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即将入读英国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的徐沛萱,一个热爱旅行和摄影的女生,每次出门都扛三四个相机;她痴迷建筑,享受在不同空间里的体验;她喜欢历史,不惜以一个纯理科生的身份转到国际学校学人文学科……现在的她,即将入读享誉世界的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去学习她最钟爱的建筑专业了。
01为什么选择从深中国际部转来深国交?
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去英国学习建筑。英美的建筑教育差别比较大,英国比较偏重建筑史、理论和文化背景,美国更注重科技创新元素,两者风格很不一样。相比美国,我更希望去欧洲学习建筑。
之前在深中的选课以理科为主,了解到深国交提供A 艺术和其他一些文科,所以希望借此机会让选课更平衡一些。此外,深中的国际体系是三年,我艺术和文科都太薄弱了,希望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所以就选择转来国交了。
02A1艺术国际考你拿到了年级最高分,之前有接触过艺术的学习吗?
我在转来国交之前没有接触过系统的艺术学习,但是对艺术很感兴趣,A1转来国交很重要的就是因为艺术课程。转来国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丙烯是什么,炭笔摸都没摸过。Tracy(艺术老师)当时面对零基础的我很为难,不过最后还是答应给我一个机会。
Tracy是个很好的老师,因为我没有前两年IGCSE的艺术基础,她很耐心地从头给我解释的考试,指导整个思路,还给我们看了许多例子。美术班的同学们也给了我非常多帮助,在我不懂的时候都会热心给我解答。A1的很多个周末都是在画画中度过的,一开始压力很大,每天都在担心国际考会很不理想,后面渐渐赶上了整体的进程,开始享受画画的过程。A 艺术体现了非常传统的英式艺术教育思路,但是整个过程让我学会很严谨地去思考,去用作品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获益颇多。
高中开始喜欢摄影,在旅行过程和日常生活中拍了很多照片,为画画积累了不少素材。可能因为画的内容正是自己喜欢的城市与空间,所以就比较用心,最后在国际考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03建筑在哪些方面吸引着你呢?
我觉得大概和我一直喜欢旅行有分不开的关系。在去了一些地方以后,我意识到自己很喜欢不同风格的建筑,也对它们的风格与当地文化、历史的联系很有兴趣,于是开始在业余时间阅读一些建筑史与建筑理论。
我很喜欢去体验不同的空间,看它们如何通过光影、颜色、材料、氛围、空间排布来影响体验者的感受与情绪,以及观察人的运动与环境之间如何互相影响。我也希望去创造这样的空间。
我个人比较偏爱日本和北欧的现代建筑,人文关怀是这些建筑里比较常见的一个关注点。除了历史与文化以外,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合作以及建筑能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吸引我的点。
摄影和旅行是我最主要的业余爱好,我也希望能学习一个可以让我有机会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学科,因此选择了建筑。
04很少有A1新生会选择学习文科,你当时为什么选了历史?还在国际考中历史取得了中国第一,能分享一下学习经验吗?
最主要的是想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评价一件事物的能力。我觉得历史学习能帮助我将来更好地学习建筑史。
我在原来的学校也没有学习过历史,刚开始不知道A 历史怎么考,在班上拿了年级垫底的成绩,因此进了tutorial(针对某学科比较薄弱的同学开设的课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当时真的很希望能够学好,所以每一课上完后会花很长时间整理笔记,在课后去找老师讨论essay,也向班里历史高分的同学借了文章学习。Tutorial让我有机会从头学习A 历史,当时的老师Julian和Sophie也解答了我许多问题。在这些努力之后,历史成绩开始慢慢提升,在模拟考的时候也取得了年级第二的成绩。
对我帮助最大的可能是在国际考前大量的写作练习。国际考前我练习了很多历年的考题,完成后自己对照Mark Scheme修改,找老师讨论,不断思考怎么样可以提高分数,怎么样可以更有逻辑地把观点叙述出来。按部就班地做好一切以后,最后国际考感觉发挥得还不错,不过能拿到“中国第一”的成绩我真的挺意外的。
其实,A 历史跟国内的历史考试很不一样。初中学历史时,把课本上的很多内容都牢记下来,掌握一些套路就可以拿到高分。A 历史在的考试内容是六篇Essay, 要求你把知识点在脑子里面罗列梳理出来,在文章里运用它作为论据去支撑你的观点,同时涉及许多写作技巧和语言要求,非常锻炼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多思考总结、多练习是我认为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方法。
05Bartlett建筑学院是享誉全球的建筑学院,今年QS排名超过麻省的建筑排名全球第一。你是怎么看待剑桥和Bartlett建筑的区别的?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申请历程?
Bartlett的教学可能会偏艺术一些,studio work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出的图几乎像是插画系的作品。它布置的project会从一个很小的点出发延伸,和A 艺术挺相似的。Bartlett在伦敦,因此享有许多资源,设备会齐全上许多。而剑桥的建筑在本科阶段就非常重学术研究,除了studio work外建筑史、理论、环境和工程等也占了很大比重。剑桥的建筑系非常小,每一届大概只有三十多个学生,每个学院录取1-2人,所以这也是剑桥录取率最低的专业。
转来国交其实就是想要申请剑桥的建筑,因为剑桥比较分控,所以很认真地准备了国际考。虽然最后国际考各科成绩都不错,花了很多心思准备作品集,也认真地刷完了剑桥给的书单。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把我所能想到都尽全力去做了,还是被拒了(笑),收到的反馈里只提到了作品集和面试里他们很喜欢的思路和观点,没有指出什么薄弱的地方,让我难受了挺久的。
剑桥的面试问了许多关于建筑史和现代建筑理论的问题,教授对于我作品集里和理论结合的装置、很体现技巧的画很感兴趣,在反馈里也说很喜欢我关于建筑现象学的观点,都是比较传统的。而Bartlett的教授喜欢的东西截然相反,面试官表示对我的一些雕塑和拼贴非常感兴趣,都是比较能表现创造力的作品。两个学校的偏好和教学侧重也于此可见一斑。
这次申请也算是深刻明白了并不是努力了就会有结果,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就好。为了这样一个执念而付出过的努力最后让我成为了更好的人,已是幸运之至。
06你身上体现出来的超强自觉性和规划性是怎么形成的?
可能和我很喜欢给自己设立目标有关系。我并不是一个一直以来就很刻苦或很聪明的人,从小到大都在上演逆袭的戏码,所以我很享受设立一个目标并且逐渐接近它的过程。一旦有了目标,就会有无限的驱动力。
初一的时候我的成绩很不理想,也是因为很想进入深中而从初二开始加倍努力。来国交后因为意识到自己有些科目比较薄弱,也是不停依靠目标和梦想来鞭策自己。爸妈看到我目标很明确,都十分信任我,别的爸妈可能一天到晚关心孩子学习怎样了,我爸妈每天的问候就是有没有吃好睡好,不要太辛苦,考不上最好的学校也没关系……
不过执念是一把双刃剑,被剑桥拒绝后我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有很多问题我依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真正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一个学校的虚名更加重要。
高一的时候一个同学告诉我,迷茫的时候问自己几个问题:你希望做什么,希望去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你现在又在做什么。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就能更好地规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