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国学生在大学申请这个过程中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其实很多学校还没有做好准备,升学指导课程也就应运而生。在没有任何课程能够涵盖这一块工作内容的情况下,往往只能由学校自身去建立这样一套课程。
在私立学校,通常设置有专门的升学指导办公室;而在公立学校国际部,学业规划和升学规划通常会与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希望能够在学生成长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帮助学生。
那么,在校内工作的升学指导老师要怎么开展自己的工作呢?如何在校内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升学指导课程?如何做好家校沟通的桥梁?
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是上海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中、中国第一所中美合作办学高中。
吴颖莹老师从2012年起参与学校筹建,2014年正式调任至七宝德怀特任学工部主任/CAS协调员,17年调任学校招生升学公共事务部主任。杨婕老师在2011-2017年任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学业规划指导中心主任,2018年至今任始终生涯教育CEO。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探索外部世界,
升学规划课程应该是要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探索外部世界。对于升学来讲,外部世界最主要的就是大学。有一些学校在做职业方面的探索,偏向于职涯规划,是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风格、学术兴趣,学会搜集升学预备相关信息,理解升学预备与教育机会的关联性,在高中阶段即能够全面了解升学规划的重要意义。
现在,许多升学指导老师在工作中有一个感触——觉得升学指导的相关信息和政策变化太多,没有办法及时地给学生更新。
杨婕老师根据自己的经历,认为“授人以渔”是更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去搜集信息,不然就会造成升学指导工作重复和繁琐。
所以,在升学规划课程建设的方面,应该更多地注重教授学生工具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升学规划课程作为一个课程体系,知识培养目标应该包括这样四个模块:认知自我、大学世界、制定计划、展开行动。这也是目前普遍被认可的课程体系:Know Yourself, To Be Informed, Make A Plan, Take Action。
杨婕老师提到,在学校工作时,随着学生自主性越来越强,知识性的信息在课程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因为他们可以自己查询。
首先,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学术兴趣等;然后,学生需要了解自己未来有哪些高等教育选择;
接着,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查询相关信息,让学生清楚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需要怎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
最后,让学生了解如何自主完成申请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学校能够给予什么支持。鉴于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以下的课程设置旨在为大家提供课程策划方面的大方向。在七宝德怀特,招生和升学是放在一个部门来做的。
吴颖莹老师认为,从零开始构建升学指导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分析学生的来源与毕业去向这两个因素。学生来自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还是国际学校,决定了升学指导老师要如何帮助他们从初中学业转到高中学业。而大学去向和学校的定位也有关系。有的学校侧重申请结果和大学排名,有的学校倾向于发挥学生个性,包括艺术和学术特长。
所以,在建立升学指导课程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还是跟学校整体的办学理念相关:办学理念取决于学校的性质和教学侧重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学校肯定不一样。
培养目标是往学业上深入发展,还是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特长个性优势等。
课程设置方面,有的学校是IB,有的是AP,有的是A-Level。那么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要如何在短时间内适应一个新的国际课程教学。语言能力、学术能力、自我管理,甚至学习方式,可能都需要有转变。
关于教师配置,许多学校存在升学指导老师身兼数职的情况,既是学科老师,也是升学指导老师,甚至还有其他的行政工作。这点需要学校领导能够意识到升学指导工作的不容易。
然后是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既是对学生的。如何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大学申请结果?排名和学生自身情况想必都要考虑。
还有,也是对升学指导这份工作的评估。不仅需要升学指导老师自己进行,更需要学校的人事部、行政部领导评估升学指导的工作。但是,如何给他们合适的建议,让他们正确评价升学指导的工作和工作量,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考核点。
除此以外,在设置升学指导课程的时候,还要注意规模的问题。在国内体系里,主要的授课方式通常是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但现在国际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家长偏向一对一授课,不会考虑一对一其实不完全是一个老师带一个学生的模式。所以在进行升学指导课程时,老师要考虑:什么阶段适合一对一,什么阶段适合年级和小组进行讲座的方式。
以七宝德怀特中学为例,升学指导规划,或者说“生涯规划”包含三个部分:招生、三年升学、毕业生。七宝德怀特中学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基本达到市重点或省重点水平,学生来源包括上海(约6成)、中国其他地区,以及外籍交换生。
毕业生去向以美国为主(约8成),进入美国Top30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以外,还有去向欧洲国家、英联邦国家和香港的学生。
所以,升学指导在给学生做规划时,不能仅针对美国。对于不去美国发展的学生,在申请上要做相应的调整。
