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张泉灵,有一次讲起她和9岁儿子的一个故事,儿子跟她玩一个游戏,每次张泉灵都输,她纳闷了:为什么我的动作那么快,还是会输?她偷偷查看游戏后台代码,才发现儿子把里边的默认数值改了,儿子负50分才输,自己0分就会挂了。她叹了一口气:“9岁的儿子,学编程一个月,就能够编写类似《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甚至还会偷偷修改后台数据来碾压老妈,会编程的孩子太可怕。”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而是提升他与未来接轨的能力。
什么才是孩子与未来接轨的能力呢?
是的,正是编程。
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万物离不开编程的作用力,未来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更离不开编程。
不管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还是对孩子成长的自身的考量,如今家长们都应该重新审视编程,重视编程,早点培养孩子的编程能力,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有足够的自信力从容的面对未来。
类似美国的发达国家对推广编程教育的观点是:编程技能已不仅是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将是所有产业的需求。产业需要的也不仅是软件专业人才,而是掌握编程技能的产业专业人才。对于美国的教育体系来,儿童编程满足了众多教育界人士的期待。
当然,在美国,儿童学习计算机编程并不只是家长们或者官方政要等一类政客的情怀而已。其实它源自于一整个社会,教育环境甚至是家长教育理念的支持。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家长教育理念的支持对孩子学习计算机编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驱使作用。
计算机编程对于儿童来说其实就是一种用于创造的艺术,其内容包罗万象,从计算机场景游戏和手机APP乃至计算机模型统统都可以囊括在这种艺术创造的范围之内。不仅如此,他们同时也认为:计算机编程是像阅读和写作一样应该被孩子拥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不管孩子以后选择的是怎样的职业。
纽约大学教授戴安·拉维奇曾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儿童编程正改变着孩子思考的方式,它让孩子学习到了如何思考,如何用编程的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儿童学习编程能够满足他们对孩子的全方面期待。这种期待与中国的家庭不同的一点在于,它是建立在孩子对编程充满兴趣的基础之上的期待。与此同时,家长们认为学习编程给他们带来许多的益处:
① 编程就像学语言一样简单,可以早早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② 多样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孩子们拓展思维,开动大脑;
③ 孩子的大脑处于一种开放易接受知识的状态,学得快;
④ 可以培养孩子的科技嗅觉,从使用者变身创造者;
⑤ 可以让孩子学会用酷炫的方式表达自我;
⑥ 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 未来十年,程序员将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工作之一。
戴安·拉维奇教授曾说:编程思维就是孩子和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方式,同时它又是全世界都可以通用的一门语言,它与学习一门外语是同样道理的。
作为一个养娃的父母,这些潮流趋势怎么能错过呢!为了孩子的未来,教育规划趁早做起来才行。
但是在网络上搜索“少儿编程”,立刻会被海量的相关辅导班信息淹没。“编程能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在信息学学术活动上拿奖牌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国外名校更喜欢会编程的孩子”……编程似乎一夜间成为通向成功的捷径。可这样发展水平不协调、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和缺乏有资质的师资,让孩子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编程知识,反而还浪费孩子的时间。
欧美编程教育极其注重阶段性:6岁以下的孩子只能接触简单的理念,小学之前只会进行简单而形象化的设计操作等等。但在国内,很多家长不仅希望孩子“早起步”,还盼望着“速成”:如“21天掌握Python语言”,这实际教学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在编程教育方面,欧美国家仍是领跑者。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6年级开始学习编程;打败人类围棋顶尖高手的AlphaGo之缔造者、谷歌人工智能设计师杰米斯,从8岁就开始喜欢上编程;
美籍华裔少年Kenneth 设计“防走失袜”帮助老年痴呆的爷爷,并开发APP监爷爷测活动范围
……
而这些厉害的编程少年,得益于近几年来,美国对儿童编程课程的重视从未放松过,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编程知识。
2012年,编程教育机构First Code Academy的创始人辛婥琳曾接触过美国旧金山的中小学教育机构:“他们当时已经有了基本的编程教育。”
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耗资40亿美元启动“面向所有儿童的计算机学习”(Computer Science For All)项目,鼓励全美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
除了政府支持,亚马逊CEO Jeff Bezos、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等科技界领军人物也都加入这场对编程教育的声援之中。苹果公司CEO Tim Cook更直言:“每个公立学校都应该引入编程教育。”
在今天,学习编程似乎正成为从美国到全球少年甚至幼儿园小朋友的时尚。未来已来,小孩子学习编程早已时不我待。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