活泼好动,幼儿园就开始进行英语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跟上国际学校的英文教学。
李锰通过分析张玮的情况,发现其实这种现象李锰服务过的多个家庭案例非常类似。他们都犯了这3个常见的误区“孩子的面试从见到面试官才开始”、“孩子英语好就行,家长英语不重要”、“我认可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就够了”。
“我儿子块头比较大,小朋友之间打打闹闹他基本不会输,再说受外部环境影响,确实会说一些不好的话。”回想起儿子的面试情况,张炜如是说。“很多家长以为面试是从孩子见到面试官或进入面试教室才开始,但实际上是孩子进入校园就已经开始了,如果孩子出现推搡其他小朋友、抢玩具、说脏话等等失当表现,往往会导致孩子被学校拒绝,这就需要家长日常对孩子的良好培养。”李锰解释道。
实际上,在小朋友们等候面试的过程中,小朋友期间的自由打闹、游戏互动展示出的行为习惯和日常礼仪、与家长间的互动方式,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行为,往往是面试团队考察的内容之一,这代表了整个家庭的教养水平,这也是许多孩子被国际学校拒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瞒您说,我就会说‘hello、yes、no’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说到这里,张炜十分不好意思。“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孩子面试通过与否无关紧要,这是误区之一。目前,多数国际学校的老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说英语的外籍人士,且是纯英文授课,所以在面试时,除了面试孩子的英语水平,同样也会对家长进行英文面试,这是为了日后及时与家长无障碍沟通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教育、表现等等情况。
这个面试环节往往是由校长负责,一般会通过10-15分钟用英文来了解家长的教育是否和学校契合、家长对孩子期待等内容,如果孩子通过了面试,而家长没有,那孩子也无法进入这所学校。也有少数国际学校不需要面试家长英语,或允许家长自带翻译。但我看了您申请的这几家国际学校,这些学校对于家长英文水平非常重视,所以这也是您连续申请被拒的原因之一”李锰说。
“还有一些家庭反馈孩子很优秀,甚至满足了许多条件,却最后还是被拒绝了,通常就是因为第3个常见误区:家庭教育理念。”李锰说道。在李锰看来,就算家长认可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但选择教育价值观匹配的对象,是学校和家长双向选择的权力,面试过程中父母需要向面试官表达出家庭对教育的理念。如果家长、家庭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念与国际学校不相符,那孩子很可能也无法入学。”
另外,国际学校对于家庭结构的选择,有的学校倾向于全职妈妈家庭,有的学校倾向于双职工家庭,李锰说,这些都需要家长提前了解并综合考虑。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