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一直是国际生留学生涯的绊脚石。不过,作者认为,虽然使⽤第⼆外语对话对国际⽣来讲并⾮易事,他们却不该因此望而却步。 相反,他们更应该利用国际背景这个不可多得的特质,成为 lab 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托福和大学英语是两回事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即便托福⼝语刷到了不错的分数,仍然连点餐的敬语都不会⽤。在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基本和美国朋友处在两个交流频道上⾃说⾃话,上课也只能回答一些 fact 类的问题。当时的我完全不相信自⼰己可以融⼊任何一个官⽅方语言为英语的组织。
到了⼤一下学期,我和来自加州的舍友选了一节一样的课,她从我们助教那里联系到了一个 RA 面试,并最终拿到了这个机会。我当时深深被她这种主动 “reach out” 的精神所影响,打算试图冲破语言桎梏,开始在校园寻找类似的机会。
一个勇敢的人或许得不到全部但一个胆怯的人什么都得不到
非常凑巧的是,⼀周之后,⼼理课助教向全班发出了消息,说我校⼼理学部⻔正在招收 RA,我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发邮件去询问详细信息。
助教发出的 “招聘启事”
很快,发起该项⽬的博士生回复了我的邮件,
并要求我发送简历以进行第一轮筛选。我当时非常慌,可以说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写简历, 而且初来乍到,我也没有任何经历可以放进简历。但是由于博士生也在邮件里面说,没有相关经历并不是一件大事,我最终还是照猫画虎弄出了一份简历,并和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约了一个 meeting,修改了我的简历,随后回复了邮件。
除了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基本格式的调整(格式问题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定要仔细),⼯作人员还修改了我措辞⽅面的问题,像 “in charge” 这种程度⾮常强的词汇最好可以用 “organize” “censor” 这样具体且谦逊的词语。最后,在活动和⼯作描述⽅面也要尽可能精炼,也就是说,既要抓住⼯作的内核和价值,又不可赘述,是需要反复推敲和斟酌的⼀个部分。(如想获取简历指导请在后台回复“拒绝拖延”)
博⼠生很快回复了我,给我发来了面试邀请。我疯狂缠着舍友问她的面试细节,舍友说统计课⾮常重要,可当时的我只有一个 ap 统计,觉得已经凉了半截。她还说就像写 why school 的⽂书⼀样,你要告诉面试者,为什么你就是那个独⼀⽆二的人,你究竟和这个项目有什什么契合。后来我上学校的⽹站把⼼理学部⻔翻了个底朝天,努⼒找到了不少这个项目和我的契合点。⽐如这个项目的雏型是 “意识形态对环境保护态度对影响”,而我过去⼗八年⼀直处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学又全盘接受了新的教育体制,意识形态的差异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并很可能在未来研究的课题。
面试当天我很早就找到了规定地点,本想在外⾯等,结果博⼠生提前看到了我,⾯试便提前开始了。面试中,她的确问了我统计的问题,我回答说,我学习过 ap,在国内理科班也有相关积累,并且打算下个学期选择统计课,也算是给出了我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随后她询问了我对她课题的兴趣,我讲述了我在中国的经历以及来到美国体制之后的思考。
最后,她问了我⼀个死亡问题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我当时很懵,尴尬地说请给我点时间我想想,博⼠生露出母亲式微笑说告诉我没有问题也没关系,回去等消息就好了,我当时⼼里⼜凉了半截,加上她说她⾯试了很多⼈,我便对自⼰不抱希望了。
这⾥需要补充,在后来她跟我提到,迟到是面试⼤忌,基本上不提前通知的迟到就是给⾯试判了死刑。的确,从迟到⼀件小的事里不仅可以看出⼀个人的时间观念 (对团队合作极其重要) 更能看出这个人对于这份⼯作的态度。我面试的地方在一栋有几百年历史的楼里,所以花费了很多时间寻找,大家一定不要低估找地点的时间。除此之外,她还希望我们可以尽可能长时间留在 program 里,故选择的都是大⼀⼤二的学生。所以我也建议⼤家做 RA 也要尽早开始,⼤一下学期⼤二上学期都是比较合适的时间。
出乎意料,在⼀节我⼏乎要快要睡着的神经科学课上,我收到了她的邮件
我真的⼀下子清醒了,瞬间丧失表情管理能力,露出了肆⽆忌惮的笑容。
因为这个 project 的主题就是意识形态分歧,所以博⼠生也特地选择了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人加入。和我⼀起做 RA 的有两个女孩子,一个是印度裔新加坡人,在印度俄国和美国都⽣活了⽐较长时间,一个是加州⼥孩,我们跟随的博⼠生是在新⻄兰读高中、明尼苏达双城读大学的⽇本人,⽽我是⼀个⼟生⼟长的北京人,有时候还会有一位来自以⾊列,⼀位来⾃香港的研究生 RA 来和我们一起开会。我们⼏个人的聊天就变得极有意思起来,即便是对相同事件的理解,我们的观点也会因为建⽴基础的不同⽽不同。在设计问卷时,我们每个人代表了一种填写问卷的人的认知,因此也会对不同地方的措辞、
表述产⽣生不一样的看法。所以问卷会经历不断的修改,直到最后最小化潜在误解。
因为以色列属于哪个洲颇具争议,以色列小哥一直觉得自己是欧洲人。在一次 RA Meeting 上大家一起调侃以色列小哥,把任务邮件的名字改成了 “你是个亚洲人”。
被录取永远只是个开始
