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在育儿论坛上看到焦虑的家长们。曾几何时,蕉绿已经成为了一个时髦词汇,不仅家长有,要考试的学生也有。看到朋友圈里有学生配个绿香蕉图片或是一杯咖啡的图文,我就知道学生们要大考了;看到某个新教育政策或是形势有所变化的新闻,我就猜到某些家长又要睡不着觉了……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时代,家长们更容易感到焦虑。曾经工作上有时焦虑的我,在育儿上反而淡定。
我为情绪紧张付出过健康的代价。曾经,我把工作看得很重,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有一阵,工作有些压力,我自己没有很好地调节,导致我大姨妈推迟了2个多月没来,还预约了医生去检查。医生说如果我不想吃激素药的话,只能饮食注意和情绪调节。后来,我调节了两周多,终于恢复了正常。几年后,我回国后工作的时候,有次也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大姨妈又不正常了,去看了中医,吃了激素药后恢复了正常。
我这两次的生理期紊乱都是由于情绪问题引发的。工作上出现新的任务,我想全力以赴去拼,但是又紧张、担心、焦虑,我把结果看得太重,过分担心“不好的结果”,自己吓唬自己,试图压榨自己身心去变得更加优秀,其实是对自己的极大不负责。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任务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我现在甚至忘记了当时是什么任务。我曾经错误地以为,焦虑表示我重视、我努力;但实际上,情绪稳定,温和乐观,我可以同样努力和变得优秀。
随着年岁增长,我愈发意识到好心态的重要性。焦虑没有任何益处,不会改善结果,不能享受过程,还有损于健康。即使最坏的结果发生,那又怎样?如果在过程中,我们已经努力,那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人们往往担心的最坏的结果,往往真的发生时,我发现还有不少人是可以心平气和甚至是欣然接受的,更有甚者,会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从事留学工作多年,这样的例子我见过不少。申请院校前,孩子与家长心心念地要去某一所梦校,结果孩子后来托福或SAT没考出理想分数,家长恨铁不成钢地睡不着觉;或者孩子分数还好,但是课外活动或其他不确定因素,家长恐惧、担忧地整夜失眠,一有风吹草动的信息,就赶快打听与谋略。这些孩子,有的录了梦校,这些家长的焦虑并没有结束,他们开始担心签证结果,会告诉我她们在孩子签证前睡不着,她们还会担心孩子赴国外留学的其他事宜。有的孩子并没有录梦校,录到了退而求其次或当时根本看不上的与他成绩匹配的学校,这些家长反而淡然了,觉得这是对孩子不错的选择。
孩子录了梦校的家长还在焦虑,孩子没录梦校的家长反倒变得舒心,可见家长们的焦虑根源并不是录取结果本身,而是对结果的接受度。当一个家长对结果的接受尺度变大了,心态上反而会平和不少。
这么一说,如果育儿中,我们增加对结果的接受度,重视与享受过程,其实焦虑就会离我们远些。
这并不表示我们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而是在育儿过程与育儿结果中,我们把注意力偏移到育儿过程。重视与享受育儿过程,我们需要避开这三个雷区。
1雷区一:对孩子的学习,没有着眼于自己孩子和自己家庭情况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坚持执行。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每个家长都是自家孩子的学习规划师。孩子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择校,以及教育路线的制订,家长需要根据自家情况来制定。当家长帮孩子制定了专属他的教育计划后,就不会突然手忙脚乱,也不会总想去和其他孩子和家长比较。
如果打算让孩子走高考路线,可以多关注和引导一下孩子的学科优势,选择一门或一些学科学术活动或活动,再帮孩子发展一项体育爱好,坚持下去。才艺类兴趣活动可以等孩子进入大学后再自己选择并学习。
如果让孩子走本科留学路线,最好发展5个方面的活动,这5个方面的活动可以有交集(也就是说一个活动可以包含几个面),9年级以后需要深入进行并做得有孩子的个人特色,有条件的话可以提前培养。这些活动分别是:体育活动、学科类的活动、领导力活动(班干或社团或其他组织的领袖)、兴趣才艺类活动(机器人、钢琴、音乐舞蹈等)、社会公益类活动(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的讲解员或志愿者,社区公益组织的发动者,环保小卫士,其他公益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等)。
无论走哪条路线,学科和体育活动都是最需要我们留意帮孩子规划并坚持的。
2雷区二:给孩子做学习计划时,不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学大纲,只是用大量教材把时间填满。
我硕士读的专业是教育学中的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和教学指导),所以在辅导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比较重视先制定教学大纲。国外的小学,老师一般不会采用一套教材,但是老师一定会参考本州和本学区的framework(教学框架) , 制定scope and sequence(课程范围和顺序)。念过国外大学的人,会习惯教授会在第一堂课发syllabus(教学大纲),上面列出这门课需要用的教材、辅助阅读、作业和考试时间等等。这样,这一门课,怎么学和怎么教,彼此心知肚明。
想在家教孩子的家长们,也可以试试给孩子列出一个教学大纲。比如数学,结合一些教材的目录或大纲,结合一些国外的大纲,就很容易列出一个教学大纲来。
当家长把重点移到关注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上,就会放弃去整本刷书。家长就会事先看一下手边的一些材料,编排一下,每本书找出精华来用。有些知识点,可能这本书说得更好,就可以采用这本书中的练习。孩子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如果不想通过反复练习来增加熟练度的话,大可不必再去费时刷题。
我的一个朋友,让我给她推荐一套帮孩子学自然拼读的书。我推荐了一套后,她觉得教材很棒,里面的游戏都可以带孩子做起来。我提醒她最好自己先内化一下,用自己的游戏,引导孩子来找规律。而教材往往会把规律先总结出来,再让学生套用规律去练习。这也是在孩子低幼时期,我个人不喜欢用教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觉得家长提供条件,让孩子自己去找规律,比告诉孩子一个规律要重要得多。
3雷区三:没有取舍,要求孩子“面面俱到”。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我家孩子英语启蒙之路的日志,有人问我双语孩子能两种语言并行发展很好吗?
我的回答是“田忌赛马”。
当我给孩子制定了长远学习规划后,我心中非常清楚我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目标,我可以舍弃一些沿途的短期胜利。人生是一场长跑,有些技能和素质的培养需要时间,并不是短期就能看到成果的。孩子与家长的时间与精力有限,面面俱到的结果可能就是每个都不精通,或者说即使精通,也需要孩子和家长付出更多地心力与财力。
我的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家庭。根据我家的情况,我没有给孩子选择英语机构或网课,因为我和孩子彼此都很享受一起学习英语的时间。现阶段,我家孩子也只选择了一到两个兴趣班。每天,我都会给孩子一段留白的时间,这些free play(自由玩耍)的时间,我会惊喜地看到孩子想象力和各种能力的提升。不少人说很喜欢我的创意,其实,我有一些创意是从我孩子身上学到的。看她玩游戏,我会时而获得一些教学游戏的灵感。
为了孩子的教育终极目标,作为家长的你,想过在大量兴趣班、各个学科辅导、大量的绘本、书籍与学习资源中如何取舍了吗?
理性思考,避开贩卖焦虑的那些人,育儿路上,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希望这篇能够帮到有育儿焦虑的你们。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