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号,对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在漫长甚至超期的等待之后,我的儿子终于知道了他申请大学的结果。
在美国陪读的七年时间里,我见证了每一届学生的离开,关注着那些孩子们的去向,我会根据那些学生的去向,结合我对他们在学业和课外活动的了解,来试图了解美国的教育。
我的儿子是今年毕业班的一员,这一届的学生,跟我的儿子从小学六年级到现在一直是同学,所以他们也是我最了解的。他们当中,有当地学生,也有国际生。我就从我最了解的这些孩子中选取几个,来跟大家聊聊。
特别又普通的美国女孩
Grace是个白人女孩,父亲是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也是我们这届学生高中四年的家长代表。
Grace高中四年学习成绩大部分是A,偶尔有B。SAT成绩较好,但并不属于高分。她最大的特点是爱好音乐,喜欢唱歌。在学校所有的表演活动中,她和我儿子两人属于绝对一场都不会错过的角色,通常的组合是,我儿子伴奏,她唱歌。
从高三开始,她的家庭每年出资为她举办至少1-2次小型的音乐表演。比如她们会包下某个餐厅的一部分位置,简单布置一下,摆上话筒,女孩子抱着吉他,演唱2个小时左右。
来的客人都是她自己以及父母的好友,人数大概30人左右,我多次参加过她的小音乐会,每一次的活动现场气氛都非常好,大家借着这个场合叙旧聊天。
在我看来,她最大的亮点就是她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为这个爱好所付出的行动。
除此之外,她还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她最近两年一直坚持在每个周末为一些生活自理困难的独居老人送餐。
我们家跟Grace家的往来很多,据我了解,她在报考大学期间,并没有付出太大的辛苦,甚至在我儿子提前半年开始复习SAT的时候,她的妈妈还跟我儿子说,“你不必要这么早就开始备考啊,你太紧张了,放松点。”甚至送给我儿子一个放在桌子上的小摆件,一个小考拉,身上写着“don’t hurry, be happy”。
在接近申报大学的日子里,她照常跟家里人去旅游,开她的音乐会,看电影,滑旱冰。甚至在SAT考试的前几天,Grace的妈妈过生日,她们全家还飞到拉斯维加斯过了一个周末。
在录取季结束,她报考的UCSD、加州理工等学校,全都给她寄来了录取通知书。
Grace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她收到了所有学校的录取,其中包括排名前十和前三十的好几所学校。但是由于录取太多,她一直没有决定究竟选择哪一所大学去就读。
实际上,她的选择还不止于此
她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她的家庭一直对哈佛大学有巨额的捐赠,哈佛大学里有一座楼,就是她的祖父母捐的。如果她申请哈佛,在同等条件下,她有非常大的录取优势,但是她压根就没有报考哈佛,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为什么,哈佛不是她想去的地方。
五月一号,是学生要向录取了她们的大学回复的时间,也就是说,大家都要在这个时间之前,决定自己要去哪所学校。Grace对我说:“我可能不上大学了,我没想好要去哪所学校读书,也许直接去搞音乐了。”
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Grace的故事。我的女儿在三年前也有过类似的纠结,她甚至手上拿着若干个大学的录取,因为下不了决心选择哪个,而哭起鼻子来。
但是相比之下,如果我的孩子有机会上哈佛,我不会同意她只是因为“不是我想去的地方”而放弃这个选择。我也不会同意她有这种“不上大学了,直接去做音乐”的念头。
Grace是一个热情、积极、开朗的女孩子。学业上,她不是一个绝对的学霸,她认真地学习,但并不超额地学习。在业余爱好上,她热爱音乐,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唱歌上,但是她并没有一副天籁的嗓音,在我看来,她不过是“唱的挺好”。
在美国人当中,她是特别的一个,但也是普通的一个。或许这是这个社会的缩影,你可以如此普通,却又如此特别。
轨道上的国际生
下面我来讲讲另外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她来自中国,我们叫她小兰吧。她在九年级来到美国,成了我儿子的同学。跟所有的国际生一样,第一年所有的课都是ESL课,也就是开给国际学生的,降低了难度的课程。
第二年,她逐渐脱离ESL,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她不是个懒孩子,但也不是个特别刻苦的孩子,学习成绩中等水平。
她生活在一个寄宿家庭里,过着一个国际生最常见的生活。从十一年级开始,也跟所有的国际生一样,开始准备托福,准备SAT。
她最终的托福和SAT, 都属于中等略微偏上的水平,总之,学业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如今她已经接到了排名前五十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矛盾中成长的孩子前面说了一个本地学生,一个留学生,下面再说一个介乎两者之间的吧。这就是我的儿子。
我说他介乎于两者之间,因为他出生在美国,但是在咱们国内上的小学,六年级才回到美国。他不算是本土学生,他的母语不是英语,他的第一语言是中文。他没有受到过多少国内学业的高压,却又有我这样一个中国式思维的妈妈。
和他一起长大的美国孩子都自由自在追求自己的爱好,他回到家里却又面对着一个在国内读到初中,到美国开始学业上发力的姐姐。
他就在这个矛盾的环境中长大。
到美国之后,他喜欢上了生物、喜欢上了物理,但他的喜好并没有达到专业的程度。他业余爱好广泛,记得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每一次的运动会,都是他被班主任垂青的唯一时刻。
到美国之后,他第一年就成为橄榄球队的主力,之后花了五年时间练习高尔夫,按照教练的话说:“他是我带过的最有天赋的孩子,他潜力无限,他想走多远,完全看他自己的兴趣”。
实情似乎也确实如此,他在美国参加了不少颇为重要的高尔夫球赛,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最终,这个兴趣也只停留在了兴趣层面上,没有如我所愿,走向职业道路。
他热爱音乐,钢琴、吉他、架子鼓他全都喜欢,这两年还喜欢上了唱歌。
在他的高考季来临的时候,我早早的给他买了厚厚的练习册,由于美国的SAT辅导老师少,我早早的给他订了国内的辅导老师。报考学校,他完全不让我插手,连我的意见也不大听取。
他决定学习时尚管理专业,并且只报考这一类的学校。我每次想跟他聊聊高考的事,他都跟我说:“妈妈,你让我自己申请,可以吗?I know what I am doing.”
