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我们的线上分享会,今天的主题是除了标化和夏校之外,暑假里不得不做的五件事情。讲到暑假,其实事实上现在大家更倾向于是暑“假”对吧?就是相当于一个假的假期,因为有不少同学都曾经吐槽过,现在的暑假其实是比真正学校里面的学期还要更加地忙。
那么提到暑假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第一印象,就是这个我要去补习标化,或者我是不是要到国外的大学去上一个夏校,那么在这边我们今天是想给大家提五个建议,就是五件你在假期里面还是可以考虑去做的事情,今天一共是有两位分享人,一位是我Yvn老师,另外一位就是我身边的华帝华老师,我们两位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五个建议:暑假里面不得不做的五件事情究竟为什么要去做?每件事情怎样做?然后做了之后会有怎样的意义?
今天跟大家说的五件事情分别是阅读Reading、研究Research、实习Internship、了解美国大学School Research和新学期学术准备New Semester Academic Preparation,那我们就来为大家逐一分析。
相信阅读是一个很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那我们就来问一下华老师,在学生准备大学申请的过程当中,为什么Reading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Huadi:大家好我是华帝老师,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学生一般从很小就开始到各个国家旅行,所以行万里路这个地方一般是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好像读万卷书能够做到的人就越来越少。对我们大学申请来说,读书其实很重要的。
第一,阅读的能力其实会直接帮助到标化的准备,比如SAT,六十五分钟要求你读五篇文章,对阅读速度的考察是非常的重要,很多人阅读来不及做,那么你从小就从第八年级九年级开始在每个假期做一些阅读,我认为读十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比参加十个补习班还有用。
第二,就是在申请的时候有很多学校会直接问你读了什么书,比如像Columbia 哥伦比亚大学,会直接让你列出读过的五本书,然后像Wake Forest维克森林大学,也会问你列举一本你读的书,并稍微描述一下。所以说你如果之前积累了很多书,在写Essay的时候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Yvn:就是其实好好地读十本书比上十个补习班会更加有帮助,那我想问一下华老师,大家究竟应该去读哪些书呢?还有就是大家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比较合适的书单?
Huadi:我觉得从大块来讲可以分为两块,一类就是小说和Literature文学作品,主要为了培养文学积淀和素养,然后另外一类是和专业相关兴趣拓展类的书籍。
那其实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水平有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也很重要,我这边只是提供一个建议,比如说小说,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Newbery Medal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纽伯瑞是专门在美国设置的一个儿童文学的一个奖,你可以搜从2000年过后的获奖作品金奖银奖,反响都是相当不错,而且虽然说它是儿童文学,但是其实思想深度上是绝对够的,而且主角一般可能是一个小孩,甚至是一个动物,情节比较生动,不会很晦涩难懂,比如有一本书讲的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如何在二战时候这个勇敢地生活下去的故事,就很感动!大家在这个书单当中随便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书都可以。
第二类就是跟你的专业相关的,可以读一些兴趣拓展类的书籍,我个人建议是可以参考,也可以Google或者百度:剑桥大学官方提供的各专业推荐书单,可以从其中挑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开始。
Yvn:黄老师提到的剑桥大学给学生推荐的书单,那么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不是要推荐给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读的?其实不是的,它的适用对象是指想要去申请剑桥大学本科的这些学生,也就是高中生了,在每一个细分的专业,剑桥大学都会提供这样的书单。
这些书单都是剑桥大学强烈推荐学生申请者去读的,因为在申请牛津或者剑桥的时候,都会进入到一个面试的环节,在面试环节当中,会由各个专业的教授来给学生做面试,那这些专业的教授他们会问的问题,除了广义上面的,比如请进行一下自我介绍,你在高中里面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这些用于了解一个学生有关的问题,他们还会涉及到非常深入的和专业相关的知识,比如说像数学专业的学生,他就可能会让你直接来解题,工程专业的学生,他就会给你一个问题,然后问你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像这些题目的来源,其实都是从推荐的这些书单里面而来的,因此这个书是完全适用于高中学生去阅读的。
一讲到Research,大家脑海当中浮现出来的可能会是一些刻板印象:科学家穿着防护服,然后戴着防护镜,往试管里面去滴试剂,诸如此类。在中文当中其实也有一个说法就叫做科研,那大家可能就会有一个问题啦,就是科研好像是大学生,至少是进入大学之后,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才要做的事情,那像本科学生、高中学生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科研?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现在高中生做研究做科研好像还是个挺红火的一件事情,甚至你如果手上没有一个正在做的学术研究,你可能都不好意思跟人家出去打招呼。那这种现象我们也会总结为就是本科申请者的一个类研究生化的状态,就是在高中阶段的时候,学生已经着手去做一些科学研究,那这个现象不知道华老师是怎么来看的?
