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化GPA:89.14TOEFL:105GRE:329+AW3.5
录取情况:ad: stat: 哥大 宾州州立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应用数学:南加州
数据科学:东北大学
写给学弟学妹
为了帮助学弟学妹们的申请避开申请中的坑,我就在这里来讲一讲我在申请中收获到的信息和经验。我写的东西可能有不少的问题,希望学弟学妹们指正。毕竟我们在取得好结果的时候倾向于夸大自己努力的作用而忽略环境和趋势的作用,在取得坏结果的时候又喜欢过多的归咎于环境和趋势。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对美国留学保持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尤其是理工科商科),因为一个专业竞争越激烈筛选的时候就会越看重本科学校,大家申请的结果可能会不如人意。在保持合理期望的情况下往往会找出最稳的选择。
相关推荐
申请方法建议书目:Warald《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
理工科推荐网站:
一亩三分地
(统计,计算机,数据科学,double E)
商科推荐网站:Chasedream
文科/商科:寄托
相关链接:
Admisson office如何审材料
理工科文书的作用和心得
百度云盘:
文书模板
https://pan.baidu.com/s/1o7S7LRc
CV模板
https://pan.baidu.com/s/1jIihVam
我的留学申请timeline
这个timeline并不好其实申请最好在10月份-12月份完成,加州系很多学校12月15号就已经截止了申请。留学申请最重要的是什么,GPA,因为当你决定申请的时候本科学校就无法改变了。对于湖工大这样的双非而言,GPA最好达到90+。我们学校的GPA是五分制的,我们学校的GPA在别人看来是相对贬值的。维持GPA是一场持久战。大家要坚持下来。今年哥大统计录取的双非同学GPA基本都在90+以上,而985同学则一般在3.7以上(数据来自一亩三分地)。
关于标准化考试,同学们参加标准化考试的时间既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晚越好。需要根据各位同学的实际情况而定。GRE的有效期是5年,如果同学希望读博的话,GRE可以在大三下到大四上考试,没必要大一大二就考出成绩来。而托福有效期一般是两年。最好在大三上到大三下考出来。至于什么时候准备这两个考试则同学们的个人能力。英语能力超强的同学可以晚一点准备,而英语能力弱的同学最好从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准备。考试经验贴被放在了最后。
软背景
对理工科的同学而言,学生会和社团的作用很小很小。而学校的各类比赛,根据我们中介的说法,统计专业最有用的学术活动是数学学术活动,计算机最有用的是ACM学术活动。其它的学术活动作用我并不了解,根据中介和一些学长的描述,学术活动的作用应该小于标准化成绩。像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学术活动,可能拿到O奖和F奖才比较有用。非理工科类的比赛作用可能不大。那交换的作用有多大呢,我们学校有UCB,Purdue的交换项目,如果能在交换中学习到知识,并且得到国外教授的推荐信,当然是有用的。不过也不要把它的作用看的太高,因为许多美国的教授写推荐信可能敷衍了事,这样交换作用效果也就不明显了。我们湖工的短期交换,比如去duke,这种对申请硕士的作用我不了解,我觉得如果你不上相关课程,不做科研想要好的推荐信,可能很困难。
至于科研,这一点我不太了解,申请研究型的硕士是需要科研经验的,至于就业型硕士,标准化成绩更重要。根据我对我们学校一些同学的申请结果的观察,科研经历作用应该是低于标准化成绩的。然后推荐一些想去搞科研的同学申报好学校的暑期研究项目,每个学校的官网上都有相关的信息,不一定需要找中介。
中介
关于中介,我的看法看个人的能力和需求。能力强会搜集信息的同学其实可以不找的。一些中介很优秀,而一些中介信息很过时,要想分别出谁更靠谱,大家可以参考一些网站。对于申请热门专业的同学,申请统计,计算机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亩三分地网站,它们有之前的录取播报。商科的同学可以看Chasedream。强烈推荐一亩三分地,里面有录取人的本科学校标化成绩,软背景。这样就不会出现一些莫名奇妙的想法,比如哥大统计GPA3.5+就可以申请到。
计算机 double e 统计都有,网站如下:
一亩三分地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
一亩三分地录取播报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forum-177-1.html
材料
