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美国大学理事会 College Board 宣布,将在提供 SAT 考试成绩的同时,加入一个新分数,Environmental Context Dashboard, 也被称为 Adversity Score 逆境分。该计分包含社区、家庭、学校等15项指标,50分以上表示生活贫困,50分以下表示生活相对优裕。已有50所大学早在去年就试用了该分数,今年秋季将推广到150所学校。
“逆境分”引发了家长群、尤其是美国华裔家长们的很多讨论。为此,CAP 特邀加州硅谷资深升学顾问、哈佛大学硕士凯琳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还聊到招生官如何阅读申请资料,以及中产家庭学生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少等话题。
凯琳,任职美国教育界20多年,哈佛大学硕士,曾担任南加州大学招生官,加州硅谷著名私立学校升学顾问和学生总监,目前专注于提供青少年成长咨询与升学顾问服务。
CAP:华裔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对考试成绩尤其重视。但美国近年的一些舆论,以及美国大学理事会 College Board 增加逆境分Adversity Score,似乎都在减弱成绩的重要性。这与很多家庭努力的方向似乎是相反的。
凯琳:很多大学,也在录取中减弱成绩的重要性。
标化考试被批评了很多年。主要反馈是,考试中想取得好成绩,只要多练习就行。那些家境好,有时间也有条件的孩子可以请家教,做大量应试培训来得到高分。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就处于劣势。
大学对此很了解。美国的大学致力于培养多元化学生群体,并不想局限于非富即贵家庭。所以,美国有上百多所大学不要求标化成绩。
即使需要,我认为,新公布的 Adversity Score 对招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其中包含的信息,大学在录取中早已经考虑进去了。
今年5月,College Board 发布的 ECD-Environmental Context Dashboard, 其中包含社区、家庭、学校背景考量。
比如,关于学校背景,毕业率、升入大学名单,AP考试参与比例等,学校成绩单和校官网都有介绍。我当年作为南加大招生官,会仔细阅读,也会拜访很多学校,了解其地理与社区环境。这让招生官对这所学校的申请人有更多了解。Adversity Score 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但我不会根据一个分数,像犯罪率高低等,来判断这所学校的每一位申请人。
如果学校位于农场,那没有都市实习机会,一点儿不奇怪。如果你来自富裕学区,上的是著名私立学校,暑期却在打游戏,我会期望看到更多,因为你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当然,在好学区好学校,学生的背景也是多元化。学生在申请资料里也填写很多。家长上了哪所大学,最高学位是什么?在哪里出生,什么工作,是企业主,律师,还是洗衣房店主。推荐信里说,你需要打两份工来支持家庭,我就对你的家庭背景有初步了解。所以学校顾问的推荐信很重要。
所以我认为,在这几方面,Adversity Score 并没有提供更多信息。
College Board 的决定,主要是经营上的考量。作为商业机构,它需要增长市场占有率。看到反馈不好,就推出新产品,在标化成绩旁边,加一个逆境分。如果一位学生 SAT 达到80%,看着不高,而 Adversity Score 显示,这位学生位于贫困地区,大环境并没有为他提供任何帮助,取得这个成绩很不容易。College Board 希望这样的数据,能对录取有参考,进而改善学校对 SAT 的负面看法。
华裔家庭对成绩特别重视,可能因为,在亚洲在中国,人口多,很多选拔都要看成绩。转到美国的大学录取,自然会想,只要孩子考个好成绩,就应该能进入好大学,所以要在考试上全力以赴。
但美国的现实不是这样的。根据我在大学做招生官,和在学校工作多年的经验,大学不是这样挑选学生的。大学在寻找的,是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学生。
美国的优秀大学,如果只看成绩的话,可以很容易就录取那些满分学生,10倍20倍把学校填满。但他们并不想这么做。
如果想这么做,就不用设立招生部门了。让电脑根据分数筛选,两个小时就录取完毕。根本不用像现在这样,花几个月的时间来阅读几万份申请,还要求学生提供文书、推荐信、自传等等这么多资料。
美国大学的录取,不是一个按分数排名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申请人的成绩都非常优秀,都超出录取标准。你的孩子5门AP满分,其他孩子10门AP满分,总有学生门门都比你的孩子好。考试成绩好,这只是拼图中的一块,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
CAP:关于 Adversity Score,有没有听到家长反馈?
