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为期两天的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学习,我们不仅沉浸在顶思和苏科外(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两个可爱的团队共同协作的温馨场面里,还亲眼见到他们如何高效合作、团结共赢,把资源整合用到了极致!还运用了科技空中拍摄合照,掀起了全体参会成员高涨的热情!外教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温馨的歌声和曼妙的舞姿更是点燃了会场的气氛,堪称文化融合的楷模。
此次TIDE大会的主题“育即未来”为国际教育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执教生涯提供更专业的发展机会,培养训练有远见、有原则、高标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主会场到各大分论坛,大家最关注的是全球视野下的教师素养,我接收的信息最多的是跨学科融合。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姚校所说:“人是课程发展的根本,作为教师需要思维解锁和学科跨界”,同时在分会场苏科外校长也具体阐述了她们学校如何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学科融合。包括STEAM分论坛也在探讨学科融合,构建新型学习体系,他们的思想都建立在培养一群不畏辛苦、不求回报、勇于创新与挑战的教师团队和利用社区资源为师生服务的基础上,打通了学科的界限,整合功能的维度,使学生获取融会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是通过整场TIDE大会所透露的由教师发展转向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趋势。苏科外张校长指出:融合的意义是重新定义学校边界,重新构建学习生态,赋能于成长中的生命。它包括:
更智慧创新的学习模式
由知识传授走向自主探究,由外在要求走向内在驱动,由重复消耗走向潜能创造,由单兵独斗走向合作共赢。
更开放包容的学习生态
由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由单一教学生态走向多元的教学生态,由单线思维走向系统性思维,由固定式学习场所走向开放式学习场域。
更科学多元的评价模式
由局限性思维走向开拓性视野,由标准化评价走向个性化评价,由结果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由成绩证书走向综合素养呈现。
很多学校会把学生、学校、家长分隔开,其实这三者是一个非常紧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是各种关系的集聚地,处理得好就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使学校成为共生、共长、共赢的生态圈。如何梳理和建设学校的内外关系是决定学校在未来融合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桥梁,就必须让所有与学校有关的人都能够在一个和谐的关系中为学校提供最佳的帮助,达到师生、生生、家家、家校,校舍和谐共振,和谐共鸣,让学校的核心力量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从教材就是我们的世界到世界就是我们的教材
我们需要引入社会资源完成教学体系,从生活要资源,从社区和企业要资源,向家长要资源,向公共信息要资源,学科、学段的资源转化,为学生提供更多样,更立体,以及更全面的资源供给。比如开设亲子阅读、爸爸进校园、青春期工作坊等等活动,鼓励和提供机会给家长,呼吁爸爸必须介入学校教育,强调家庭、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食品营养课呼吁爸妈们一起进校,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多了很多其他话题,让繁忙的家长族有一段时间停留下来跟孩子的时间产生各种交集,有了交集之后他们会产生共同语言共同的生活目标,这种融合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关注了家校关系,同时老师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在价值观上认可学校的理念也相当重要。比如开设教师工作坊,多样的教研活动,正面管教、生活分享、游戏参与、教师沙龙等等。发挥家委会的实用性,尊重、理解、共赢,家委会成员有能力并且愿意为学校师生服务,与学校的相关部门对接,每个人都有职责,和学校领导0距离,和学生0距离,没有沟何须搭建桥梁!
只要我们愿意带孩子走出校园开阔眼界,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把社会资源引进来,对国际学校的发展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加上国际学校得天独厚的文化差异和办学特点,应该都能把资源用得很好。
从单一的平面学习到多维的立体学习
开设不同的课题融通学科知识,比如STEAM、走访社会主义新农村、百变自行车等项目式探究学习。可以说为了学生的学习或者说为了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和专业发展,制定长期的和具体的培养目标,与学生一起通过项目实施运用知识、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强化了知识、技能的运用,所以探究式学习与应试教育可以相辅相成,也可以相互融合。比如,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在探究测量单位的时候,运用数学知识制作一件小组成员都能穿得下的衣服,小小天气预报员运用研究技能为我们播报一周的天气情况,旅游小组运用综合能力设计旅行计划,自我管理小组运用时间系统制定周末计划等等(具体的会在一年级探究日记中呈现)。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多元的过程性评价而非单一的终极性评价。
师资的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跨学科、跨年龄段的师生合作成为校园常态,高效率的组内教研,高频率的集中培训,统整教学资源,建构具有针对性以及延续性的课程体系。具体的实施方法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姚校也在汇报演讲中分四个板块:课程流程、教法与学法、评估与学习、专业成长中提到,具体阐述了有效课堂的要素和教师职业发展日(如感兴趣,日后再为你们细细总结)。
从简单视角与局限思维到开阔视野与包容理解
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一套促进尊重理解、宽容共存的教育体系,赋予学生看待问题更多崭新的角度,拓宽视野与格局,获得更多元的受教育机会,培养面对未来问题时所需的国际协作和共同学习的心态,真正拥有全球胜任力。外教与中教的文化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国与国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还有他们性格特征的差异,这都需要我们与外方老师心与心的沟通,让他们认可并喜欢学校。尊重理解,宽容共存的教育体系,中西阅读了解文化,多元的语言学习,跨文化研讨会,构建中西文化的融合社会。互相融合,互为促进,对于国际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深度的中西阅读,认识世界,了解文化;通过多元的语言学习,发现世界,理解文化;通过丰富的境外修学,走向世界,体验文化;通过领袖力课程培养,改变世界,传播文化。
对于融合,我们做得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方法需要我们继续探寻,还有很多元素等待碰撞,还有很多资源期待整合,我们还有一个团队需要您的加入!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