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教育网
作者/Lipeipei编辑/Chris
身为一线城市深圳的家长,每次看到魔都的民办学校幼升小的面试题目总是感到焦虑,苍天大地,上海民办基础教育门槛已经高至如此了吗?
才6岁大的小朋友就要面对一房间的主考官,然后噼里啪啦进行英语版的自我介绍+加减法计算+沟通交际+文字表达这些硬核能力展现。
作为家长真的是慌得一批,默默想问深圳的基础教育比学赶帮超多少年才能到达这样的水平?
最近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开始在深圳安营扎寨占据主场,也通过媒体进行了非常多的宣传,搞得我这个家长稍有困惑,到底应该让孩子上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学校?如果一开始体制内中途转轨体制外,作为家长我应该如何为孩子把关呢?
小编结合自己近期的工作体验+校长采访,把自己的体会写一下。
01、体制内教育
作为经历过体制内教育的家长,说实话,小学初中在小编眼中都还是非常美好的存在。
体制内教育的上升路线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小学→初中→中考、自主招生→高中→高考、自主招生→国内大学。
这条路径小编和大多数的70后、80后家长一样都经历了一遍,说说体验。
体制内教育一直以来倡导的是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模式,这个过程中渗透了大量的基础知识练习以及高中阶段题海战术,可能会剥夺掉学生较多的自由时间,导致学生延展个人课外活动时间受阻。同时,灌溉式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的负面影响是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并不是由兴趣导入,主动性受阻。
但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尤其是深圳一直在最大力度地将素质教育贯穿至义务教育阶段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中一是养成了堪称优良的学习习惯,二是基础知识打得非常扎实。
尤其是对比法国的公办基础教育,国内三年级的数学水平等于法国初一的数学水平,小编一直以中国的基础教育为傲为荣。
规则感、严格的训练,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
当然弊端也有,选拔性质的中考、高考让学生面临非常巨大的学习压力,家长会认为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变大而变得不开心不快乐了,有些家长也基于这个原因从此让孩子转轨到体制外教育。
但小编想强调的一点是,体制外教育并不等同于轻松。相反,学生同样要经历同等水平的压力。
02、体制外教育
目前来说,体制外教育的路径为国际国外小学→国际国外初中→国际国外高中→国外大学。体制外教育的一个特质是要求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以及兴趣爱好,同时拥有兼顾学业和爱好的能力。
教学模式上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给予启发,但有可能导致的问题是学科基础不够扎实。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学会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与探究,学习积极与他人合作,同时要在群组作业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模式对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同时对于不同的国际学校类型来说,除了纯外籍的国际学校只招收外籍学生外,大多数的国际学校(包括双语学校)在如今的义务教育阶段也要开始进行一定量的中文教学,学生接受双语教学成为常态,英语水平普遍要比公立学校学生水平好很多。
这种模式以大学录取标准为导向,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通过科学全面的自我提升方式来进入理想的院校,这并不意味着进入理想的院校是轻松容易的。
相对于高考来说,升学压力较小,大多不用参加中高考,有学校直升或直接出国。
但对于志向爬藤的学生来说,通常只有0.4%的成功几率,相比较国内1000万的高考生来说,立志于进入藤校这种理想院校的5万名爬藤少年非常小众,但在申请过程中,学生要承受着不断受到拒信的心理冲击,过程也是十分波折。
同时,国际学校通常要配置中外籍教师团队+一流的硬件设备+一流的餐饮,同时一些学校还会组织各种出国游学项目,学费较体制内要高出许多。
03、体制内转体制外,何时是最佳时机
小编在多个场合询问过深圳许多国际学校的校长,对于小孩来说,何时入读国际学校是最佳的时机?
如果供职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这些校长的回答无疑都是越早越好,这样孩子的思维方式可以较早跟上西方人的思考方式;如果供职学校的学位从高中开始,校长也会回答最晚中考之后就可以考虑国际学校高中部了。
但这些校长的回答中都没有否定的一个事实是,体制内的学校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
综合一下,最佳的转轨时间点是孩子小升初或者初升高的时候。
年纪越小就越容易适应国际化教育,英文的口语表达与用法的确会更加地道,但就小编而言,更希望培养一个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能够愿意推介中国文化的小孩,所以在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最晚的时间节点也应该是初升高的时候了。如果家长愿意提前的话,也可以在小升初的时候就为孩子做打算。
目前全国的国际学校义务教育阶段都在实现国际课程体系与国内课程的融合,所以升入初中的阶段就实现转轨对孩子来说会相对容易。
按照一般规律,从体制内转轨到体制外学校,学生适应纯英文课堂的节奏大概需要半个学期到一个学期。
04、如何考察一所国际学校
以课程为例子,最后要准备论文,应对各种高难度考试,45分满分的课程,每年只有100人是满分,38分以上才能申请剑桥牛津等名校,压力可想而知。
将来大学时留学美国,如果要申请到全美排名前10的学校,托福语言成绩(满分120分)要达到110分以上,新SAT美国高考成绩(满分1600分)要达到1520分以上;
将来大学时留学英国,G5(英国5所超级精英院校)中牛津和剑桥大学要求学生的(英国高考)成绩达到A+,A+,A+或A+,A+,A,雅思语言成绩均分要7-7.5分,单项不低于7分(单项满分9分);
如果要申请海外顶尖高中,托福成绩至少要达到105-110分,甚至是110分以上。
从数据就可以看出,顶尖名校对孩子的成绩要求都非常高,不光是学术成绩还有语言成绩。
对比体制内,国际学校的实践活动较多,教学形式更多样,更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如果孩子偏科,有些“出格”,或理想远大,不甘平庸,可以考虑送孩子读国际学校。
但究竟怎样的国际学校才算是好的国际学校呢?
好的国际学校,必定是管理非常严格,教师团队的管理严谨的团队,这样的团队,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教会学生规则,而不是奋力讨好学生。
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学校以父母为导向,以学生开心为导向,这个学校基本就没有什么好的质量了。
因为国际学校有很大的招生压力,所以家长满意成为重要的工作,但是教育是一个专业工作。我们不能让患者制定拔牙的方案,拔牙需要听医生的。
可是教育是一个任何人都能表达观点的领域,所以平庸的学校会以市场为导向,降低入学标准,改变很多课程设置,适应学生的需求。但这种适应真的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裨益吗,不见得。
体制外学校一般会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作为家长可以尽量多参加一些,在做实地考察时,切记注意以下事项的重要性排序:
校长的教育理念>家长群的育儿观念>教学带头人及师资>课程分类和质量>教学环境。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