凯琳:我和不少家长聊过,包括亚裔和非亚裔家长。不少家长很支持。他们认同教育机会平等,看到不公平和歧视真实存在,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了太多机会,还有学生远远没有他们幸运。
曾经有过研究,名校教育让哪一类学生最受益。结果是,从贫困家庭来的学生受益最大。名校教育为他们提供了原来不可能得到的人际网络和人生机遇。他们在成功之后,又反过来帮助家庭和更多的人摆脱困境。
家境好的学生,进入藤校与否,不会有根本上的改变。他们走到哪里,都有机会和资源。而对于另一类孩子,他们的人生就彻底被改变了。
当然也有家长觉得,孩子的录取机会减少了,这不奇怪。
CAP:很多华裔家长是第一代移民,初来美国时没有资产。但他们工作努力。经济条件好一点儿,就买好校区的高价房,送孩子去好学校。
到了孩子升大学,却面临一个 Adversity Score。你来自好学校,同学普遍成绩好,SAT平均95%,而你只得到90%。另外,你的家庭既不是有钱有背景,也不是贫困家庭,好像两边都得不到特殊照顾。对录取反而更不利了。
耶鲁大学校长说,准备把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比例从37%提升到42%。这5%提升从哪里来?另一位大学校长也说,其他人要牺牲一些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真空里生活的学生。这确实令一些家长担忧。
凯琳:这个问题,还是集中在竞争激烈的名校录取上,比如藤校,加州伯克利大学。如果目标是 UC Santa Cruze,没有人会说,我家既不是校友也不是贫困家庭,孩子没有机会。
美国大学要解决的,是结构性歧视。K-12 公立学校的运营需要房产税的支持,这是目前的社会结构。如果买不起好学区的房子,孩子就无法得到最好的教育。这不是我的选择,是社会替我做的选择。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社会并不是 meritocracy,按才能高低来选拔的。同样的成绩,你的付出相对另一位同学显得更容易,大学看得很清楚。他们想做的,是改变教育上的不公平,为最需要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而不是你最想要,就满足你。
大学肯定需要富裕家庭的支持,这些家庭会为学校带来很多资源,让学校办的更好,有更多资金改善教育上的不公平。
表面看来,中产家庭即不能为学校提供财政上很大的支持,也不像低收入家庭一样得到照顾。如果我们认为,大学是稀缺资源,录取是零和游戏。那么,某一群体的机会上升,其他群体的机会可能就更少,感觉上自然是我们的机会被拿走了。
美国有5000多所大学,如果我们能看到,藤校之外还有很多优秀大学,孩子在那里也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就会非常不同。
其实,可能受益于逆境分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有很多根本没有想过要进入藤校,哈佛、MIT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里,除非大学和非营利机构主动向他们发出邀请。这个比例非常低,不会对大多数藤校申请产生什么影响。
我认为,华裔学生面临的真正挑战不是逆境分,而是,他们看起来都一样。这对他们的大学申请非常不利。
CAP:我们很喜欢听大学申请的分享,想学习成功经验。有没有一个秘方?
