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环节中,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们手握资源,经验丰富,更像是一个大的信息整合平台。不仅要对本校情况极其了解,还需对国外大学了如指掌:
对内,他们与学校各个部门和老师进行沟通协调,并督促学生在相应时间节点完成任务,作出下一步的规划;对外他们要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及时传递给学生国外大学的一手信息。
沈旭琰老师是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升学指导老师,从事这份工作已经4年,为近800名学生提供过升学指导。
沈旭琰老师向外滩君介绍,世外从学生一进校开始就会为学生配备升学指导老师,并逐渐了解每一位学生。
“每位升学指导都会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我们就像是学生与校方之间的纽带,学生如果需要校方提供资源或者资金的话,就由我们去和校方商讨。
此外,我们也会举办一些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升学这个过程,比如其中的活动、社团。之后,也会在升学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涉及到这些内容,比如我们会教学生如何开好一个社团并向他们介绍大学会通过哪些角度看待、测评社团。
这些讲座我们会邀请家长也一同来参加,也会有专门针对家长的会。如果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不是很顺畅,我们也鼓励家长单独来找我们顾问谈话。”
就今年的申请结果来看,沈老师也发现顶尖名校更难进了,并且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竞争变得更激烈了。与此同时,申请欧洲和英国的同学变多了,尽管最后不一定去,但人数有所上涨。
那么如何做好申请、找到匹配的大学?申请中又有什么注意事项?
W=外滩教育 S=沈老师
W:您认为升学规划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规划?
S: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孩子以后能进入顶尖藤校的话,小学可以考虑一些规划。从优质的小学再到优质的中学和大学,这样目的性比较明确,但缺点在于目标可能比较狭隘,孩子的成长也会失去很多其它可能性。
顶尖大学的话都有feeder schools(对口的高中),从那些feeder schools中申入顶尖大学就相对容易很多。反之,如果学校不在feeder school list里,学生很可能不会被考虑。
如果学生目标校,不硬要是“哈耶普斯”这种级别的,或者在大多情况下,目标暂不清楚,那初中结束后再开始规划也为时不晚。只要在初中毕业后决定是否要出国留学,要的话推荐去选择一些有国际部的高中,去体制内的高中到高二直接升学其实也是可以的。
资源需提前规划。比如课外活动资源,像是国内外含金量较高的活动;再比如上课补课资源都需要提前了解。
W:学校成绩,标化,活动,推荐信哪方面校方看得更重?
S:应该是学校成绩。校内平时成绩和预估分美国大学都会看。毕竟也都还是学校,想要看学生在大学里会不会是一个好学生,就会去看在高中时期是不是一名好学生,成绩就是一个衡量的标准。
W:申请中哪一步会被学生看轻?
S:很多和升学没什么关系的事情,比如是否了解自己真实热爱的是什么事情,可能会被学生忽略。
原则上比较美好的申请状态,是根据手边的资源和自己的兴趣,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顺其自然的读书、申请,能进什么大学就去什么大学。
因为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下申请,最后的结果都是真实的,申到的学校都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这也是美国大学所倡导的申请方式——做自己爱做的事并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学生想要“爬藤”的话,就更要疯狂利用身边的资源,有些时候甚至可能超出你一定承受范围内的资源,否则的话学生可能会忘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忘记去做一些自己真的喜欢的事。
不要为了写文书去做一些活动。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学生自己去做一些真正热爱的事情,并且我们也能给予他们支持,最终进入理想的学校。
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申请这个过程,并将之当作认识自我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倒退过来去想,我为了进这个学校应该去做什么。
我们有学生对考古很感兴趣,我们就会支持他去参加一些和考古相关的活动,读一些相关的书。
不是说以后一定要往这个方向发展,但在高中时期有这个机会就千万别忘记去探索一些自己未知的事物。
W:您会建议学生怎么准备自己的课外活动?