申请的时候,带上校园卡,打印成绩单(中英文)去各学院教学办,成绩可以只选前三个学期的。在读证明去大学生活动中心3楼打印。成绩单不一定要10份,可能5份就够了,很多学校在你录取之后才要你送原件,甚至等你毕业了才要原件。打印完成绩单就去盖章,打印和盖章之后。将成绩单中英文版和在读证明中英文版进行扫描,可以不需要开出排名证明和打分标准。如果要寄出材料的话,最好放到学校信封中密封并盖章。确定了学校之后就请求I-20,拿到I-20之后就申请签证,需要白底正方形的照片(问照相馆的人)。还有就是体检,武汉体检是在湖北省国际卫生体检中心,记得带上身份证,学校给的疫苗表(有的学校没给),有签证的同学可以带上签证免费体检。
最后毕业的时候大家记得打印毕业证学位证的英文版(学校档案馆网站有模板),以及找学院教学办打印最终成绩单(中英文)。成绩单最好多打几份,毕业证学位证也要扫描好,保存为PDF,去美国还要认证的(去美国认证往往需要的是原件)。
选校方法
选校首先看哪些学校有你需要的项目,关于不同学校有哪些项目,一亩三分地和Chasedream上有很多人总结。在自己申请的时候学校要分档次。一般是分成冲刺,主申,保底三类层次。如何分清楚自己的冲刺,主申和保底呢,这个应该先看自己的水平(本科学校,标化成绩),然后根据学校的排名和过去收的人来确定。
比如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可以申请的冲刺学校:
Stat: 哥伦比亚大学大学 莱斯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ams, 康奈尔大学MPS,
主申学校:
Ds:东北大学 stat:宾州州立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 UCSB
保底学校: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选校的话大家可以参考一亩三分地和Chasedream同学之前的申请结果来进行选校定位,注意那些和自己背景类似的同学。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些专业的申请难度是逐年上涨的(对于背景一般的同学而言,这里的背景一般包括双非的同学(即使GPA较高)),尤其是计算机和统计。对于这两个专业的非大神而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一年比一年难。这一点从今年湖工同学的申请结果也看的出来,我们湖工大许多计算机学院优秀的同学,申请结果也并不理想。选项目的话同学们要选和自己背景相符合的项目,我这一次申请的名校科研型硕士基本全部被拒绝,这是因为统计名校科研型硕士非常看重出身(本科学校)和修课背景(实分析),而我的背景里这两点都不好。就业型的硕士比如哥大,宾州州立MAS倒是录取了我,这一点可能和湖工统计偏重就业有关系。
当然大家选校和最后选AD的时候有许多因素要考虑。这一点《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讲的比我好多了。大家选学校,选项目的时候需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到底是科研还是就业,留美还是回国,计算机行业还是金融行业。这一点对于同学们的未来发展非常的重要,例如,对于要回国同学而言,在硕士第二年他们就需要找秋招。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准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文书写作
我觉得文书可以从侧面体现一些软背景,但是对我这种没有软背景而且专业又看重数学的同学来说,文书更像是必要的装饰。但文书写作在一些情况下是重要的,根据一位读博士的学长的描述,对于某些项目,硕士生最好不要强调自己想做科研和转博士,因为一些大学不喜欢自己的硕士生,但一些项目有喜欢自己的硕士生。对于湖工统计的同学而言,我认为最好不要强调自己的科研经历,因为湖工统计的课程设计就是就业导向的,如果强调科研经历的话,很容易被美国的一些既可以就业又可以科研的项目给拒绝掉。
我的文书第一段表明背景,第二段讲修课背景,第三,四段讲“研究”背景,最后客套一下,表示希望你们录取我。我没有科研背景,用课程设计凑数。
简历:大家找个好看点的模板做,注意湖工的GPA最好用百分制的,申请系统里也最好填百分制的。
统计学申请
湖工大的统计学专业由于其修课背景太过于应用,而且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类课程也很少,因此在申请的时候容易吃亏。现在美国统计学界是华人主导,非常看重同学们的“出身”。所谓出身是指的两个东西,第一个东西是同学们的本科学校,第二个东西是同学们修的数学课(实分析)。本科学校难以改变,数学课却可以。美国大部分科研类的统计硕士都会看是否学过实分析。录取委员会非常关注修课背景(某个教授的原话)。现在的趋势也是统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类似的还要金融和金融数学),很多名校的同学,不喜欢本专业,但又修了很多数学课,他们转专业到统计或者金融,也能完全碾压湖工统计的同学。美国本科转专业或者名校转专业来统计的人也越来越多,同学们未来势必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如果同学们计划读博士,我们湖工是允许跨专业选课的,如果学弟学们准备的足够早的话,最好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这几门课给学了(这个要找教学办来批准)。
