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放榜季中,平和成为本年度申请季中的“最大黑马”,几乎是藤校大满贯,成为新晋“藤校收割机”。上海家长都听过“浦西世外,浦东平和”,不似如雷贯耳的世外,相对而言,平和低调得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平和双语的教学实力究竟如何
同学们在这所国际学校究竟学什么
相信只有就读的学子说的话才最真实
基于此,我们邀请了三位国际学校的学生—
世外中学、平和双语、上中国际
她们在国际学校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
对自己的学校最有发言权
今天带来分享的是平和双语的高二学生
上海平和双语学校高二学子
雅思首考8分
目标院校:英国牛津大学
我原来是在张江集团读初中,那时候学习压力很大,学的很累,以为国际学校会轻松些,这里就要和大家说一个关于国际学校的误区了:体制内学校≠应试教育,国际学校≠快乐教学。
以IB课程为例子,45分满分,每年全球统考只有100人是满分,38以上才能申请剑桥牛津等名校,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要申请到全美排名前10的学校,托福语言成绩要达到110分以上,SAT成绩要达到1520分以上;
申请英国G5,牛津和剑桥大学要求学生的雅思语言成绩均分要7-7.5分,单项不低于7分。
所以,顶尖名校对成绩要求都非常高,不光是学术成绩还有语言成绩。
对比体制内,国际学校的实践活动较多,教学形式更多样,更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体制内学校和国际学校,是不一样的累!
当时不想把所有的码都压在中考上,所以初三的时候萌发了去国际学校读书的想法。很巧的是,在自招的前几周听到同学偶然提起平和双语招生的事,便去报名了。
平和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当时我笔试是考察了英语和数学,之后就是面试,由一名外教和一名中教进行。他们会问你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然后给几张图,看你是如何理解这几张图表达的意思,最后让你阅读一篇英文文章。
可以看出,国际学校对学生个人素养、思维想法以及英语能力都有要求。尤其是英语能力,如果你要备考的话,我建议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英语上。
能从体制内考上平和双语,和我本身英语基础不错应该有很大关系。因为从小就一直在接触英语,小学的时候我妈妈对我英语有很大帮助,她工作中要用到很多英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
当时是初三上学期被平和录取,原本想直接转学过去,但老师建议我中考结束后再转学。在这样比较放松的心态下,我的中考考了613分,这也充分说明,无论是考国际学校还是中考,心态真的很重要。
对于想初中转升国际学校的家长,初三上学期是有升到春季班的机会,春季班对于体制内的同学来说是学习IB课程的一个衔接过渡,但是根据我后来对春季班的观察,感觉整体氛围是比较散漫的,所以我觉得参加中考还是有必要的。
关于衔接的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依然是英语能力。国际学校所有教材都是英文,如果你想课下复习或者查询资料,都只能看英文的东西,尤其是人文课,如果英文不好,可能课本都读不下去,只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查,非常绝望。
首先,现在主流的课程主要有三种:IB、、。主要申请英国方面,主要是美国方面,则全球通用。普遍来说,大家都觉得是最难的,但其实的单科比较难,只是整体要求高,因为它需要你文理科都要考到好成绩。
如果这时候你比较究竟选什么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国家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之类的,来确定留学国家的方向,比如美国方向的话我推荐的是,个人认为比较简单,属于锦上添花,多选几门能助力藤校申请。英国则比较推荐,因为相当于英国的高考,英国会更喜欢这类学生。
平和作为课程的名校,历年都有着不俗的升学佳绩,为了更广泛的选择机会,我学习的也是课程,目前全球越来越多的大学接受学生,同时很多大学对学生实行学分奖励制度。所以这里详细说下。
课程有六个学科组,中文、英文、数学、科学、人文、艺术(艺术可以用别的课程代替)中,规定需要在每组中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三个高等级,三个初等级,每门科目的最高分数为7分,再加上拓展论文(EE)和知识论文(TOK)的3分,的总分数为45分。
的学生不仅文科,理科甚至艺术的专业课都要学习,还要有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各种论文和参加社会活动,所以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
我认为,如果是想申请英国的理科学生,更推荐,比较偏科的话学不是非常有利。是一个适合文科生的体系,比如文科生可以选中文的HL 英文的HL,商务管理的HL,这三个都是比较容易拿7分的。但是对于理科生来说,HL非常难,比如说物理HL,得7的一个年级可能都没有几个,SL三个都拿7也很难。
