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在雅思和托福这两种国际公认的英语语言考试中,中国考生最快适应并掌握的科目就是阅读,因为国内英语考试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因此对于普通中国考生来说,只要通过短期的课程学习,阅读都会是最快提分的项目。但是,对于在国际学校学习的考生来说,事情刚好相反,阅读反而成为他们的提分难点。本文就为各位家长和考生分析,为何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且为大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来自于北京知名国际学校的小张第一考雅思,听力达到8.5分,阅读却只答了6分。从听力成绩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尤其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没问题的。雅思和托福考试中都没有直接考察语法的题型,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考察孩子的语法能力,听力达到这么高的分数,意味着语法能力也是过关的。那为什么阅读分数没有匹配小张同学的听力分数呢?
原因1:
做不完题。就雅思阅读考试来说,是要求考生在规定的60分钟内做完40道题,而不是用60分钟时间去精读3篇加起来3000词的文章。许多国际学校的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阅读强迫症”,必须要读懂每一句话才开始答题。而对于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精读一篇文章就已经占用了20分钟以上的时间。所以就会导致用50分钟做完2篇文章的题,而最后10分钟的时间只能用来蒙剩下了的题。小张考完雅思当天的反馈就是,最后一篇文章只剩10分钟时间,而在考场紧张的环境下,小张早就慌了,最后的几道题全部都是蒙的。
原因2:
做题时的思维逻辑不对。雅思阅读考试中的一部分题型考察的学生的逻辑推理,例如判断题中会出:
题干:“小明喜欢吃香蕉。”
原文:“小明喜欢吃榴莲。”
很多考生都会把这种题型选为NOT GIVEN,但实际在雅思的判定标准中这道题选的应该是FALSE。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判定错误。
原因3:
常识欠缺。比如小张同学做阅读文章时,看到题干中出现的是:物种在“evolve”(进化)。而原文说的是:胚胎在“growing”(发育),就误以为是相同的事情,导致对应题目做错。不只小张同学,常识欠缺的例子屡见不鲜(不知道Aukland是New Zealand的首都,不知道20th Century指的是1900-1999年)
1.合理分配不同题型的答题时间。对于细节题,要通过快速定位的方式来找出题句,而不是精读文章中的每一句话。而对于List of Headings题,需要通读整段,总结段落大意。但是通读也不代表没句话都精读,而是重点阅读每个段落的首二末句,来找段落的主旨。而对于段落的论据部分,可以略读。
2.对于雅思阅读判断题出现的逻辑考点,我们要分清其中的判定标准。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我喜欢吃香蕉”与“我喜欢吃榴莲”的这道题里,属于相矛盾的内容。而对于这些判定标准,需要学生在课上认真记录,课后通过大量练习来熟练掌握。
3.常识需要各位考生在平时扩大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广泛阅读各类文章,由量变到质变。例如经济学人网络版(经济学人链接http://www.economists.com),新科学家网络版(新科学家链接http://newscientist.com)。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