湖工统计的课程是就业导向的,因此强烈建议想去名校的同学选择就业导向的项目,在文书和软背景的包装中,也需要强调实习经历和职业规划。统计和就业相关的名校项目,统计学项目推荐:康奈尔大学统计学MPS项目,莱斯大学统计学MS项目,哥伦比亚大学文理学院的统计学MA and hybrid(记得早申请Hybrid), 俄亥俄州立大学MAS,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AMS项目。这些项目当中,最好就业的应该是哥伦比亚大学的stat MA,这个项目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国内顶级名校的,今年stat hybrid学生中还有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大佬。这里强烈不建议同学选择南加州大学统计学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排名虽然不高但录人的标准却高的异常。
除了STAT外同学们还可以申请Biostat(生物统计)和IEOR,如果想去名校,请同学们把视野放宽,不要只申请统计学。
如果同学们想搞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有统计 BA(BUSINESS ANALYTICS) DS(DATA SCIENCE) ,DA(DATA ANALYTICS), BA,DS,和DA有的会看重工作经验。最好把Python,Java数据结构都学一学,而且最好选计算机学院的课程。一个就业的学姐告诉我,从事数据分析岗位还需要有业务经验,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做产品和运营或者数据分析的实习。我们专业其实很适合申请DS和DA。
很多同学想申请BA,然而这个专业其实不那么好找工作,但申请还很难。而数据科学DS,这个专业就业既可以偏向数据分析也可以偏向码农,哥大,南加大,东北大学都开了DS DA的相关专业,要求也不高(哥大除外)。同学们如果想从事技术行业的话,去统计 DS DA,BA也可以。推荐项目是usc 计算机37学分,USC 应用数据科学,东北大学DA/DE,东北大学DS. 一亩三分地上关于统计转数据分析,数据科学帖子多如牛毛,同学们可以上这个板块看:
一亩三分地数据板块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forum-172-1.html重点关注里面ID为 “K姐”学姐的帖子。她的履历非常好。
至于想去金融行业的同学,我真的不太了解。我只知道中国人在外面金融就业挺难的(比IT难非常多)纽约四大已经不要国际学生了。学长学姐推荐,搞金融行业就去NewYork的学校,比一些位置差的名校还强。但总有人能在本专业找到工作,金融行业的话同学们可以在一亩三分地 Chasedream上看看帖子。一些要国际学生的岗位还有不少是需要的理工科PHD。关于美国金融行业就业可以看这个帖子,积分不够可以用某宝看:
[找工就业]金融工程/金融/会计专业在美就业情况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472197-1-1.html
[金工金数]我来说一下Columbia MFE的就业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72578-1-1.html[找工就业]毕业前,回报地里,说一下金融工程找工作
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72707-1-1.html
根据我们专业许学姐的描述,国内金融行业非常看重学校的名气,因此想回国的同学也可以申请一些名校的“水项目”。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精算,Applied analytics, erm.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院的教育统计,这些项目录人标准相对文理学院低得多。一些想回国进金融行业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关于美国统计学更多的就业方向同学们可以看《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中对于生物统计和统计的介绍。至于统计建模数学建模比赛到底有没有用给,这个我真不了解,但应该没GPA有用,有的同学美赛拿了很好的奖,但GPA相对我差一点点也没有申请到理想的院校。
还有大家最好找老师推荐给熟人,不少我们系的老师应该和美国一些好学校的教授之间有过交情,甚至有同学之谊,美国统计系是华人主导,所以我相信这样推荐绝对还是有用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统计系的信息贴子:
