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
聪明爸妈常自省,无心之语最伤儿。
作者:王十三。本文来源: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600万孩子的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蓝橡树”获授权转载。
........................................
前不久,微博上#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的话题悄无声息地火了,为了帮助父母认识到教育中的错误价值观,一群志愿者头戴面具,在人流高峰期手举信息牌,每一个上面都以文配图,呼吁父母不要再在教育中传达错误的观念:
如果可以,请不要告诉孩子,如果他们捣蛋,医生就会给他们打针,我们希望在孩子生病的时候,知道我们是最想帮助他们的人。
如果可以,请不要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再调皮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走,我们希望在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向我们求救,而不是被我们吓跑。
……
被这些文字触动的看客请举手,原来父母一不留神说出的话,都会给孩子树立错误的观念。说到三观,许多孩子直至长大都被父母错误的三观绑架着,终其一生得不到解脱。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时候戒掉这些错误观念了,以下这些雷区,你踩中了几个?
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写道,“好像只有成绩,才能让社会承认你是个天才。”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凌玲对儿子佳清的学习成绩十分在意,有一个片段是佳清做完作业后,凌玲又布置了许多习题让他完成,佳清不敢拒绝,只敢试探性地问:“这些都要做吗?”凌玲十分坚决,佳清只能照做。后来陈俊生有些心疼佳清,凌玲也说:“他天赋不好,必须得笨鸟先飞。”
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硬性要求,这成为压在孩子身上的一座大山,让他们喘不过气。
即使高考后多年,你有没有因为梦到考试失利而一身冷汗?
在精神心理学中,有的压力源不会被时间分解。其实孩子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父母的不断施压,让这份沉重根深蒂固。
当你的孩子告诉你他交了朋友,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不是想知道对方学习好不好?
老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总想给孩子创造正面的人际和学习环境,却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度量衡。
我的朋友小芳十分在意儿子乐乐的交友,小芳明令限制乐乐绝不能和邻居小豆一起玩,因为小豆学习十分差,每次都包揽班级的后三名,小芳相信,如果乐乐继续和小豆一起上学放学,成绩一定也会被影响。
把分数成绩和做人划上等号,其实是一种有失偏颇的做法。要知道,孩子的成就与成绩是两码事,教育家陶行知在文集中写道:“那些分数不高而被教鞭鞭打的人中有瓦特,冷眼下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
不要再只用成绩去判定孩子的好坏,分数从来都不等同于人品。
二、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
在综艺《了不起的孩子》中,一个5岁的男孩跟着妈妈走遍了30个国家:去印度体验风俗文化,去尼泊尔布恩山徒步攀登,去马来西亚喂动物。
在一片艳羡声中,有网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这么小的男孩就被富养,以后会不成器吧?”“男孩子小时候太享福,不能更好地锻炼心智啊!”女孩才应该被富养,男孩应该被穷养,这种想法在不少家长的心中生根发芽。但是要知道,男孩也好,女孩也罢,性别之前他们都是孩子。
我们提倡对孩子富养,指的是精神领域的充实。儿童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未完成愿望之魔咒”,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心理得不到满足,那么终其一生都会为之偏执。过度地剥夺男孩子精神的愉悦,只会在孩子的心上留下遗憾和阴影。
陈冠希在接受采访时说,爸爸妈妈在他小时候都没有给他足够的爱和陪伴,他常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待着,他无奈地表示,真正陪伴他长大的只有hiphop。12岁那年,从来都不陪他的爸爸还惩罚他,把他锁在车里,无论他怎么呼救都无济于事。
成长过程中的缺爱,让他一点都不信任自己的父母,长大后他也不会信任其他人。
不要因为他是儿子,就吝惜爱和包容,否则精神穷养的心灵匮乏,会围绕他一生。
三、什么都做不好,你太让人失望!
朋友的女儿有钢琴表演,我去捧场,小姑娘弹得很不错,现场的掌声也是此起彼伏。而表演结束后,朋友却没有夸奖她弹得好,而是挑出了刚刚表演中的不少毛病,“你怎么还是驼着背弹琴?”“我怎么听着没有上次熟练,你最近是不是又偷懒了?”
孩子低着头听着妈妈的批评,像做错事一般手足无措,满是愧疚。
其实,孩子比你想象中更期待表扬,只不过有些家长信奉“苦难教育”,不敢轻易表扬孩子,生怕这些小人儿沾沾自喜不再努力。
在儿童心理学中,有一个名为“恐惧缺陷”的概念,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之后,如果总是获得苛责,很少获得赞扬,那么就会生出“我是一个糟糕的小孩”的想法。
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在心中形成一个受害者原型,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都会下意识地有着“我不配”的念头。竞选班长时,孩子觉得不配做班干部;长大进入公司,会认为自己不配升职加薪。
父母的赞扬除了可以带给孩子自信,还可以让孩子学会鼓励。例如黄磊带着女儿多多参加综艺节目的录制,有一次多多给妈妈准备了生日礼物,黄磊知道后立刻给了孩子一个吻作为表扬。而节目中的多多,也常常夸赞身边的弟弟妹妹,宠爱地亲吻小伙伴。
妈妈们在称赞孩子时,也要把握方法,为了避免孩子在赞赏中生出功利心,妈妈可以把称赞的重心放在过程上,比如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不要把赞扬的重点都放在成绩上,而是称赞他获得好成绩前付出的认真和努力。
永远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赞美,这些小人儿在等待你的认同。
四、你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的前半生》中,凌玲总是教导佳清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所以佳清即使不想睡在地上,妈妈一瞪眼,他也只得同意。一桌子的零食玩具都是给平儿准备的,佳清看着很是羡慕,就算爷爷奶奶让他拿两件自己喜欢的,他也看着妈妈的脸色行事,妈妈同意,他才敢接下奶奶递过来的牛奶。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相信不少父母都教育孩子要学会忍让,并把能够隐忍,定性为“有教养”。
但如果孩子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而过于懂事,反而会让他们习得不敢倾诉委屈,不敢表达喜好的压抑式思维方式。
要知道,一味的隐忍、让步、沉默、压抑绝不是懂事,他们放弃了哭闹和撒娇,只为变成那个让父母觉得懂事的完美小孩。
在心理学当中,每个个体都有心理顺应力,也就是心理弹性,这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心理压力时的处理能力。
成年人可以在委屈面前迅速恢复,正是因为心理顺应力较强,很快就能消化心中的不愉快,但是孩子的心理顺应力还并不成熟,他们不能快速地消化委屈。只不过为了让自己更像“好孩子”,他们装作云淡风轻满不在乎。
永远不要为了省事,而逼迫孩子变得懂事,孩子的伤心是一种求助,不要一刀切地让他们认定这是“添麻烦”。孩子需要哭闹和泪水,这是他们排解负能量的方式。给孩子一个任性的机会吧,他们那看似隐忍的背后,有着波澜壮阔的波动。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而已。
亲子教育是一段互相成长的旅程,路途中,这些小人儿会渐渐褪去青涩与年幼,向着你想象不到的广阔中迈进,同时,父母也要学会克服错误的三观,给予孩子正确契合的教育。
在这场一起长大的冒险中,孩子和父母都拥有了更好的样子,我想,这便是亲子教育最有魅力的所在吧。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