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明星的子女都就读于国际学校,比如黄磊的女儿黄多多、王菲的小女儿李嫣、陆毅的女儿贝儿。看到这些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们不仅性格落落大方,而且英语流利,许多家长也会好奇国际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模式,甚至也考虑把自家宝贝送入国际学校就读。
那么,为何明星子女都偏爱国际学校呢?是否有必要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国际学校的那些事吧!
家长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公立学校的老师更偏向于亦步亦趋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国际学校则更强调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一般来说,自律且创造性、好奇心较强的孩子更适合去国际学校。
其次,需要有一定的家境作为支撑,目前国内好点的国际学校学费约在20+万/年,家境不足以支撑国际教育的家庭要谨慎考虑。最后是考虑未来孩子的方向,如果想让孩子未来出国发展的话,国际学校是一个不错的跳板。
国内的国际学校,一开始是为了解决外籍人员子女入学而创办的,但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崛起,目前大多数国际学校都能招收中国籍学生,家长在选择学校前可以提前了解。
国际教育与体制内教育的不同在哪里?
国际教育与体制内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课程设置和求学方向;举例来说,中国体制内,高中课程是按照国内教学大纲来安排设置的,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高考。而国际高中的课程体系设置一般涵盖几个方向:国际文凭课程(IB课程),英制体系(A-level课程),美制体系(AP课程)。
国际文凭课程(IB课程):IB是国际文凭组织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文凭受国际认可,几乎可以用来申请全球所有国家的大学。英制体系(A-level课程):A-Level是英国高中课程,未来求学方向更多是英国地区的大学。美制体系(AP课程):AP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求学方向一般是美国大学。需注意的是,美国并没有统一的课程,因此AP并不是一种课程体系,只是大学科目先修。与AP不同,A-level和IB则有完整的课程体系。
即便大部分国际学校都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升学数据依然是学校办学结果的一个重要考评标准,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是有着升学压力的。只不过体制内的学生面临的是高考,国际学校面临的是海外升学。此外,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家长也需要投入许多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甚至对孩子参与的每一项课外活动、体育锻炼都需要细致规划,因为这都是计入成绩乃至将来大学申请的砝码。所以不仅孩子会有升学压力,家长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哦!
进国际学校英语水平是不是很重要?
很重要。目前国内许多国际学校主要采用英语或双语教学,海外的国际学校则多数采用全英语授课。年纪小的孩子早点进入国际学校,对于英语的提高会有所帮助,但如若选择的是海外或国内的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校,则可以考虑等到孩子有一定汉语基础后再转过去就读学习。此外,几乎所有国际学校或者国际班在入学招生考试中都要考数学,因此家长也别忽略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哦!
综合前面所说,在国际学校的选择上需要家长们根据家境条件、孩子们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适合的教学体系来决定,并不是越贵越好。
事实上,选择国际教育这条路不是一条可以轻易“试错”的路,学费成本高,且还要考虑孩子的学籍,以及回到体制内无法轻易适应等问题,所以家长在选择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再选择行动哦!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