Huadi:其实我怎么看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我曾经采访过哥大和宾大的两位招生官,他们谈过就是除了GPA和标化之外,课外活动中会比较看重的一些特质,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三个,一个就是Research,一个是Leadership,还有一个是Commitment to Service,也就是调研能力、领导力和服务意识。
那他们是把Research能力放在首位的。所以看得出来美国以哥大、宾大、康奈尔这些常青藤校为首的名校对于科研能力的看重,还有就是现在国际学校越来越多,比如说像A Level、AP、IB等,这两年的申请中都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IB课程的优势比较大,因为IB课程中融入了很多很多Research的元素,包括Extended Essay,Internal Assessment,以及一些G4,一些Science Essay等等,这些都是跟科研相关的,而传统意义的普高还有A level和AP,可能都是以上课考试这样的形式,所以也进一步的佐证了我刚刚说的,美国顶级名校对于Research能力其实是非常看重的。
Yvn:Research的中文其实大家都会倾向于翻译成科研,就是科学研究,那是不是只有目标是理工科类的学生才适合去做Research?像文科、社科这一类的学生是不是就不需要做了?如果大家想要去做Research,可以从哪些方法上面去找到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呢?以及有哪些可以用到的资源?
Huadi:我觉得 Research 可能翻译成调研会更好,因为确实Research,不仅仅针对于学理工科的学生,对文科社科都管用。
我记得哥大有开过一个Social Science Workshop,一个专门针对于社科的Workshop,其中第一节课就是讲如何做调研的一个方法论,也提过这个所谓的社会科学是什么,然后老师说其实就是“在实验室外做实验”。
所以科研也是一样,不仅仅是局限于在实验室里,他们做Research的方式可能就是通过在大街上做一些Servey、做一些场景的模拟。我曾经带着学生做过一个模拟向别人借手机的社科实验,假设自己没带手机,然后问不同年龄段男生女生老人孩子借手机,看看什么样的人会更加愿意帮助自己。
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科方面的Research的例子。那关于文科其实也可以做很多例子,比如莎士比亚文学的研究,比如中国传统的对红楼梦红学的研究等等,其实都是关于文学方面的Research。
那如何去找这些研究的资源呢?我觉得可以分为两块,一块就是实地调研,还有一种就是线上的资源。实地调研,首先一定要把握好,如果你们所在的学校和一些实验室有紧密合作关系,尽量要争取。比如世外和华东理工等大学是有合作的,苏州的比如说领科和一些其他的院校,比如苏大也有类似合作项目。如果学校有这种类似合作,那么尽量去争取。
如果学校没有,也可以利用其他地方的资源。其实有很多实验室都是为公众公开的,比如说像在苏州园区有一个生物方面的叫Cold Spring冷泉港。冷泉港本来是在纽约的一个全生物界都很有名的实验室,然后在亚洲设置了一个DNA Learning Center,就在苏州的园区,离上海也比较近。在每年的暑假都会举办一些夏令营,这些Research的机会也可以把握。
如果实地比较困难,也可以考虑利用互联网来做调研,比较著名的一个网站叫做Pioneer Academics,这个大家也同样可以百度或谷歌一下,这是一个完全在线上由美国名校教授带你做研究的项目,录取选拔难度还是比较高的,也需要写文章写Essay,不局限于科目,你可以研究各式各样你感兴趣的东西,会有老师指导,暑假和春季都有。所以像这一类线上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好好把握一下。
Yvn:正如华老师刚刚所提到的,Research其实不仅仅是科学研究,也不仅仅是理工科类的学生才需要去做的,事实上所有人文类社科类的学生,只要你有一个想要研究的问题、想要去解决的问题,其实都可以用一套方法论来去进行调查和研究。
提到实习,一开始大家都是趋之若鹜的状态,但发展到现在,想必大家心里面提到实习,都会有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唉呀现在这年头谁还做实习,特别是高中学生做实习,这个好像大家都知道你到了一个企业里面,或者一个岗位上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学术类的知识,然后其实让做一些比较高级的事情也是做不大出来的。以至于大家都会普遍觉得说,实习就是过去划水,不知道华老师对于高中学生去做实习这件事情的看法是什么样子的?
