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简单来讲我国教育体系,若从教育内容看,可分为本土教育体系(即官方教育体系、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走高考通路)和国际教育体系两大类。国际教育体系由“国际学校”教授,教的是国际课程(即A-level、AP、IB、WACE)之类,通路是出国教育。
国际学校根据生源又可分为两种(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光谱,不是绝对),一种是以外籍人士(expats/diaspora)子女为主的学校,一种主要是面对希望将子女受托国际教育体系的中国内地公民。
这类国际学校可谓是许多大城市家长选择的“另类”(alternative)教育体系及通路。原则的考虑无外乎是以下若干诉求和假设:
1. 不希望被纳入到国家义务教育体系(其被认为是高强度应试教育,教育理念和内容落后,不适应新时代人才建设、人力资本发展的需求)。
2. 不希望购置价格高昂的学区房,原因通常无外乎:
1)没有资金能力;
2)认为国际学校是一个更好的投资;
3)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复杂的学区房和公立教育体系;
4)不希望因为购买学区房大幅度降低生活质量——包括居住环境及通勤等。
3. 希望孩子能够相对轻松,更加快乐,有更多的素质教育(此往往被诟病为其实是佛系家长不愿意对孩子做更多投入的借口)。
4. 让孩子更早的进入国际教育体系(主要是英美/英语教育体系),能更早的进入出国通路,上好的外国大学。
5. 有部分人可能会想到孩子远期可以移民。但大部分人可能没有特别想法,包括对孩子在海外受过教育之后如何回国融入国内文化和体制也没有过多的思考)。
但是,如果这一切结合《意见》第十六条中“国家建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修订和实施监测机制,完善教材管理办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等规定,可以清楚看出:国际学校的情况肯定与国家的大方向不符。
教育代表中国的未来,是一切的根本。教育是前瞻性的最根本的上层建筑和基础设施。定义教育就是定义未来。只要是中国境内的适龄儿童,就必须无条件接受义务教育。各类以义务教育对象为招生的国际学校,也必须完全遵守中国的《义务教育法》,都需要《意见》来加强对义务教育体系的引导、规范和管理。
只要将教学内容即升学等纳入统一的管辖范畴,“国际学校”就会变成国家义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前面的奉行国家义务教育体系的“民办校”。
基于对《意见》及其背后思想方针的理解,这肯定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方向,问题只是落实的方式与时间表。
朝前看,如果我们前瞻5-10年,如果希望出国留学的话,一,可以在国家义务教育体系内完成,一方面接受面向高考的官方教育,一方面自己补课,仍旧可以在大学阶段出国(每年藤校录取的很大一部分人不还是来自一线城市的公办校么)。二是尽早出国、移民。
但是,现在作为中间地带的国际学校,这条通路可能将走不通了。所以,那些急着为孩子入“国际学校”的父母该醒醒了。有条件移民的家庭,还是要尽早办理移民,让孩子更有保障直接地享受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
“我现在特后悔,你看,前期为了让孩子进国际学校投入了这么多,现在通过这条路留学,恐怕不好走了,还不如一开始就给孩子想移民的办法呢!”金鑫跟婶er说,像他这样的家长有很多。他们觉得是时候拿出“赌一把”的魄力了,如果有能力办移民,还是该尽早想办法移民,将来这可能是大多数追求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的一大趋势了。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