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我的经历确实印证了这个路径。小学初中我都是在县里读书,那时候没有学术活动的项目和概念。但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有个好习惯:每天放学时在教室后面贴一些他认为比较难、有启发性的题目放让我们做。虽然但他不会系统地讲让我们学什么样的知识点,灌输什么样的逻辑,但我每天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部分。他还会单独给我难题开小灶,规定我几天之内解出。而我的性格又是非常喜欢挑战难题的那种,这样和老师几个回合下来,征服难题的过程让我感觉非常自信。
这样的经历对我考入湘潭县一中的帮助非常大。当时去考县一中,只考了语数外和物理。考完之后,我的数学分数排到了年级前几名。后来,进入物理学术活动训练后,我很快发现它和平时物理课堂知识的区别非常大。
回过头看,我的学术活动初始适应过程还挺艰难的。尤其第一阶段是最痛苦、最困难、有想过放弃的阶段。当时很多同学也打了预防针说物理学术活动非常难,老师的态度也是“如果不想搞可以不搞”,于是我暂停了一个月,调整濒临崩溃的心态。
回想起这个最痛苦的第一阶段,其实也是掌握东西最多、思考最频繁的日子。第一阶段脑子里想的东西多而乱,有些想不透的东西令我感觉非常痛苦。不过,在过了第一阶段后暂停的那一个月,虽然我没去上课,但脑子里很多潜移默化的东西我一直在反复琢磨。
经过一个月的休息之后,进入第二阶段,突然发现之前只能做10%的习题书,好像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都豁然开朗,思路非常清晰。现在发现,虽然第一阶段非常痛苦,但是它在潜意识帮我疏通了很多知识点,强化了我的思维。
到了第三阶段,我就买了一本重点讲物理思维的书。虽然那本书我忘了名字,但是它出的题、以及解题思路都很有技巧。所以整个高中,我就只用了这三本书。我很感谢第一阶段的痛苦“蜕变”。
但是得承认,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体验,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第一阶段很多人会扛不过去。王腾教练一开始就刷了很多题,他就很可能不会有这么痛苦的、奠定新思想的煎熬过程。
不过,有一点我是确定的:学术活动培训中,大多数人忽视得最多的一点就是基础。顶层架构的搭建非一日之功,这其中对个人的学力、心智是很大的考验;而一旦有个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仿佛是开启了“上帝视角”,曾经纠结的题目细节也有了更多的解答角度。
答 不多。当时老师只是买书给我们,让我们90%时间都在自学。
公式定理怎么推导?怎么计算?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不出所以然。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包括我们在内的前人走了很多弯路,有很多经验的积累,现在才能够给他们一个正确、科学的示范。虽然我们常说不应过多干涉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但我认为教练的知识引导、心理疏导的作用都很重要。
答 我高考发挥不及预期,进入大学学的是日语专业。但在学术活动经历中淬炼出的自学能力,让我在大学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进入大学军训的时候,由于当时是2008年奥运会,我们军训只有七天,我便用这七天的晚自习时间就把高等数学自学完了,之后再没有去上过数学课,每次考试的分数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我会偶尔去听高数一的课,同时经常去学校的数学系找老师答疑解惑。有时办公室找老师问问题的人非常多,那么排队过程中我就会跟其他的人交流。交流期间我就发现很多数学系、理工科的学生,他们想问的题都很简单。
于是乎,日语专业的我便多了一个活儿:帮理工科的学生解答数学问题。这一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取都是通过军训期的自学,而自学的能力,毫无疑问要感谢物理学术活动那段历程。
考研的时候也是一样。在我们班,很多人刚进大学的定位就是要考金融的研究生;而我在只用了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下学期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接触了经济学和金融学,最后考上了南京大学的金融精算方向。总之,我很感谢学术活动给我带来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毕业后一开始我投身到了金融行业,这个行业的最大特点是:有时并不是能力强就能获得收益,“看天吃饭”是常态。所以压力大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物理学术活动当时那个“再痛苦也坚持了下来”的第一阶段,感谢它重塑了我。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