Huadi:我觉得实习本身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一个让你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真正正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的机会。但是由于我们中国人自己比较聪明,有很多的企业看到了商机,开出了各种各样的Project,送你去各种各样的500强企业里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实习就变成一种商业化的操作模式。
当然这种也肯定逃不过招生官的火眼金睛了,所以就出现了刚刚李老师说的这些现象,好像实习变得没有那么有价值了。
其实我觉得对于一些实操性更强的专业来说,实习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说像商科还有传媒,工程也可以算吧,比如说像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你有一些在相关的企业、工厂里面实习的经验也是会相当重要。那像这些专业,相对于学术而言,可能更看重的就是一种实践、一种实际操作的Experience,所以对于申请这些专业而言,我认为Internship是非常有帮助的。
Yvn:大家现在对于实习这件事情的看法,普遍都会觉得是不是可能以某种形式交了钱,然后过去划水的比较多,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找实习当中的某一些陷阱?
Huadi:这个和顾问之间的交流、Brainstorm头脑风暴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其实实习这件事情我刚刚也说本身是没有错的,而且是非常有益的,那如何避免掉入一些所谓的陷阱当中去,那最主要的就是你的这个实习经历跟你申请、跟你其他做的一些活动、经历应该相关。
举两个例子,我有一个学生,女孩,从小梦想就是当一个播音员,因为她坐在爸爸的汽车里面,听到那些车载广播,那些知心大姐姐的声音,感觉很温暖,感觉可以可以突破这个时间和地域上的障碍。
然后在学校里面也一直是在广电部里面负责每个星期给同学播出不一样的节目,像这样一个同学,她暑假去找一个报社或者电视台方面的实习工作,就非常的适合。不会有任何招生官会觉得这样的一个实习是在混履历,因为和她的一整个经历很匹配。
我还有一个男生,他从小爱玩汽车,收集了很多车模,然后基本上可以说在大街上看到任何一辆车,都可以说出来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大概是什么时候产的,这一类的。然后对汽车内部的构造,比如说这个轮子、排量、四驱,当然有些东西可能我也不是那么懂,然后他四驱车也玩了很多,那像这样的一个学生,暑假进入到一个跟汽车相关的,比如大众或者德国的一些汽车公司里面,去做一个实习,到他们的工厂里面去了解一下,比如自动化的技术,包括汽车零件方面的实习,都会相当有意义。所以说大家在选择做实习的时候,一定要跟顾问进行一个沟通,然后选择一个点,选择跟自己匹配的去实习,这样子才会更加有意义。
Yvn:暑假时间大家会听到访校,包括像游学这些词,出现的频率都蛮高的,比如说爸爸妈妈,带着自己的小孩到美国的大学里面去走访一圈,参观一下。像这种形式,有不少的旅行团或者机构都做成游学团,带着一群学生按照一个固定的线路,比如说我走访个八所十所学校。华老师您觉得这样子的游学,然后访校是不是有必要的?
