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校园的Sather门外,是学生活动的聚集地。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在此展示青春的多姿、大学生活的丰富。音乐声和演讲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萦绕耳边。我常常驻足,欣赏一曲曼妙的人声合唱,或是静静观赏金发碧眼的学生们表演中国武术。
穿过大门,校园的氛围变得静谧而严肃。潺潺流过的小溪将喧嚣挡在对岸,庄严矗立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随处可见的参天大树才是校园的风景。每到整点,钟楼上传来悠远古朴的钟声,无论身处校园的哪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时光一小时一小时无情地流逝!
我选修了伯克利的语音学课。一周三次,每次一个小时,外加每周一次的讨论课,一门课出勤时间是每周四个小时。
第一堂课,教授把本学期的schedule发给每个人,以周为单位,每周要学的内容一目了然。更厉害的是,我打开这门课的文件夹,里面有所有的ppt和讲解视频。在学校图书馆网站可以下载到教材电子版,非常方便。
选这门课的人数上限是100人,课堂满员了,据说还有很多人没选上。语音学课在伯克利一点儿都不冷门。选课的有研究生和本科生,以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为主,专业并没有限制,所以除了语言学系的学生外,还有计算机系、生物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的学生来修这门课。
上课的教室很大,有超过十块的屏幕显示ppt。学生们4-6人围坐一桌。每个学生手上有一个iclicker,就是答题器,每堂课都会用到。上课就是答题,可以和同桌讨论,也可以举手提问。学生们手持答题器,教授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答案,大家的预习和掌握情况一目了然。他可以点名让某个同学回答,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大家自由提问。一个小时就在答题中度过。每周五都要进行一次测试,也是用iclicker,在测试前会有一个答疑时间,教授也会主动讲一下难懂的部分。马上要考试,大家提问十分积极!测试和平时上课不同的是:每个人独立答题,不能讨论。看着同桌的小伙伴自信满满地按下答案,那个心急!而老师也不用改试卷,成绩已经有系统记录分析好,当场就能看到。自己学得咋样,清楚得很。考完立刻讲解,有时候皆大欢喜,有时候哀鸿遍野,这样的课堂不好混,平时测试占总成绩的30%,谁敢马虎呢!
每周一次的讨论课也是比较有意思的部分,要求自己找一个consultant做语言调查,要录音,要分析。教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研究生由他本人带,本科生由他的两个博士生助教负责。安排了不同的时段进行单独指导。助教每周会发一次邮件说一下进度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推进。
虽然我自己也教语音学,但就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根本无法和这门课相提并论。课前必须花时间通读阅读材料,我还把PPT打印出来,提早一个小时到教室,认真预习,每堂课才真正发挥作用。
我准备了录音笔,打算把教授的讲解录下来,回家慢慢消化,结果完全没用上。我下载了全套的讲课视频,可以在家放慢速度学一遍,课前再快进学一波。因为有视频和阅读材料,所以一小时的课堂内容其实是好几个小时的容量,几乎老师想塞什么进去都可以,完全不受制于课时。
除了做题之外,教授也会搞些有趣的花样。讲解空气动力学的时候,教授准备了气球;还有一次准备了水和吸管。这样的课自然令人印象深刻,但要真正搞懂其中的原理,课下不花一番功夫是学不会的。
期中测试的时候,老师出了一张考卷,还是用iclicker答题。课堂气氛就像凝固了一样,只听见咔嗒咔嗒的按键声。最后的几题是调查,平时有没有看视频,看ppt,看阅读材料,如果这是期中考试的话,自己估计会是什么等级。完毕,教授说,大家忘了吗,我们的课是完成project,没有期中考试的,哈哈哈……课堂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原来这次不计分啊!
期末测试则要严肃得多。教授拿了好几份样卷给大家作为参考。我一看覆盖面很广,有很多内容在课上和平时练习测试中完全没有涉及过。复习必须全面展开,不仅教材是重点,讲课视频和PPT 是重点,平时每周几十页乃至上百页的阅读材料也得复习。一张纸列出了可能用到的所有公式,这个倒是不用背诵。但用哪个?混在一起反而更让人迷糊啊!临考前,课外的office时间人满为患,大家排着队去问问题,有问题此时不问,更待何时?
一学期课上下来,如履薄冰的感觉出现好多次。这只是伯克利本科生的一门课而已!我的基础重新夯实了一遍,更前沿的知识和理论也得到补充,可说是不虚一路辛苦跟下来了。
课后,我和讲课的Keith Johnson教授攀谈。他告诉我他的课程大纲源自他自己的老师Peter Ladefoged和John Ohala,每年他会根据上一届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最新的学术动态重新修订一番,多年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模样。学习过程中,我多次读到某几页PPT根据某某教授的资料,一板一眼,这种学术的传承令人感动、敬佩。如今,Johnson教授也早就是当之无愧的名师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基础课、导论课要由最具学养的名师来传授。深入浅出、化繁就简、把握前沿趋势的能力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所能轻松驾驭,而学术的传承和品味要从踏入这门学科的第一课开始。
虽然经历旧金山地震后,伯克利校园留下的古迹少之又少,但学术精神却从未断流,直至今日。作为受到政府奖学金资助的公派留学人员,我明白我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来自网络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