真的开始做研究助理后,才发觉其中的不易。我一开始把这个任务想的太简单了,一下⼦有点应付不不过来。我们第一周的任务是做 “Ethics training”,⽬的是保证我们在与被试验者互动的时候不会触犯 “道德条款”,这个训练有⼤量的阅读和习题要完成,花费了我整整⼀天,从早到晚,⼀刻不停。
日后的⼯作量⽐较稳定,每周需要读6个⼩时的文章,写⼀个⼩时的报告,再开两个小时的会议,一共接近十小时的任务量。再加上⽐较困难的选课和其他工作,我经常成为周五周六晚仍然坚守书桌前为数不多的学⼦。
项目最开始我们做的工作是 Literacy Review,也就是读论文,总结,寻找课题⽅向。这个过程极为枯燥,但却是必经之路。等到方向确立之后,博⼠生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她的 project 新方向:美国两党两极化对公民环境保护态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弱化这种影响。 随后我们开始了更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报告工作:
一般读完阅读之后,博士生要求我们寻找阅读内容和我们的项目的关联性,有什么结论可以帮助我们开展实验?有什么细节可以证明我们的实验是可行的,是有希望成功的?报告的完成需要建立在对于项目的了解和对文章的理解上,难度的确不小。
再往后就是设计问卷、把实验上传IRB (The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审核,然后 Launch Study。在这些步骤中我们会负责头脑⻛风暴暴⼀些问题选项和检查问题格式、typo 等等。
除了了学术⽅面的任务,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 TASK,比如制作 Info-graph,也就是通过生动的形式展示信息,包括制作短视频、图片等等。但我由于术业不精,只能⼀直依靠google⼀步步完成这些任务。可⻅学会电脑制作是一件挺 “吃香” 的事情。
在我们参加完期末考试之后,博士生发来祝贺,并且update了项目的最新状态。
暑假我们还会保持线上联系,继续开展工作。
Survive, then Thrive
⼀开始开会我真的⾮常懵,虽然说组里只有⼀个美国公民,但其他⼈都是英语母语或者在美国呆了五年以上,只有我操着⼀口浓重的 Chinglish 和⼤大家结结巴巴地说话。但是我始终把这种挑战视为⼀种课外提升英语的机会,于是⼀直在尝试去发表⻅解并提前准备好要说的内容。加上博⼠生也会照顾到我们每个人的观点,所以我说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流畅,更敢于在每周的会议上提出⾃己的观点,加⼊讨论别人的观点,从⼀个 “惜字如⾦” 的边缘人物逐渐⾛走到了话题中心。在这个过程里熟能生巧,慢慢就会习惯这样的表达方式。
但话说回来,其实参与学术讨论并没有那么困难,因为大家都在相同的语境里,只要你可以说出关键词,大家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你的意思,而关键词会在阅读中反反复复出现,记住它们也并非难事。口音也并不是什么大事,传达信息才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
博⼠生告诉过我们,她说她最希望看到的不是我们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因为这并不现实,如果我们真的可以给出完美的答案的话,那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去申请博⼠生,⽽不是在这里做 RA。她希望我们真的喜欢这件事,真的投⼊入精力去准备和讨论,犯错并不可怕,倦怠才最可怕。虽然我们⼏个 RA 在私下会吐槽繁重的任务,但我和印度裔 RA ⼀直在兢兢业业地完成任务,准时出席会议,给出反馈,她还帮助博⼠⽣申请到了 1000 多刀的研究经费。⽽相比之下,另一位 RA 连续迟到、请假、不认真阅读 instruction,最终在学期末离开了我们的队伍。
之后我和印度裔 RA 聊到当时被录取时的心情,我们当时都觉得⾃己得到这个机会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毕竟我们只是⼤一⼩白,有谁愿意给我们这个我们急切需要的敲⻔砖式 “第一份经历” 呢? 同时我们也都认同,做 RA 并不不是⼀件轻松的⼯作,它的琐碎和繁复需要耗费我们大量的精力,所以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这个学科,不是真的想要学习 research methodology,不是真的期待在学术领域继续深造, 真的不建议盲⽬尝试 RA,导致像那个加州女孩一样,给⾃己和团队都造成了很多困扰。
除了我们本身的喜好,还有很多做事的特质也是做 RA 必不可少的。比如老生常谈的时间管理。上文我说到过一周差不多有十个小时的任务量,乍一听觉得并非很多,的确,如果我们把它均衡到每天去做,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拖延症晚期就必然 “只要工作不赶早,周周过得像高考” 了。
但这个学习的过程还是非常令人享受的。体会很深的⼀点就是睡觉社交和学习的三选⼆是每个人在大学必须权衡的选择,于我⽽言是学习和睡眠。我觉得⾃己的性格并不不是特别外向,适当的社交尚可,过多社交只会让我身⼼俱疲。“⾃闭” 作为⼀种调侃和⾃嘲,可能带有贬义,但是它对于⼀些⼈确实最合适的大学生活⽅式。
一年之后我再去回想这段经历时,发现只要有⼼寻找,⼜有能力胜任,善于发掘和利用⾃己身上的优点,我们总能找到在大学这个不设限的平台上找到心之所属。成为研究助理只是千万选择中的一个,但是不论是怎样的机会,都只留给那些主动抓住、有所准备的人。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