现在,每一年的招生工作开始得越来越早。以往可能从3月份正式开始,但是很多学校前期的宣传活动都会更提前,基本上很多前期工作在九年级就已经开展。对很多初三的学生来说,如何选择学校,如何选择课程,其实当时都很迷茫。除了一些本身比较了解学校的学生,其他学生也许只能根据学校的录取率和出国情况来判断。
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当家长选择放弃应试体制,转而追求综合评价的时候,往往又是根据成绩来择校。
所以,七宝德怀特在招生阶段会格外注重向新生及家长介绍国际课程的大背景和种类,帮助引导学生和家长分析什么样的课程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每个课程需要怎样的水平等。
无论学生最后是否有机会进入七宝德怀特,都将从这些沟通中对国际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而对将来入学的学生来说,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就有了准备,甚至会开始更自主地面对自己的将来。学校也会利用暑期的时间,开展入学夏令营。让学生开始了解学术课程、互动要求,甚至面试技巧,这种训练也打破了他们以前的学习习惯和评估方式,会开始重视面试技巧和语言能力。
高中三年,每个学期学校都会有一些计划。学生的自我认知,不仅发生在高中的三年,其实是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延续的。如果初中阶段有的学校已经让学生进行了一些自我认知的工作,那高中阶段就会减轻很多负担。如果初中阶段以学业为主,完全没有进行过自我认知教育,那高中老师的压力就会非常大。
众所周知,IB课程在高二要进行分流,别的课程也会碰到同样的情况。在选课方面的指导,要基于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
七宝德怀特的学生都要参加IB CAS课程,中文名叫创新活动服务。课外的实践和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了软技能和思辨能力,同时对他们的职业规划也提供了充分的体验机会。
最后是大学规划和申请辅导。这最后两项工作,其实都是基于前面的所有工作。所以,最后的申请,应该是水到渠成。
七宝德怀特今年已经有了三届毕业生,和学生聊起将来的职业和生活规划,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更愿意将来毕业后回国发展,报效祖国。为此,七宝德怀特也开始逐步为毕业生提供越来越多的额外资源和支持。
比如,毕业生的实习。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还不错,家长也愿意为毕业生搭建一个实习平台,为他们提供实习机会。已经在大学就读的学生,如果夏天要回来实习,就可以来利用学校的资源。
其次,是职业咨询。从这几年的留学趋势来看,现在的中国家长越来越理智了。不再仅仅为了孩子将来移民而送他们去留学,更多是觉得家庭情况允许,就送孩子出去看看世界。将来中国机会也很多,回来发展也是可行的。抱着这种目的留学的孩子将来回国发展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但学生四年本科、两年研究生,甚至还会读博士,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海外,最后回国发展时,其实对中国职业市场缺乏一定的认知。而且很多校友反映,国外大学的职业发展中心对于这部分亚裔学生,包括中国学生的职业指导其实有不足之处。
所以目前,七宝德怀特愿意去做这部分工作。吴颖莹老师也觉得,这其实也是学校的长远发展——是专注于眼下的三年,还是希望能够看得更远一些。在升学课程制定方面,高中六个学期,每学期都有不同的重点。班级大多以小组活动为主,会有一些具体的文书指导。这些不一定都是老师来讲授,可以以活动的形式为主。毕业生回校交流也可以放在班级范围。
个人更多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在高一高二阶段去做一对一,尤其高一会有点难,因为学生对升学指导老师还是陌生的,需要通过大课认识到老师的个人魅力,然后才能有更深入的交流。所以越往后才能做更多的个人指导。
家长部分,除了定期的家长会,还会有其他的沟通和接触。比如说微信,还有一些线下的家长分享会。
至于教师,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交给升学指导来做,学校的各部分资源一定要利用起来。相信很多学校都有升学指导团队,团队里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经验比较丰富的外教,可能更擅长跟大学沟通,摸索大学政策。中教可能更偏向和家长的沟通交流,还有学生一对一的时间表。团队之内可以相互合作,达成资源共享。
七宝德怀特鼓一直励学生在校内升学指导的帮助下,独立完成大学申请。但校内升学指导老师不等同于中介机构。因为大家的职能其实是不同的。很多时候,校内升学指导的压力会来源于家长和学生。他们会把校内升学指导当作中介,要求事无巨细地帮助学生,小到每一个语法错误也希望升学指导帮忙修订。
一旦这样,不但会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有影响,也会影响校内升学指导去发挥真正的作用。因为升学指导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和大学保持互动、沟通。另外,升学指导为了完成各项相关工作,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其实很高。尤其申请季阶段,对体能的要求也很高。
此外,每一位升学指导老师一旦进入课堂教学,就要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教师,而不是行政人员、招生办公室成员,或者只是做咨询的老师。因为把课上好,把一个体系建好,对于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裨益。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包括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课堂组织、课堂管理等,每一位升学老师就会逐步往真正的教育者的领域走去。
这样,升学指导老师也会超脱于本身的职位,避免被家长当作跟中介等同的申请指导人。作为升学指导,吴颖莹老师还鼓励行业从业者,多思考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问问自己,这份工作的成就感来源于哪里?是来自学生录取进了Top30,还是来自工资、奖金等?如果成就感来源不能满足到个人的需求,那这份工作就很难坚持下去。
然后,升学指导在工作中还要注意自己的指导方式和手段。
吴颖莹老师说,很多升学指导为了达到较高的录取目标,可谓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学生。
但是往往老师们的一厢情愿和学生真正想要、需要的,有所偏差。尤其对于现在很多“过度包装”的申请手段,将学生塑造成一个连他们自己都不认识的人,这就背离了这份工作的初衷,而最终“走火入魔”。
很多问题到最后其实都是哲学问题,“该与不该”到底如何选择。在引导的过程中,升学指导不光是指导学生,自己也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指导。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