Huadi:我觉得访校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如果你整个团期安排的时间很长,比如说要去十天,然后其中只有两天是在真正看学校,还有八天是吃喝玩乐,那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为什么一定要做访校呢?就是其实大家可能也知道,现在申请越来越激烈,名校的名额就这么多,所以相对来说想要冲击一个梦校最好的机会就是在十月底、十一月初的那一批ED、EA,可以显著提高你的录取率。
早申请由于法律绑定,你只能选择一所学校,所以怎么样去选择那一所自己的梦笑,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你可能需要一个分数,拿托福和ACT来说,比如SAT有一个1520分,托福有110多,那你可能的选择就在团里的前20,具体前20当中选哪一所才是你的梦校,可能这个时候你就要去做一些School Research。
说到方式,我觉得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去实地访校,实地访校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去学校的官网预约,因为暑假这样的时候有很多人会去访校,所以一般的大学在七八月份都会开放一些专门供学生访校的日期,那你需要去官网上看。
比如说BU波士顿大学、NYU纽约大学都会有,然后你选择预约好,比如说几号的几点,那就会有专门的学校的学生甚至老师会带着你做一个Campus Tour,告诉你一些东西,这些比你随意地、毫无目的地在学校里面乱逛就会更有意义。
然后可能也会有在读的学生,甚至有一些招生官跟你见面,甚至还可以预约一些跟招生官的面试,尤其是比如说一些私立大学和文理学院,比如说像Wake Forest、 Rice University这样的学校,你做访校是很有机会能和招生官见上面的。
除了实地考察,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我要准备ACT,或者我要做实习,可能抽不出这样一个时间飞到美国去,其实在国内也有很多做School Research的方法,除了在网上找资料之外,也可以去参加一些Information Session,就是美国大学在中国地区开设的一些招生说明会。
比较有名的有一个叫LAC China Tour, LAC 指的是文理学院,每年的暑假在上海和北京,这是两个固定的点,然后还会在其他的中国城市再开一场Tour,集合全美前20的基本上是最好的文理学院都在里面。会有他们的招生官来到中国跟大家见面,一般都是在8月的上旬和中旬,上海市必定会有,每年都会有,今年我查了一下还没有开始注册,之后大家也可以保持关注,百度LAC China Tour就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到时候也是一样需要预约,可以给你一个跟最想要面试的一个学校的招生官面试的机会.像这种足不出户能够访校的方式,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起来。
Yvn:当学生跟家长问到我关于什么样的人适合去到美国大学校园里面去访校的时候,我通常都会这么回答,就是有钱有闲的人是适合到美国大学校园里面去访校的。
有钱这一点来说就不赘述了,因为比如说你从国内要飞过去对吧?那这个吃穿住行其实都是要有一定费用的,除非是有学生到美国大学校园里面去参加夏校,那么参加完夏校之后多出来的几天时间是可以到各个地区去访一访学校的,不然如果纯粹的就是为了去访校飞过去,确实是一笔还不小的开销。而且特别是学生通常都是在18岁以下,这当中也会有安全性的问题,所以通常都有一个家长会陪同过去,那这个本身对于家长的时间来讲,还有包括费用来说,都是需要去考虑的。
那有闲是什么意思?有闲的意思是就访校这件事情,事实上是在你的这个任务清单上面,排在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靠前的一个位置了,就是说你再往前面的一些重要的事项都完成的差不太多了,我们就讲到除了标化和夏校之外嘛,那暑假里面必然是一个很集中的大块的时间,你是可以去上标准化考试培训的课程,还要包括自己去复习标准化考试。那么在标化已经处理的差不多的情况下,就相当于你是有这个空闲的时间出来,再去做访校这件事情。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标化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就建议大家不要做访校了,因为标化成绩的提升其实是可以救得了你的,但是你去大学访校,是要和一个概念联系起来的,就是Show Interest,就是在大学考虑录取一个学生的时候是会有一些不同的指标的,比如说标化呀、高中的成绩呀,课外活动等等,这当中还有另外一个指标叫做Show Interest.那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会说我不再把Show Interest作为录取一个学生的考虑了,因此当你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候,Show Interest是救不了你的,哪怕飞过去十次,大学也不会觉得,因为这个学生对于我特别的中心,我就不管标化录了他。
美国大学并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救世主的心态,因此对于所有的学生跟家长来讲,我们的建议确实是要对假期里面所做的事情的重要项的排序有一个比较合理的一个考虑的。
在有钱有闲的情况下,是推荐大家去美国大学校园里面,实地的脚踩在土地上面、大地上面,环顾一下四周,看一看这个校园的风格,比如说建筑美不美丽,然后当天的天气好不好,这学校里面的同学是不是非常友善等等,这些都是挺好的。
首先第一点,你首先必须要了解你自己。就是你在校内校外都做了哪些课外活动、你有哪一些个人的兴趣、哪一些重要的个人品质、你自己在大学里面想要获得的是什么?
