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大考即将放榜,没有悬念的,赢家永远都是学业优异,课外活动丰富或国际学术活动拔得头筹的“别人家的娃”。有些东西,靠自己努力,有些,有前辈指点,则事半功倍。
今天为大家拨云见日,探讨国际学术活动都有哪些正确打开方式。最近谣言很多,什么“MIT不再招收中国学生”、“中国留学生将梦断美国名校”之类的“标题党”层出不穷。尽管,我们用数据狠狠打了这些造谣者的脸,可是有一点却是事实——申请名校的路上,竞争越来越激烈。
名校的名额就那么几个,招生官们也很纠结: 标化、GPA都越来越接近的情况下,怎么区分?看活动更像看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同的情况下,怎么比较?时间回到7年前的2012年的一天,排名全美TOP20之一的西北大学招生官面前摆着两份申请,他发现这两份申请的大部分条件几乎一样,只有两个地方不同。
条件一
学生1:SAT2160(当时满分2400)
学生2:SAT2380
条件二
学生1:ISEF金奖(工程科研类学术活动),2-3各商业学术活动Top 3 Awards
学生2:无
如果你是招生官,你会选择哪一个?我相信很多人会和这位招生官一样,尽管接近满分的SAT成绩足够证明学生2的优秀,但毫无疑问,学生1更有特点、更丰满。
在众多背景提升活动中,学术活动无疑是最硬性的,因为极具选拔性,申请人对含金量的解释成本也是最低的。提到学术活动规划,国内最早的国际学术活动培训从业者、上海翰林国际教育创始人Sean曾讲到:“学科学术活动的正确打开方式并非一项一项的赛事参加,而是系统性地按照学科提前规划,发挥学生长处到极致。”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系统合理地规划学术活动,并将其有效融入升学体系中呢?
学术活动有两种形式:标准化学术活动,大多数基于笔试,以各国的各科奥林匹克学术活动为代表;纯粹、简单,也最硬,大家做一套题,按分数评奖;非标比赛,大多数是基于论文或项目,以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丘赛)和Intel ISEF为代表;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或作品的形式参与学术活动,最终结果由评委团考虑多方面因素评定。
相比而言,非标比赛门槛比较低,大家都可以参加,所以这个梯度不像奥赛那么层次分明。但是,无论在哪种学术活动体系中,如果能获得顶级奖项,含金量一致。含金量的断判定逻辑就是筛掉多少人,筛掉的人越多含金量也越高。
总之,含金量不以比赛形式而决定,而是与选拔机制,参赛人数等都有关。
不知道什么学术活动适合你?不清楚学术活动的时间规划?害怕无法兼顾标化、学业和学术活动?如何刷题?如何上分?看看这张学术活动规划表,是不是更加头皮发麻?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