凯琳:没有,每个孩子都不同。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做最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自己对什么有激情。那些别人铺好路而照着走的学生,在录取上并没有优势。
我理解,这可能会让家长有失控感。
如果所有家长都想的一样,要求他们的孩子做一样的事,那孩子就会一样。都去弹琴,打网球,都在文书中写,我的父母很严格,我想做这做那,他们不让我做,这让招生官很为难。因为看到的只是,我打网球9年,我在音乐会上演奏,拿过奖杯,很浅层,没有自己的叙述。看不到故事在哪里,打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所有部分拼起来,看起来总有些不对。
大学要寻找的是深度。
有些申请人说,我做公益,是因为要申请大学。然而大学会很困惑,我要你去做这些了吗?大学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一位很有意思的申请人。至于如何成为这样一位申请人,是你的责任,要你自己去发现答案。
所以我感觉,并不是 Adversity Score 在阻拦我们的孩子。是我们自己在影响孩子的录取机会。
家长想让孩子幸福。但幸福和快乐是转瞬即逝的。今天快乐,明天可能就不快乐。孩子需要的是生活有目标,有成就感。以他人的建议为目标,这样生活很艰难,尤其在美国。这里的文化不同,强调独立性,个性,强调人生有目的。
CAP:家长更关注具体怎么做。大学想寻找能改变世界的学生,那如何在文书中来配合着写。还有,进入理想学校,需要什么成绩,什么课外活动。美国的升学顾问,似乎把辅导的重点更多地放在让孩子发现自己。
凯琳:这就是高等教育的理想与申请人之间的隔阂,也是如何让学生凸显自己的关键。
美国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最顶尖的教育,不是说有了好教育,将来就能挣大钱。大学不希望你只成为最棒的雇员。美国大学的教育,专注在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去发现世界上面临的挑战,并致力改变,使世界更好。
升学顾问应该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最想做什么。而招生官要看到的,是真实的想法和行动。他们看你的文书,也看周围的人如何评价你。就像一个拼图,每一块图案都很重要,最终拼到一起,平衡对照,形成一个好的故事。
大学文书要体现真实的学生本人。读过上千封文书的招生官,对于一份不符合学生年龄,或者不符合来自英语非母语国家背景的文书,是非常敏感的。他会判断,这样的词汇与你本人是否相附。他们没有那么笨。
有些人设法取巧。今年的大学申请舞弊案就说明,如果有人说,只要出钱,就能担保你进入最理想大学,这个担保很可能是违法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受到伤害,学业被中断。孩子也会想,父母如此看重名校,却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
作假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所有亚裔学生看起来都一样。在这一点上,不少美国学校已经形成看法。这是长时间以来,看到申请资料和学生来校之后的表现有很多不符,逐步积累起来的。所以,在申请资料上作假,对所有的申请人都有伤害。
CAP:以你做招生官的经验,像加州伯克利这样的大学,每年申请人数超过10万。招生官如何应对?他们会不会像抓彩票一样,大海捞针,抓到好的留下来,招满了就停止,不再费时间。
凯琳:完全不是,每一份申请都会被读到。
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在录取期间,大学会招募很多有招生经验、教育工作经验的人员来专门阅读申请资料。
当然,如果没有达到基本要求,比如没有GPA成绩,就不会被选来读。学校对每一届新生也有指标,平均GPA成绩,平均SAT成绩,最好略高于往年,至少不低。但这不意味着低于平均就没有希望录取。高于平均线的学生可以把平均值拉高。
所以,要仔细查看录取要求。如果差得很远,一定要有其他的特长。满足基本录取要求,意味着你有机会,但不是保证。
CAP:招生官背景不同,看学生也有不同的眼光,其中难免有主观判断。为什么美国的大学宁愿花时间、花精力去聘用这么多招生人员来阅读每一份申请资料?
凯琳:是啊,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我们刚才说过,美国的大学不是按成绩排名来录取的。他们要寻找的,是有独特故事、有能力有想法要改变世界的学生。这需要招生官有很强的能力,从有限的申请资料中,字里行间做出相对全面的解读。
这可能很难想象,成千上万份申请资料,工作量这么大,怎么可能都读完。等你读完上千份申请之后,就找到感觉了。我每一行都读。这里需要大量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判断,每个决定都很难,都责任重大。但还是要尽力做出最好的决定。当然,大学都有招生委员会,不会让某个人决定一切。大多数申请都有多人、多次阅读。
招生官尽管有培训,每个人的角度还会有不同。在你身上看到了我自己,我就可能更喜欢你。如果我在高中参加演讲比赛,可能就对演讲冠军更有好感。可能这位招生官喜欢拉丁文俱乐部主席,那位更喜欢橄榄球队员。当然,招生官会提醒自己,要设法客观,推荐学生,理由是否充分。
另一方面,招生官背景的不统一,也符合现实生活。正是通过聘用上千名各式各样的招生人员,学校才得以录取到多元化的优秀学生。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