那从这一点上面来讲,我觉得在写Why Essay的时候非常重要的就是You are not only talking about the school,就是你不仅仅是,这个大学如何如何如何的好,事实上美国大学招生官每一年看了那么多材料,大家夸赞学校,他听的这个耳朵茧子都要出来了,那他真正要找到的,就是你作为申请者和我们大学究竟有怎样不得不说的故事,有怎样剪不断的联系,那对于申请者来讲,你必须要了解的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接下来第二点那就是真正的要去了解大学了,那了解大学,通常我们会建议从Basic开始,就是基础的一些信息开始,其实大家很容易就去忽略,甚至大家可能根本就不会去关注的一件事情,就是比如说这个学校的Mission Statement是什么?就一个学校的校训,它建校的理念究竟是什么?
我的格言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就是他在学校的官网上面通常都有个About这个页面,就是关于我们学校,他会介绍我们这个学生团体中通常都是什么样子,有哪些的经历,其实我觉得这些非常基础的都是和大学文化有关的内容,是我们恰恰需要去关注的,因为这些相当于是这些学校的建校之本,当你不了解的时候,其实你很容易就不知道说我这个学校究竟looking for what kind of student?想要去组成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学生团体。
好,另外我们也会去go over majors,就是了解大学里面所提供的专业,特别以这个康奈尔为例,那像康奈尔它其实是规模最大的常青藤学校,它所提供的专业的选择是非常非常细的,就比如说大家进去看,
Environment Science意思好像听上去就是环境科学对吧?那事实上在康奈尔的环境科学专业下面,还会去细分,比如说环境经济学、环境人文学等,那因此对于这个专业它所开设的细分的专业,就是细分的方向越了解,你就越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个学校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学术体验,你也会很清楚的知道,我曾经做过哪些事情是和这个大学有关系的。
这一点华老师是特别有发言权的,因为华老师曾经在国际学校里面做过化学老师,那接下来就华老师你有什么建议给到学生吗?
