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起了一个投票,召唤在座的小伙伴都来PICK出心中的TOP3热门留学专业。现在结果出炉啦!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按关注度分期进行专业解析推送,为各位小伙伴的留学路提前扫盲打灯,让大家能更好更全面的认清前途前路。
由于目前已经有太多成熟的推文介绍金融专业的专业内涵、申请定位、学校状况,这期就来总结一下小伙伴们在申请金融学硕士过程中踩过的“雷”和“坑”,给即将走上及已经走在金融申请路的申请人打个针提个醒。
PS:此篇只针对传统金融硕士,不包括其他金融相关比如金融工程、金融数学、金融经济等专业。同时此篇主要针对applied career master,偏向于taught program。
我们在咨询过程中曾遇到各种不同背景的转专业申请人,比如文科转商科,工科转商科。很多非金融或非商科的申请人甚至选择通过辅修金融双专业或双学位,来希望自身课程背景能够提到相应的提升。也有部分人希望通过辅修商科或经济双专业/双学位进行曲线救国。
然而,大多数人有意识的修读一些金融相关的课程,比如公司金融、投资学、证券等,却忽视了作为金融及多数商科基础的两个大模块——经济学和基础数学。可以说,如果你不具备经济学和数学基础,只修读了大量的所谓金融专业课,那么你学的金融只是“纸上谈兵”,你的申请形象必然会大打折扣。
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各个商科专业的基础科学,很多商科专业都是将其作为必修科目,很多录取官也会特别考量申请人的经济学课程成绩,比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基础数学
数学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所有的金融学硕士对于基础数学(微积分1、微积分2、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都有必修要求:
Calculus 1 & Calculus 2
Linear Algebra
Probability/Statistics很多人可能觉得金融是个很理论的东西,为什么要学数学?举个例子,读金融的人或许都知道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从0到3的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对资本金计算要求的改变,从微观问题和宏观问题的考量的改变。巴协里面对金融风险值的要求为VaR,在巴协2.5中引入了stress VaR, 即从过去的历史中选择一段银行遭受重大损失的期段,并用与VaR计算相同的方法计算出的风险度量,作为对VaR的补充。
作为金融学的学生,如果你不学高数、概率论,可能连VaR公式都看不懂,连巴塞尔协议的关键性信息都看不懂,那还谈什么金融学习?
再举个例子,学习线性代数对于学习金融有什么好处?线性代数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矩阵版块的知识。同时线性代数对于多个期权组合叠加套利有很快速的解法。
很多转专业申请人尤其是文科背景的申请人,常常忽略了在有限的申请时间里补充自身的数学背景,到申请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学校对数学有先修课要求,后悔莫及。
除了基础学科,很多申请人会不小心踩雷的灾区就是“忽视MAJOR GPA”——总绩点很高,重点课却很低分,为了拉高绩点不选重要课程。
很多人知道GPA很重要,却不知道GPA到底怎么体现它的重要性。通常我们说GPA包括了Overall GPA和Major GPA。Overall GPA就是总绩点,通常在成绩上直接显示,这个“总”一般是指所有课程的总的平均,包括必修课、专选修、公选课、其他活动学分(比如实训、论文)等。
而Major GPA通常指的是必修课+专选课的平均绩点,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自己计算。申请过程中,录取官会通过成绩单去judge申请人的学术水平,金融的录取官怎么去判断你是一个水货还是行货?首先就是看成绩单。比如成绩单上的基础数学(微积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和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两大基础模块,如果你这两个基础模块的成绩在A/A+,那么你的专业课potential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相反,如果你这两个基础模块的GPA并不理想(B-),那么你的专业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同样的,专业课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研究生的课程很多都是基于基础的本科课程基础上继续作为提升的。如果你一阶段的成绩不理想,那么你将很难说服录取官你会在高级阶段有理想的表现。比如如果你的投资学、证券学、风险管理的课成绩非常一般,那么录取官将很难相信你在能理解资产管理,投资组合甚至更高级的课程的奥义。
有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去修一些公选课提升自己的总GPA,试图去弥补专业GPA上的不足。这种操作对申请来说并没有实际帮助,甚至在WES成绩单认证中,会被刨除一些完全不相关的课程,导致你的认证GPA非常难看。
很多人都知道金融硕士偏好申请人有金融行业相关的实习经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合理地搭建优秀的实习背景。一方面是很多在校生对金融行业没有足够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对岗位职责和实习的要义认识不清晰,导致经历连贯性差,无法突出重点。下面我们来看3个例子:
同学A:
商科背景学生,对金融各个领域感兴趣,大学期间完成某大型企业财务管理部,某大型证券公司营业部,某一线银行公司业务部,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实习
同学B:
商科背景学生,对VC投资感兴趣,大学期间进入创投机构实习,负责项目分析;随后增加数个初创公司实习,负责投资路演及投资者关系
同学C:
工科背景学生,希望转专业申请金融。大学期间进入银行个人业务部实习;随后进入某IT公司参与银行系统项目
上述几位同学中,A的实习数量、单个质量都是最佳的,但在申请中却不见得比B,C来得顺利。B和C比较大的优势是在实习上有明显的主线,让录取官能迅速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以及后续规划。申请金融专业,实习的准备并不能单纯地以质取胜或者以量取胜。更明智、更有效的做法是按照业内认可的方法建立好自己的实习路径。相关的搭建准备对于申请人的未来发展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金融硕士非常流行搞面试,可以说最近几年几乎各个国家、地区的金融硕士都需要面试,且几乎都是video essay + skype interview双重考验,面试题目的考察范围从商学院常规题到金融、经济热点,甚至数学题、职业道德都有可能涉及。
很多申请人习惯了临阵磨刀,到面试上阵那一刻才发现自己连A股和H股各自是什么意思,电商法对E-commerce有什么影响,德意志银行裁员的financial impact都不知道。更有甚者,遇到数学题直接懵圈了线性矩阵概率论方差全还给老师了。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过分轻视面试难度,干货积累太少,最终导致面试滑铁卢。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