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
每天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国际学校也有自己的烦恼
嘎哈?
请问咱们这儿招“特长(差)生”吗
就是内种,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北家长眼里
雷打不动的永远是公立校与高考,只有差孩子才会上国际学校
老铁,现在是21世纪了!
虽然总体国际学校不多,可为了助推东北地区国际化教育杠杠地成长
多少学校引进了优秀课程,做了好项目,但却没有学生和家长知道
在京津冀地区,尤其北京,生源不是太大问题
多少孩子家长拼命往好学校挤呢,可是户籍这种事不是我们说了算啊
去年新增校北京竟然落了后,这可不像帝都的范儿
真是说话不腰疼,就京城的这房价,你还想不到地有多难拿嘛
是是是,没事多去胡同里溜溜鸟儿,说不定明天春天就来了呢
说到天津,国际学校开办历史那可以追溯到1986年
可是为什么一直默默无闻
甚至在四大直辖市中排在末端
家长观念不高,外企撤资
况且K12学校少啊,即使有也在滨海新区
解决基本市场需求的同时,大概也只能做特色
这是属于我们的平凡之路
咱大中原就是人多呐,走哪,哪哪是人
嗬!这诺大的市场
可是河南国际学校并不算多
国际教育,不就是“洋高考”吗
抱歉,怎样才能得到您的信任?
能让市场认可,也许只能靠严格把控自身定位和品质了
没错,我们送孩子读国际学校,就是为了出国
我们都送孩子来读国际学校了,为什么不能被国外名校录取
我当然知道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不花精力在招生宣传上
湖北同行那么多,等着喝西北风啊
湖南起步晚不是我们的锅,发展慢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政策波动像午夜的蚊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了
我难道不知道外教招不来是因为薪酬不高,“名校情结”听说过吗
民办校拗不过公立校国际部
我在岳阳楼,君在黄鹤楼,同赏一轮月,烦恼各不同
尽管“科技兴城”,安徽新增校迎来小高峰
但政策趋严,严格把关,招生宣传若不备案将被依法处罚
筹办校不得招生,教材和课程内容必须报审批机关备案,政策寒流,瑟瑟发抖
家长呢?一知半解,“孩子学习不好才送出国读书”
市场起步虽晚,但竞争愈发激烈
今年一大波国际学校落地,招生无可避免将面临“货比三家”
上海今年生源依然不少,可是学校依旧很多啊
听说浦东的家长和北京海淀的家长一样焦虑,觉得子女大概率受教育程度不如自己
作为“试验田”,各项新政下,我们总是首当其冲
公办民办小学实施同步招生,资本涌入,办学质量层次不齐,在魔都的我们外表光鲜,烦恼也不少呢
去年2018《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统计,江苏新增校和上海并列第一,浙江也有7所
明明福州泉州厦门漳州靠海开放早,但国际学校怎么就没走在前头
种地和打鱼不冲突,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矛盾并存啊
新学校落地时间不久,市场培育时期需要家长耐心等待,而非观望等待又或揠苗助长
厦大名师资源那么多,国学课程不知道走一波,你告诉我外教招聘不易?
如果福建地区医疗等设施服务匹配度够高,得天独厚的条件才更有分量吧
尽管统筹管理分配省了不少事儿,家长们少走“弯路”,我们也甚是欣慰
广、深地区很多优质学校要在今年9月开学了
终于,还是来了,双语学校这么吃香
我们是不是更要加力前进,集团化办学,各大品牌入驻大湾区
不过是乘风破浪,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修炼
海南地区
北京知名品牌入驻海南,入学名额“一位难求”?
宜人的气候怎能和雾霾天气相比,自然十分优越
优越?据我所知,学费远低于同品牌学校
机遇就在眼前,质量仍需提升
中外教招聘和维稳依然艰难,如果生源都是“迁徙人群”,是否也算不成功?
曾经“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盛世奢华,已然比不过北上广的STEAM、PBL、品格教育
当家长们还把学校当做出国的渡轮,我们只能告诉他们,不是差孩子就一定可以上,不是好孩子就一定不会上
历史问题导致“入学难”,公立国际部先行一步,后起之秀发展需要靠积淀
无论怎样,文化名城的国际教育可不敢拉后,西北地区国际教育论坛先安排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生源走出去不少,引进来还真挺少
虽然去年新增校与上海、江苏并列第一,但您可真别骄傲,单比比总量,还没有40所
国际教育发展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地区(京、长三角、珠三角、江浙),国际学校的烦恼主要是同行间竞争性太强,土地资源匮乏;而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津冀、东北、两湖、福建、海南、陕晋等地区)主要面临的烦恼是家长认知度还处于“出口留学”阶段,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市场认可度低,部分地区招生及外教招聘也是一大难题。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