帖子信息超级全,这个小姐姐整理的很好,包括统计各个项目的官网学费。大家可以对着这个去一亩三分地上看录取情况,统计的同学们结合这个帖子和一亩三分地stat和Biostat的播报来选校就很好了。
[申请总结]来自一位转专业选手的关于统计硕士申请的一点心得,附各个学校的信息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524742-1-1.html
统计计算机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计算机专业审材料过程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463109-1-1.html
托福
我的六级成绩580分,大一的时候准备过托福考试和GRE考试。托福成绩(单次)105分:(S:20, W:26, L:29 R:30)。词汇:采用的是朗播网的词汇书,每天六百个词汇两个小时反复背诵。
语法基础:做句子分析,长难句分析,我分析过大概300个句子,方法可以参见朗播网出版的托福长难句手册。
听力:每天做一篇听力,听完听力后弄懂文本中不懂的词汇和句子,之后读四遍,跟读四遍,听8遍。一共花2.5小时(我那段时间在图书馆七楼制造噪音)。
阅读:每天写三篇,然后精读一篇。精读方法是针对单篇文章,对文章的每个段落进行分析。核心方法是掌握每个词汇,每个句子的语法,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比如:对第一段第一句进行分析,找出不懂的词汇和语法,总结,然后将第一句话的大义总结出来。然后对第二句进行和第一句相同的分析,最后加上一步就是分析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的关系。分析到段落最后一句之后,总结段落大义。做每一步的时候都要记笔记。第二段用类似的方法分析,最后总结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写作:对于独立写作,我的方法是,把范例文章中的中文翻译翻译成为英文,然后对照范例文章的原文来改,找到自己语言需要提高的地方,一天翻译大概半篇范文。大概每三天才会自己写一篇文章。
综合写作天两天一题。然后反复修改和对比范文。这里面的技巧就是在网上买一个语法检测软件,发现自己常犯的词汇和语法错误,并总结,这样也不用找人改了。语法检测软件推荐Grammarly,一个月20多块钱,比让人改便宜多了。
GRE
GRE:V161+Q168+AW3.5GRE资料推荐《解密GRE逻辑线》,推荐公众号GRE佛脚。这是我给别的网站写的经验贴:
我不是学霸,自律+总结助我GRE考329
Q1:你觉得GRE考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词汇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在于:(1)重复背诵 (2)准确记忆朗播网的词汇书覆盖的范围很广,很多词汇都包括了,而且训练系统的重复次数到位。在备考初期可以使用朗播网的系统来熟悉词汇。但是朗播网词汇书中填空词汇的意思收录的并不准确。大家最好再找一本机经词汇书来解决词汇问题。我每天至少会在词汇上花4个小时,在背完第四遍后,每天大约会把600个词汇重复两遍。
而在填空中我觉得最关键的点是:
(1)语义对应
(2)逻辑收敛
其中语义对应的整理,我建议大家把一些不是很熟悉的语义对应抄在本子上。而逻辑收敛这个步骤非常的难做到,因此大家在训练逻辑收敛的时候,要自己多花时间想一下。最好多重复几遍,注意,这里说的是对一道题目重复多遍。
而阅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1)阅读时进行预测
(2)注意文章中的阅读视角
在GRE阅读过程中,我们读文章这个步骤最好在七星大法中加两点。第一是在每一遍阅读文章的过程当中,都要读上一句预测下一句,要根据文章中前面的逻辑链条预测后面的内容。比如,我好累,所以我____。这后面的空大家肯定要肯定要填“要睡觉”之类的动作,而不是“要运动”。预测的时候大家可以看一下句子之前的逻辑关系词,一般转折逻辑关系词后面意思往往是取反,其它的是取同。当然对文章进行预测之后,还有一个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根据读到的内容进行验证自己的预测。这样的话大家对文章的逻辑理解就会深刻一些。除了这之外我还觉得大家可以在七星大法的第四步分析篇章结构中加上一步,就是分析文章视角,这句话到底是作者观点还是其他人观点或者只是事实。注意那些带来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的词汇。
而作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1)熟悉题目
(2)积累例证
我在考试前写了5篇argument和4篇issue。自己在考试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很快找到issue的思路,我认为这是自己不熟悉issue的题目导致,大家如果希望在作文上取得一个高分,最好从备考初期开始就开始看issue的题目。
对于数学,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细心!
