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很多机构公布各种有关大学的排名,有些是按综合实力排名,有些是按专业排名。如果是申请国外本科的话,这些学校排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那些计划到国外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来说,导师的重要性远在学校名气之上。那到底什么样的导师才是一名理想的博士导师呢?
某领域开宗立派,有重大原创性贡献
所谓名师出高徒,有这样的导师指导,自己的学术水平会提高很快。学术水平高这一点比较容易判断,通过网上查询即可知道该教授是否获得过学术奖项 (诺贝尔奖、专业学会设立的各种奖项)、是否当选院士或者专业学会的会士(Fellow)、是否出任重要学术机构的领导职位(比如专业学会的主席)、是否担任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担任著名期刊的主编或者副主编等等。
处于学术生涯的活跃期
有些大牌教授在功成名就后,可能会不思进取,也可能江郎才尽,总之躺在以前的学术荣誉上不再有重要成就。因此也就难以申请到可观的科研经费,导致实验设备落伍,课题组里只有一两名学生。
课题组里博士生太多当然未必是好事,尤其有些教授不善于管理,导致虽然人多但反而效率下降。麻省理工电机工程系的F教授认为,在理工学院,一个教授课题组里最多不能超过12个人,否则就会陷入混乱状态。
但是,课题组人太少也绝非好事。在科研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其他人的帮忙;就算没有问题,也要跟其他人经常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获得产生新想法的灵感。导师一般非常忙,只有同一个课题组的成员才会跟自己朝夕相处。如果课题组人数太少,则难以形成浓烈的学术氛围。
给自己的学生争取和创造机会
在美国,工作和生活泾渭分明。导师不会过问学生的私人生活,但一位称职的导师绝不会眼睛只盯着科研项目的进展,而不顾学生的成长。理想的导师关心学生的前途,会在合适的时候跟学生讨论将来的职业规划,给出自己的建议。不仅如此,更会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动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找工作。
笔者的博士导师是美国人,在笔者毕业时向笔者介绍了一个公司的职位,导师的师兄是那个公司研发部门的主管。在笔者表达更想要留在学术界时,他又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把笔者介绍给在美国某国家实验室工作的一位研究员,那位研究员在招博士后。后来通过面试后,笔者已经准备签合同接受该博士后的位置,导师又来电话告知M大学的K教授需要一名博士后,比国家实验室的那个机会更好。笔者后来去了M大学。
如果自己有志于在学术界发展,那么导师的支持至关重要。理想的导师会成为学生一生的良师益友,不仅愿意帮助学生在刚毕业后就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开端,更会在之后的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提供强有力的推荐信、帮助其担任学术杂志的编辑、推荐其在某些学会或者国际会议组织任职等等。
在美国大学里,能做到第一点的大有人在,能做到第二点的就少了很多;在满足前两点的情况下还能做到第三点的少之又少,估计是百里挑一。倒是有为数不少的导师,担心学生毕业后在同一个领域里跟自己竞争,会想方设法设置障碍。比如有的导师会明确地告诉学生,不许到某某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组里做博士后;有的导师要求学生以后不能继续研究自己组里正在开展的学术方向;更为过分的是,有的导师在学生求职时,故意不提供强有力的推荐信。
这种导师除了心胸狭隘外,也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的学术不够自信,担心自己掌握的某些技术被学生掌握后带到了竞争对手那里,或者担心学生以后直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学术上真正厉害的教授其实反而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有充分的学术自信,相信自己的课题组能够不断快速创新,永远处于领导位置。他们更在乎的是把自己开创的领域做强做大,吸引更多的追随者,这样也才能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原来在哈佛大学化学系的华人X教授,就是这样的学者。X教授每年会在自己的实验室举办一个小型的培训会,面向世界各地对他发明的技术感兴趣的学者,教他们自己课题组里最新发明的重要技术。这才是真正学术自信的表现。
总之,到国外读博士学位,导师的选择异常重要。如果自己的计划是取得学位后在学术界发展,那么有没有导师的强有力的支持更是会大不一样。在申请过程中,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收集意向导师的信息,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