他姐姐三年前申请大学的时候,为了保险起见,申请了22所学校。而他呢,在早早收到了两所学校的录取之后,心里感觉有底了,就又申请了一所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学校。所以,他一共就申请了三所学校。相比较他姐姐的22所,他只申请三所,简直就是开玩笑。
我试图劝他多申请一些,虽然不必要像姐姐那样申请那么多,但至少专业类学校申请一些,综合性的学校也申请一些,多给自己一些选择,但他坚持己见。我心里很急,恨不得吼他一顿,让他按照我的意思办。
但是我同时也说服自己,如果他有一天后悔了,后悔报考的学校太少,给自己的选择太少,那样的后悔或许才能教会他:凡事要给自己多一点选择,多一点余地。
几个月漫长的等待,他最理想的学校迟迟没有消息。大学的录取时间基本都在四月一号之前结束,绝大部分学校早都已经发了通知,无论是录取还是拒绝,都该有消息了。
我们这边左等右等没有动静,四月三号,他给学校打电话过去问,对方电话里说:“我们给所有学生的信都在半个月之前就寄出去了,你如果没有收到,请把你的名字告诉我,我查到你的档案之后,给你发邮件。”
半个小时的度秒如年之后,“叮”的一声,邮件到了,上面写着大大的“Yes Yes Yes!”,他被录取了!
收到通知书的当晚,我们举杯相庆。放下杯子,他说:“妈妈,虽然这个学校录取我了,但是我可能要改主意,我想学音乐,学作曲。”
我坐在桌边,目瞪口呆。
这就是他,一个在两国文化的冲突中长大的孩子,一个正在摸索自己人生方向的孩子。
品学兼优的中国学生
说了这几个在美国的孩子,最后来说一个在中国读书的孩子。
他的名字叫小逸,也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成绩优异的孩子,年年都是市三好学生。而且爱好广泛,钢琴十级,油画获过奖,还在市级的奥数比赛中获得过很好的名次。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重要的作文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
这是一个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孩子,也许因为父母都是律师的缘故,从初中开始,他就梦想要做一名大律师。为了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他的父母给他报了四五个补习班,几乎任何时候看到他,他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
他就读于当地数一数二的重点高中,SAT成绩和托福成绩都非常好,学校老师的评价也非常高。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品学兼优,爱好广泛,并且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我看来,他的成绩和表现,应该可以轻松申请到理想的学校。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报考的几所美国大学,或者拒绝了她,或者给了他“waitlist”,也就是候补名单。
甚至我所了解的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对比小逸而言,各方面有着明显的劣势,被一个排名五十多的大学录取,同一所学校,却拒绝了小逸的申请。
我陪读七年以来,对每一届毕业的孩子的去向都非常关注,尤其留意那些在美国留学的孩子,和同一年在国内读书的孩子,他们之间的对比。今年,小逸的例子,让我非常的震惊。
以我对小逸的了解,我知道那些拒绝他的学校,真的错过了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学生。
中国孩子优秀得太标准
国内学生的优秀,都太标准太一致了。
综合我以往看到的例子,尤其是今年小逸的例子,明确的可以看到,美国的高校,明显偏爱在美国读高中的国际生。这种偏爱,对小逸这样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公平!但是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同样是录取国际生,录取在美国读高中的国际生,是最“安全”的。
单从SAT和托福考试来说,亚洲考场频频出现的作弊事件,早已给亚洲孩子的成绩贴上了失信的标签。更重要的是,我们大陆学生的在校成绩单造假非常普遍,伪造课外活动、伪造社会活动经历的,比比皆是,这些使得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评价格外严苛。
并且,来自中国的申请材料,大多数掺杂着太多的“包装”痕迹,大量的申请文书都是出自“中介顾问”之手,而非由学生自己完成。
对于美国的高校来说,无论从学生构成的多样性,还是从经济利益来说,他们都更愿意招收国际生,但是同等条件下,录取一个美高的学生,比录取一个来自国内高中的学生,更加有信任度,更加“安全”。也就是说,同样是中国孩子,在美国读高中的,可以获得更明确和公平的评价。
或者说,一个国际生,在美国教育体系下越久,美国的高校就越明确的知道一份申请书背后的那个孩子,是否如他们所愿。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国内学生的优秀都太“标准”、太“一致”了!钢琴十级、SAT高分、高中成绩全优……除此之外呢,他的业余生活、他真正的兴趣爱好,却显得非常干瘪。仿佛在那个大学申请书背后的,是一个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学习机器、考试机器,而不是一个个生命旺盛的、灵动的孩子。
大学希望录取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独立思想的完整的人,而这一切,往往体现在成绩之外。体现在孩子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体现在孩子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中。
这方面,中国孩子往往处于弱势,往往只能依靠中介机构不太高明的包装。
作为一个陪读的妈妈,我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尤其是我们中国来美国求学的孩子,以不同的面貌,不同的状态,完成自己的高中生活,走向大学的校门,不禁感慨,申请大学似乎是12年级的事,但是它也许是早早的就已经被预设好了。
预设这个未来的,是孩子,也是父母,当我们共同决定了她/他如何平衡自己的爱好与学业,当我们决定了让孩子如何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甚至当我们还在为孩子“不听话”而焦虑不安的时候,一切或许就已经预设好了。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