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状元美国落榜洗“冤”
中国某高考状元申请美国11所名校被拒,这一事件曾引发广泛争议。在中国,不管用哪种标准衡量,高考状元都是一项至高荣誉。媒体的“热切关注”,将这名学生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身心所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在中国,社会各界对于“高考状元美国落榜”事件存在着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谴责美国大学的拒录行为,认为这是对中国年轻学子赤裸裸的歧视;另一方则认为,该事件暴露了中国高考体制未能选拔出世界一流学生的尴尬事实。事实上,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这名高考状元虽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产物,但同时,他确实也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在这场争论中,有两个重要的事实被众人忽略了。第一个事实是,国外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本科生的录取概率很低,困难程度远超研究生申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美国政府为本国高校提供经济资助和助学贷款,这些资金都来源于美国公民为子女教育缴纳的税款。可以说,美国的大学都是在本国纳税公民提供的帮助下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因此,作为一种倾向性政策,接受本国高等教育的机会大部分都预留给了美国公民。
这样一来,留给其他国家申请者的录取名额非常有限,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来形容绝不为过。我从来不羡慕我那些在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办工作的朋友,因为他们每年都要面临极为头痛的选择。
第二个事实是,这个学生十分出色。
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非常复杂,耗时漫长。学生不仅要参加托福考试,飞去中国香港或者新加坡、韩国参加两次SAT考试,还要让就读的高中学校提供留学申请所需的成绩单,让老师和教授们写推荐信,自己再翻译成英文。与此同时,还有无数的英文论文、作业样本、英文面试等待着他。正因为如此,许多准备赴美的孩子会选择放弃高考,因为鱼和熊掌无法兼得。
而这名高考状元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出现在美国各名校的“录取候选名单”中,这意味着他不光学业出色,情商、品商和逆商指数都很高。最后他的申请被拒,虽然遗憾,但并不能成为他个人能力与才华的反证。拒绝录取他成为美国高校的损失,但同时也成全了清华大学。
这一事件在中国引起了各方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位高考状元在尴尬之余进行了自省,总结了自己“申请美国名校被拒的6个原因”,但我认为其中5个存在常规性的理解不当。下面我对这6个原因一一进行解读,希望对其他计划申请美国高校的学生能有些帮助。
01、错过了最佳申请时间
其实,这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只要在截止日之前申请都没问题。我认识很多国内学生,他们直到高三第一学期才开始考虑留学申请。实际上,许多学生在进入中国的大学后才听说可以去美国攻读学士学位,于是在国内完成大一学业后才开始申请留学。
在某些重点高中里,有10%~20%的毕业生会在毕业后到国外留学,在这样的氛围下,许多学生在高一时就放弃了高考的念头(美国大学要审查九至十二年级的学业成绩),早早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为进入美国的好大学做准备。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做,只要申请者表现出对某个领域有强烈的兴趣,并且在该领域获得一定成绩,足以证明其具备这方面的专长就足够了。提前准备对最终的申请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
02、SAT成绩不够理想
这位高考状元在SAT考试中获得了2240分,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学生可以登录College Prowler的网站查询自己的成绩在具体某所大学的申请者中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只要成绩在正常范围之内,就没必要花很大精力去考高分。实际上,在SAT考试中取得很高的分数反而会让校方觉得你是参加了培训班,而其他人可能没有。刻意追求SAT高分而不去准备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会对申请有负面影响,因为申请者这样就腾不出时间在其他领域获得独特的成就。
03、AMC/AIME成绩不够高
AMC相当于美国奥林匹克数学学术活动,许多国际奥数比赛的选手都来自于这些比赛。但在申请中,参与并获得高分甚至获得了奖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申请者是否对数学充满热情,花了多少精力去展现这种热情,以及你想通过参加比赛展现什么,是指导老师给予你心灵的启迪,还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的某些更重要的东西。
片面地认为成绩不够好,便误解了AMC比赛的意义,而落入中国式学术活动的窠臼。比起AMC考试中过低的分数,真正影响到入学申请的是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暴露出自己兴趣散乱,对所钻研的领域没有足够的专注力。
04、不懂包装自己,不知借鉴他人成功的推荐信
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认知。推荐信必须具备两个关键点:可信度和识别度。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中国,除了一些历史悠久、诚信办学的大学之外,大多数推荐信都是由学生撰写,教师只是签名。基于这一点,美国高校招生办的负责人倾向于(不管这种做法是对还是错)录取那些在申请过程中显得更为诚实可信的学生,因为诚信是美国每所一流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借鉴甚至挪用他人成功的推荐信显然非常不可取。当然,具备可信度并不是推荐信的全部,推荐信的最终意义在于介绍申请人并不自知的独特之处。除去这两点,推荐信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值得商榷。
05、全才不如专才
我同意这个观点。每一年美国高校招生办负责人面前都堆满了数以千计的申请者资料,这些申请者的SAT成绩都很好,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很完美,难分高下。这时,一争高低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够独特。我曾听哈佛大学录取办某位老师半开玩笑地指着一个学生叫“兰花小子”,因为那个学生所做的每件事情都与兰花有关,这正是他的独到之处。记住,假如你觉得自己很特别并且什么都擅长,那么正好相反,你并不特别,甚至可以说很普通。在美国,人们用“门门都通,样样稀松”来形容这样的人。介绍自己,最难的不是包罗一切你会的东西,而是知道取舍,突出最独特的自己。否则,你传递给人的信息就是你没有足够的自省和自知意识。
06、不应该申请全额奖学金
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在美国,有8所大学给所有学生提供need-blind助学金,它们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大学、达特茅斯大学、明德学院。其他大学则会在录取过程中明确声明其优先录取条件(即同等条件的申请者,放弃奖学金可能将被优先录取),且这些大学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会为留学生提供奖学金,不管你来自中国还是津巴布韦。
以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每年的花费,包括学费和生活成本,估计超过52000美元。大多数家庭无法支付这样大的开支,因此,60%的大学生靠财政援助支持。这里的“潜规则”是,假如你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学校就不会让经济困难成为你学习路上的绊脚石。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我会捐钱给我的学校以资助校友们完成学业,因为我曾是学校财政援助的受益者。将这些热心的援助简单地理解为奖学金,有失偏颇,也不符合捐助者帮助需要经济援助学生的初衷。因此,高考状元由于申请全额奖学金而导致申请名校失败这一说法,根本无法立足。
申请美国大学最好的信息来源不是报纸、中介公司或者那些曾经在美国上过学的熟人,其最好也最准确的信息永远来自于学校本身。学校的网站上有大量申请所需的信息和数据,这些都能帮助你又快又好地完成整个申请过程。并且,独立申请的经历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理解能力,这也是学生在接受美国教育时所必需的。然而我认为,整个申请过程所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提供了一次自省的机会,让申请者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梦想与人生规划,这些都是单纯的考试所无法带来的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