S:主观上是推荐学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是还是需要满足客观条件。如果市场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给予支持,我们也是推荐的。
不过虽然有很多活动的举办方会进入学校进行宣讲,但是我们还是会根据往年学生的经历体会去帮学生挑选一些体验感比较好、收获比较大的活动。
当然,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愿意带着学生去到校外参加一些活动,也有过学生在之前自己参加那些含金量高的活动上有所创新,通过这些经历又去自己创办活动。
学生如果有很好的想法,我们的老师也会帮助学生去做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活动;如果我们的老师不能够带领学生的话,我们也会去帮学生找一些资源,或者是去外聘校外的指导。
W:对于那些录取到顶尖名校的同学,您认为是哪些方面使得他们被名校录取?
S:对于那些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运气的成分还是很多。
一般对于那些能进顶尖学校的学生来说,首先校内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很容易,学习难的东西也是很轻松。比如有的同学可以IB课程里选4门HL并且在课外自学几十门网课,极强的学习能力是必须的。
我们也会在学生选课的时候为他们提供意见,希望他们慎重考虑。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素质,学生才会空出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在课外活动方面,最好还是要有一些学术性比较强的活动,而不仅仅是纯粹的领导类、组织类的活动。
比如学术学术活动类的和学术话题类的一些,而且这些比赛需要较高的奖项。活动虽然要多,但是也需要这些活动的指向比较集中,能突出学生的强项。
W:怎么通过申请材料展现出自身的素质?
S:招生官会通过各方面解读。首先招生官会看学生的学校是不是feeder school,也会基于对学校的了解,去解读学生达到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及成就,花了多少努力。
比如一个学费较高的国际学校里,学生的资源可能会比一个普通公立学校里的学生所有的资源多,如果两位学生有相同的成绩,那么那位公立学校的学生可能比国际学校的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还有就是,会通过学生的选课,来判断学生的自身能力。
比如一位想要申请engineering的同学数学选的是SL级别,那可能他只是为了保分,而并不具备学engineering所需的能力。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文书,判断学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W:国内学生升学路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S:对留学观念上的认知。比如为什么要去留学。在有些观念上可以再想开一点。
有些家长将留学比作投资,但是这个投资投了多少钱,有多少回报多是算不清的。
另外一点就是,学生需要更果断地做决定。有些时候不一定是理性的决定,而是要跟随自己内心,做一些感性的决定。
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很看重排名,但是也希望他们想想排名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别人的眼光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这都需要自己衡量。
眼光长远来看,能出国的同学都已经是比较privileged的了,还要是对整体格局了解得多一点,这也对心态有所帮助。
W:有些学生会一开始对申请结果期望特别高,将进入一个好大学当作所有,您对这现象怎么看?
S:我们一开始就会让学生想清楚,自己为什么想要申请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某些“幻觉”。
比如说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受了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电视电影,可能是家长朋友,这些判断是不是基于别人的。
我们会去问学生,如果他们有一天正好有空,会不会去做一些和那个专业有关的事情
比如说对数学感兴趣,是真的感兴趣,还是只是觉得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学好了有用?有空的时候会去上一节数学的网课,会去翻翻数学书预习下之后将学的内容吗?还是更情愿去看一本小说书?
有时候学生自己可能心里也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或者说是一直在回避那个事实,并一直告诉自己有些事情很重要,但是实际自己也不会去主动做这些事情。
“幻觉”要尽量提早排除。
也有学生是真的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家里也支持,那我们就会为他整理出更细节的规划、围绕着专业方向提一些建议,也会帮助学生去找一些相关的资源。
对于一开始目标定的比较高的同学,我们会为他再多推荐一些学校,转移他的注意力;也会提醒他这样心态上的风险比较大,要尽量去放平心态。
W: 想对后几届申请的同学说什么吗?
S:很多事情还是要随缘,也不要规划得过多,不要太功利。
还有就是多了解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各种各样的学校,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