我们把数学的错误分解为这样三种:第一种是不理解概念。第二种是不理解语言。第三种是计算/符号等“粗心错误”。大部分人应该第二种错误和第三种错误犯的比较多,平时在练习的时候大家可以记录容易理解错误的表达。比如比例关系和百分比关系的表达,这是GRE数学中的易错点(我的易错点)。还有就是一些小坑,比如正负号问题。
Q2:你在GRE备考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不一样哦,可以写一个你遇到的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比如单词记不住,后来你是怎么克服的;或者心理上的畏难情绪,怎样解决的……也可以分科目啦,填空、阅读、写作、数学分别遇到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备考过程中我的问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计划问题,第二类是执行问题,第三类是情绪问题。计划问题:在备考初期我是按照朗播网的训练和思路来走的,朗播网的训练系统给给我在解题习惯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在备考一个半月之后,我开始接触更多的题目,开始定时训练。在考前的二十多天里我的学习就是考试+总结。然后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在考试初期应该是采用时间导向,保证那个时间段能够把任务做好而不是做完。这样才不至于训练动作走行。例如每天上午10-12点写填空,在这段时间里就写填空同时保证每个填空题的思路和方法都能理解。
但在考前的一个月大家就应该开始任务导向啦,也就是每天都要刷大量的题目,而且还是要在短时间内刷大量题目,这个时候大家的学习就应该是一天写100填空这种。
但是注意哦,阅读我建议大家的学习量千万不要在短时间内刷太多,即使是在考试前几周,也应该保持每篇阅读理解透彻。
执行问题:前面提到了GRE需要关注哪些地方。那么如何在执行的时候让自己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进行提升呢?这个时候就应该采用清单。清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把解题步骤写在清单当中,分析自己是否每个步骤都做到位了。这种清单可以用在填空解题六步法当中,把每一步都列成清单然后检验是否执行完毕。也可以用在阅读七星大法中,在阅读七星大法中,大家一定要给自己添加预测-验证-视角这三个步骤,每一遍阅读都要做这三个动作。第二种清单是问题检查清单:大家在改错本中将问题记录下来之后最好背下来,然后把自己的错误分类,比如数学就有正负号问题,分数百分数比例问题,在做题的时候大家根据清单去关注这些问题,慢慢的就会变细心了。
心态问题:我的整个备考过程都相当的痛苦。为了集中注意力,我一般会每天冥想,在烦躁的时候做深呼吸。我觉得克服痛苦和恐惧就是我的成长之路,因此也就释然了。
Q3:你在GRE备考过程中用到哪些学习工具?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
《解密GRE阅读逻辑线》,这本书对大家考试的时候把题目快速做对很有利。这本书和朗播的观点有些不同,我建议同学们在进行朗播的训练1.5个月后再来读本书。当然使用这本书的前提是大家的长难句已经足够好啦。《GRE佛脚词汇》,这本书里的词汇收录的很准,但量不是很大,大家在背这本书的时候要先把朗播托福/GRE中的词汇背完。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