除了6个学科组,还有另外三个需要学到的:TOK、CAS和EE。
CAS是学生活动,要求必须在毕业前完成150个小时的学生活动,如果大家就读,平和会给你一个网址,在上面可以记录自己的活动时间,没有做满150个小时是无法毕业的(但这个不计入学分)。
计入分数的是TOK和EE,TOK是知识论的东西,比如说各种学科扩展出来的深入思考的一些问题,平常我们不会去想的问题,这个比较难;EE则相当于国内大学的毕业论文,自己选一门学科,毕业前写一个关于这个学科的扩展论文,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难度非常大。
课程是个可以证明学习能力的课程体系。它要求全方面发展,每一门课也不止一种考核方式,比较适合全科发展的同学。我其实觉得比初中还轻松些,因为它有很多选择,你可以选课,我选了FM HL、MATH HL、CHEM HL、CHINESE LITERATURE A SL、ENGLISH B SL、ESS SL。
听说明年平和会换考纲,有些课程会被取代或者取消,比如我学习的FM(进阶数学)明年就没有了,这个是数学里最难的,但优势在于不需要写论文,如果后面改考纲,就会成为一个理论数学、一个应用数学,大家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来选。
对于中文,我们老师说HL和SL的难度差别不大,但HL拿7分的很多,SL拿7分的却不多,IBO官方或许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明年考试中差别就会比较大,所以大家选课时也要好好考虑下。
ESS是学校新开的课—环境科学,这是我高二上学期期末考之前从商务管理转过来的,相当于一个学期把一整年补习了一遍。因为我觉得商务管理和老师关系很大,老师是否喜欢你的写作结构等因素很容易导致你都分数情况,个人觉得比较难提高,所以选择了ESS,所以同学们,你们不要畏惧转课,当发现兴趣不高、难以提升,那就果断转。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分两个主流留学国家方向,和大家分享下国际学校学习规划的一些问题:
托福:我们老师说,高一一定要把托福考过,要求是110以上,单科不低于25分;
选课:美国方向IB或AP。如果你想冲常青藤,建议在IB的基础上多学几门AP课,我有几个学霸同学,如果IB没有学物理,就会在AP上学。
SAT:SAT1是阅读、文法写作和数学,SAT2是学科的考试。SAT越早考出来越好。最近几次SAT压分现象比较严重,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美国大学理事会计划为每个参加SAT的考生分配一个叫作“Adversity Score”的新分数—逆境分数,以衡量他们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这对他们申请大学更有优势,对我们来说竞争压力就更大了。
活动:比如志愿者、科研之类的,申请商科的同学要有公司实习的经验。美国这方面对于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这方面的活动,非常重视实验室的经验。
学术活动:我未来想申请数学系,所以说一些数学方面的学术活动,美国最主流的就是AMC,AMC12比AMC11更有用。
文书:申请的每个学校都需要写一份文书过去,要在高二下的暑假里完成,如果你申请十几所,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文书的素材建议高一开始积累。
学校:所有学校都可以通过一个系统报名,一共可以选择五所学校,牛津和剑桥只能选择一所。
专业:英国和美国不同的是,英国一定要确认专业,而且非常明确,不能改,而美国是可以在申请之后再考虑的,所以美国大学教育较全面,英国则更偏向专科教育。
选课:之前说的很详细了,推荐学文科的选择IB,学理科的选择。
学科学术活动:数学方面英国方向有一个BMO,但是它只在英国有考区,大陆的学生申请数学的话还是推荐考AMC。一个是建模,给你一个题目,10天的时间来完成,我们去年参加的题目是关于空调设置的问题。如果你是化学方向,英国皇家化学学院的考试性价比高,很有利。
相关考试:申请不同学校的专业,有时候会有相关考试,这就是之前说的“附加考试”,比如申请剑桥工程系,要考STEP;申请牛津数学,要考MIT。所以这是要比美国方向多准备的学科相关考试。
考试时间是在高三的10月31号左右,预估分出了之后,向大学递交申请加上附加考试的成绩,这个很重要,可能占50%。我看了前几年的录取情况,基本上考的高的录取概率很大。
文书:这和美国学校也不一样,申请五所大学的只要写一封文书即可,需要表达你对申请学科的热爱和想法。
高一:标化成绩(争取把托福考出来)
高二:课程的论文(天天做实验,回来就疯狂写论文的日常)、申请大学(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在高二暑假去夏校,很忙很累)
高三:大考(12月的申请结束后,offer也基本都落实,整体来说比较轻松)
我的目标是牛津大学,曾经去过牛津大学的夏校,特别喜欢那里的学术环境,喜欢那里的老师,和他们交流了很多,也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时有一个朋友,他很喜欢生物化学,我们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还一起去了好几次图书馆,感觉他是一个非常有目标感的人。
最后,祝大家都能学好知识,努力拿到心仪学校的offer!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