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爸爸妈妈,你曾遭遇过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吗?
这些问题,你是否曾经认真思考过?是不是有些问题你也无法回答?
雨后的天空为什么有彩虹?
1666年,牛顿也这么问。经历数百次实验,最终发现了光的色散。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新星冉冉升起。
灯泡为什么会亮?
1879年之前,这是全世界的科学难题。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才发明了人类的第一盏灯泡。
人要怎么才能飞上天?
1903年以前,莱特兄弟也有同样的疑惑和梦想,在经历了上千次的试验和滑翔飞行后,人类第一驾飞机飞上了蓝天。这种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帮助人类摆脱了愚昧,开启了通往科学殿堂的道路,并逐步建立起对世界与自然的科学认知。孩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进行持续探索、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源泉。
每年,德国儿童大学会为孩子们举办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邀请国内顶尖大学教授为孩子们讲授科学课程,初衷是让孩子走近科学和科研,传达“知识就是乐趣”。
儿童大学在德国备受孩子和家长们追捧,很快就席卷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一批欧洲国家。
在美国,科学课成为绝大多数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必修课。2014年开始,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科学》课本,被全美教育协会重磅推荐,成为美国小学生的官方教材。
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每一本教材前面都有一个部分是《做一名科学家》,用浅显生动的事例讲述自然、生命、地球科学,告诉孩子们,科学家是怎样认识周围世界的,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
从科学知识美丽和动人的一面开始,引领孩子走入科学殿堂,是欧美发达国家培养国民思考力和创造力的绝佳途径。
但是很多家长依旧会疑惑,孩子小学初中高考都不需要科学考试,科学课到底有什么用?
复旦老校长、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讲述的这个故事,意味深长:
有一年世界中学生物理学术活动出了这么一道题:
不用任何物理仪器,能自己提出一个科学论点并证明它么?
中国学生对这样的题目很不适应,他们习惯了做试卷,解难题,做实验,但居然要自己出题、并不借助仪器来实验论证?这个好难啊。
最后美国学生获得了冠军。他们提出的观点是:食物从嘴巴往胃里“下落”,并不是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
他们如何论证的?
对,倒立!人在吞咽东西时,即使倒立也能吃进肚子!
想出这个主意的孩子说:小时候很喜欢倒立,曾经边倒立边吃东西,当时就想过,为什么东西都往下掉,但倒立吃东西不会掉地上呢?
反观国内学校或家庭教育,许多老师和家长在面对孩子们的“大问题”时手足无措。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在家长或模糊或搪塞的答案中被渐渐消磨,最终沦为没有独立思考力、没有好奇心、没有想象力的“植物人”。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