Huadi:我不仅在国际学校里面做过老师,我还在美国学校里面做过老师,还是纽约州的认证的科学老师,因为我之前就是学化学教育专业的。提到新学期的学术准备,重要性其实不用太多说了,因为GPA,所有美国的招生官,如果问他一个问题,你觉得在录取学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
那他们往往都会告诉你是GPA,因为GPA包含了你四年在学校的一个长期表现,所以说比你一天一次考试会更有福利,那你新学期做一个预习,可以更好地帮助你在新学期拿到一个好的GPA,从而帮助你去到一个理想的大学。
这就是为什么要利用暑假时间做一些预习,尤其是你正好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期,什么叫转型期?比如说你要从初中迈入到了高中,你要从普通的国内课程迈入一个国际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预先去做一些功课的。那我们就分几个课程简单聊一聊,以化学为例,因为化学我在美国也教过,我在中国也教过,包括我上高中的时候也是上的普通的普高课程,所以相对来说都比较熟悉一点。
假设你是要去读普高,普高化学人教版教材,上海就是化学一化学二对吧?两本必修,然后再去选修什么反应原理等等,那你就可以把必修的化学一拿过来先翻一翻,了解一下。
如果说你是要从一个普通课程变成一个国际课程,比如说变成A level课程或者AP课程。对于化学这个学科而言,我建议你先去了解一下化学专业词汇,比如说就百度化学SAT2专业词汇、化学AP专业词汇都可以。实在不行就把元素周期表搞一个英文版,然后去听一听元素周期表之歌,把那些元素的英文名字都记住,这也是挺好。
像我们会背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你到了国际课程就必须要知道他们的英文名以及英文符号,否则像化学这门学科,一上来有特别多的生词和不认识的符号,会直接让你感觉被淹没掉了,所以这个是你如果要入读国际课程,去做的一个准备。
那如果是AP课程,相对来说也是一个以做卷子应试为主,如果是一个A level课程,比如说AS课程,那其实还有一点可以做的,就是因为AS最后考试要考实验,这一点和普通的高中不太一样,我们高考化学或者会考可能也有实验题,但所谓的实验题也只是在卷子上问你这个实验器材大家有什么问题,但是AS的实验是实打实,你要进实验室去做一个实验,根据数据去回答问题的。当然这个是在有条件的基础之上,也不是说每个人家里都有实验室,或者有资源去练习一些实验操作。
比如说我以前在高中教学的时候,其实大部分学生进来这个动手能力都是不足的,包括怎么样使用一些最基本的仪器,比如我们初三都学过过滤对吧?要“一贴二低三靠”,大家背的都很熟,但是真的让学生就给我过滤一个东西,其实没有几个人能够很规范的做出来,这就是一个动手能力方面的欠缺。
如果要去读AS课程,这方面其实可以去练习一下,怎么去练习呢,如果有实验室或者有这方面资源,可以在实验室练习,淘宝也有高中实验器材,我也买过,也挺好玩的,一两百块钱一个套餐,里面有一些小烧杯什么的,可以把一些高中实验在家里做起来,或者就看一些高中实验的视频先了解一下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要读的是IB课程,在我刚刚所说的这些东西之外,你可能还需要做一些调整。是什么样的调整呢?就是一个心态上的调整。IB课程,可能考试只占了30%,每个学校略有不同,但绝对不是占了全部。其他会有各式各样的,比如说Internal Assessment,它叫俗称IA,这是一个类似于我之前提到过的Research的一个东西。
比如说他会要求你设计一个实验,调研一个问题,而且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化学要求你要有自变量,要有因变量,要有一些计算,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在里面。你可以去先了解一下,比如说google一下,Chemistry IA Topic,或者问一些学长学姐以前做过什么,心里先有些底。
如果大家觉得现在时间太早,这些先不了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先把自己的心态要调整好,读IB课程,绝对不是说就上课做作业考试就完事儿,一定要善于培养自己这种科研的能力。
包括如果说你要选择Chemistry去作为你的长文书的Topic,那就更加需要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像我以前记得有一个学生做的化学的长文书,挺有意思的,是关于炸油条的,就是写这个炸油条中的化学原理,怎么样能把这个油条炸得更好,像我觉得这种都是非常有趣的。
还有同学研究,牛奶和蛋白质,牛奶和可乐不能混在一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那么到底原理是什么?其实是因为当中的可能会有一些什么化学反应在里面等等。其实像这些小的科研的课题就可以自己动手先做起来,那么这种对于学习IB来说可能是尤为重要的。
Yvn: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除了标化和夏校之外,暑假里不得不做的五件事情:阅读Reading、研究Research、实习Internship、大学调查School Research、新学期学术准备 New Semester Academic Preparation。那今天的讲座到此就正式结束了,谢谢大家!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