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关于公民同招、电脑摇号随机录取的政策表述引来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银川市教育局更是“引领潮流”,深夜公布取消全市的面谈录取规则,改为全部电脑摇号随机录取。
针对这条中央的政策,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教育局回应称,正在研究中。我们作为家长,只能耐心等耐。但不管浙江省、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具体如何制定,但电脑摇号势在必行。
如果全部实行电脑摇号,杭州市的民办中小学是不是将一落千丈,再也无翻身之日呢?目前还很难判断。
那我们这些即将在2020年或之后几年上小学,或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家长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坦率地说,一切都还还看不清楚。情况很复杂,就像今年刚实行的公民同招一样,实际的影响只有经历过今年幼升小的家长、学校才真正清楚。
近几年政策变动如此频繁,给我们家长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和困惑。频繁变动的政策占用了我们原本就非常有限的、静下心来教育孩子的精力和时间。
我们对天发问:难道就不能给我们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吗?让我们安心、不焦虑地和孩子玩耍,给孩子做一个稳定的、长期的规划?
激动过后,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客观事实:教育就是世间千百个行业中的一个,在现代社会没有一个行业不在经历极具的变化,教育行业也是如此。
对于我们这些家长来说,未来要经历小学、初中、高中总共至少12年的教育变革,未来12年的变革或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采取怨天尤人的态度,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优秀的成绩和综合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唯有一条路:把孩子教育好,只要成绩好、综合素质优秀,就能面对教育的各种惊涛骇浪!
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政策的变动?
是今年广西那位高考总分730的孩子吗?或许是吧,那么高的分数,无论如何都能考取好的学校。但这个高分考生未来的人生能不能走好,还真难说。
但有一个孩子,如此与众不同,以至于第一次了解过以后,经常会想起他。
他就是2016年度哈佛在上海录取的唯一中国籍学生——陈子弘。2016年度哈佛大学总共在上海地区招收三名学生,其他两名都是外籍学生。
说实话,虽然考上哈佛耶鲁清华北大是非常难的,但是每年都有这么多同质的学霸,虎爸早就不感到好奇。
但陈子弘不一样。他高中自学美国大学数学课程,获得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之后拒绝清华大学伸出的橄榄枝,并最终拿下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offer。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是由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发起的,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赛事,含金量非常高;比赛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学生的作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
获奖也不奇怪,关键要看是怎么获奖的。
陈子弘的学习方法颇有些特立独行。 虽然时下诸多学习方法都提倡交流与合作,但是陈子弘认为,鉴于数学学科对思辨的要求,独处和思考才是学数学的最佳方式。
陈子弘初中自学高中数学课程,到了高中,由于英语底子好,陈子弘直接上普林斯顿大学等国外高校的官网查询课程和教材,然后逐一买回来自学。
“读教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促使我进一步拓展,找其他资料补充知识。”就这样,他的数学知识如滚雪球般积累起来。
此外,陈子弘还到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国外名校的公开课网站上聆听大师授课。不过在他看来,网上搜索、收集资料虽然很重要,但是学数学最关键的还是要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
高二的时候,陈子弘撰写了两篇运用复分析方法的文章,长度分别是10页和15页。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把文章投到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学刊,竟成功发表。
陈子弘研究的方向是纯数学,这是数学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分支,专门研究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规律的内在联系,而不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论经济产出和社会效益,纯数学比不上应用数学和数学建模等分支,即便在大学的数学系中,纯数学也是相对冷门的领域,不过陈子弘却从中看到了数学的美。“数学的逻辑和蕴含的思想十分丰富,这本身就是一种美,推动我产生学习的欲望。”
他说,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之所以耐得住寂寞,坚守在纯数学领域,完全是兴趣使然。
有感于其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扎实的学术修养,身为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的丘成桐为陈子弘亲笔书写推荐信,助力他问鼎哈佛。
由于对科学感兴趣,陈子弘从小读过不少科普类书籍,最初与数学结缘,则是因为一本叫《什么是数学》的科普书。
该书出自美国著名数学家柯朗和罗宾之手,运用深入浅出的笔法,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做了精深而生动的阐述。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我一共看了三遍,第一遍是六年级的时候,只读到第二章复数就因为太难而不得不放弃了;第二遍是初一的时候,怀着好奇心又往下看了几章,对书中的许多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到初三的时候,又悉心地读了一遍,终于领会了其中的要义。”
以陈子弘在数学能力,参加奥数学术活动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也更容易出成绩,不过他却没有在这方面投入精力——初中一年级的时候,陈子弘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上过奥数课,后来觉得奥赛剑走偏锋的出题思路并不是自己的志趣所在,于是就果断退出了。
对数学如此热爱,我们就会有疑问:陈子弘数学研究做得那么好,必定要投入大量时间,其他方面的学习是不是就被耽误了呢?申请哈佛耶鲁的托福、SAT还能考高分吗?
在陈子弘就读高中的复旦附中,陈子弘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数次进入年级前三甲。在标准化考试中,他的托福和SAT成绩均接近于满分。
为什么能有如此完美的表现?陈子弘说自己有明确的规划,比如准备丘成桐奖的时候,他平均每天花6-7个小时在学术研究上,及至最紧要的关头,甚至上课的时候也抽空做数学,而到了标准化考试前夕,他则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闭关强化训练。
以上就是数学才子陈子弘的故事。
吸引我的不是他头上哈佛的光环,也不是丘成桐数学奖得主的荣耀,而是他身上坚守兴趣、独立自主、坚韧不拔、善于独处、不随大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暑假到了,媒体都在报道杭城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培训班忙的焦头烂额。
当被问起“为什么要给孩子报这么多培训班”时,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同学都报了,我们怎能不报?不参加培训班,成绩怎么比得过同学?
这看似合理的解释背后,隐藏着这些父母们的“被动心态”:其他孩子培训什么,我们也要跟上,我们不能吃亏,不能落后。
相反,如果其他孩子不参加任何培训,这些持有“被动心态”的父母们同样也会停止给孩子培训。
这些父母们总是随大流,总是在追赶,没有对孩子的个性、特长的分析,没有具体、独立、长远的思考和规划。
虽然陈子弘还只是个十八九岁的学生,但他身上的精神是不是已远远超越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父母们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不可能是陈子弘那样具备独立、思辨精神的学霸,相反,大概率是被动学习、被动追随同学们脚步的跟随者。
被动的父母培养出被动的孩子。众多家庭深陷于此,却不自知。
对于这样被动的家庭,给再稳定的政策环境、再宽松的学习环境,也造不出一个“陈子弘”!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