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甜怡老师“主授托福阅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对外英语教育专业
曾获美国常青藤联盟新生奖学金
在宾大期间任教大学Engineer's English Club
曾在美国、英国任教多语种类Program
教过美、英、华裔、第三世界国家等不同年龄段语言学习者
多次参加各类教育学、语言学的学术会议
在世界应用语言学期刊上发表语言学论文
在澳洲布里斯班举办的第17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发表演讲
在语言学、教育学的学术界摸爬滚打多年
1 、从事教育工作是从几岁开始起的理想?
我从小一直对语言感兴趣。高中时想学对外汉语,当时的理想是去国外开一间中文学校,把美好的母语传播给世界。后来出于种种原因走上了语言学的“不归路”,直到研究生毕业去了教育学院,学习了对外英语教育TESOL专业。 现在做英语老师算是殊途同归吧。我觉得教中国孩子英语更有意义:语言本身只是工具,关键是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2 、教不同国家学生语言课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教过挺多Language Program:英语方面教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大访问学者,也教过比较多的中国孩子;中文方面教过4-6岁的美国孩子、爱书法的英国老奶奶、华裔二代,还有一些各国的留学生。由此观察到不同人群学习的难点。 除了语言本身的差别(比如音调,不仅外国人学中文的难点在此,中国孩子学英语也要过intonation这一关),其实最大的区别在于motivation,就是学习者动力非常不同。
一般成年人的学习动力比较强,而青少年有时会缺乏自我驱动力,更多的是有外部需求不得不学习,就容易产生畏难或抗拒情绪。这个现象在中国孩子中很普遍,在学中文的华裔二代身上也会存在。这个时候,我们教育者最大的工作不是教给他们语言本身,而是帮他们克服抗拒情绪,形成学习兴趣和动力。
3 、能浅谈一下你对语言学和教育学的理解吗?
语言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语言学能打开一扇认识社会的窗户。
比如:我一直很热爱母语(可能是最热爱母语的英语老师),学了语言学才知道中文没有性、数、格,这和我们祖先比较抽象、重视哲学的思维习惯是相契合的。
再比如“双言社会”(以香港为代表),他们的语言使用和态度也跟社会形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教育学更注重的是人。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学习方法、自我驱动力、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也就需要教育者哪怕是在教完全相同的语言内容时,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适应学习的人群。
课堂组织是一门大学问,我个人比较倾向沟通式学习,这种方法能刺激学生去使用语言来表达自我,而不是在应试技巧的填鸭中昏昏欲睡。 对我来说,语言学和教育学是相辅相成的。学语言学的经历对我做教育也有很大帮助。
4 、你觉得中国本土学生最早应该几岁开始学英语?
我认可现在的主流观点,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进行双语教育是最好的。
比如美国华人家庭:
在家里会自由使用中文和英文,孩子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作为母语。这就好像我们上海是吴语区,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同时学会了上海话和普通话是很常见的(从国际语言学的角度讲,吴语和普通话不能做到mutual intelligible,因此属于不同的语言,而不仅仅是方言)。
但是早期双语教育其实并不容易实现。国内许多以双语为噱头的早期教育并不能做到浸泡式学习,而且孩子本身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仅仅使用母语。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时候的英语学习可能效用并不大。
如果不能做到浸泡式学习的话(也并不绝对必要),就建议孩子掌握好母语之后,到小学阶段再开始高强度的英语学习。这样不会导致学习母语的阶段受到干扰,得到太多负反馈而产生挫败情绪。在教育得当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把英语学得非常好。
5、 有人说中国学生的英语永远赶不上英语native speaker,你怎么看?
如果“中国学生的英语永远赶不上native speaker”是一个选项,我肯定让学生不能选,因为这个说法太绝对!诚然,从大数据上讲,我们的英语不如native speaker是正常的,就像外国人的中文也没我们讲得好。但是,英文如native speaker一样的中国学生是存在的,并且也不在少数。
首先,我在英国和美国留学期间就见到过很多高手。我自己也经常被美国人夸奖“像是在这儿长大的”。我的学生当中也有托福口语26、28分的高手,他们去国外留学之后再强化一下日常俚语,没理由比native speaker差。
其次,该如何定义“中国学生”?小学出国的算不算呢?从小接受美国教育长大的“半华裔二代”没有理由讲不好日常使用的语言。但他们的中文可能会退化。最近很火的《中国有嘻哈》中的Hiphop Man欧阳靖,英文rap能打败黑人,蝉联几届battle冠军,但用全中文rap就被淘汰了。他就是华裔二代,对他来说英语是第一母语,中文才难学呢。
此外,英语也分听说读写。传统的中国学生虽然口语的流利度不一定强,但语法都不错,读写比较强。而美国有很大一部分native speaker人群是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他们的语法未必严谨,读写方面可能还逊于这些中国学生。
再者,即使英语赶不上native speaker又有什么关系?语言就是一门工具,不分高下。只要能够满足使用的需要,为什么非得跟native speaker较劲呢?学了语言学之后,了解了语言发展,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看待语言本身。只要沟通没有问题,只要足够自信自如,只要愿意学习进步,就算带一点口音,美国人可能还会觉得exotic accent is sexy呢。
6 、平时除了上课做教研,你会选择每天花多少时间与自己独处?
不工作的时候就是陪家人和独处。在工作时间要跟很多人(学生、家长、其他老师)沟通,陪家人朋友的时候我也会很注重沟通,所以独处的时候我就喜欢做一点安静的事情来调节,比如做手工(算是手工大拿)、录歌(能关在屋里一整天)、种花(阳台有个小花园)、养猫(家里两只猫,准备养第三只)等等,也算是跟自己沟通的方式吧。
7 、“工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更好地生活和更好地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这句话出于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变》。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这样的感言一点不意外。因为教育是基于人的工作,所以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本来就没那么分明。下课并不标志着工作的结束,还要改作业、备课、解答学生问题、相应家长反馈。和学生聊天、了解孩子们对课堂的想法、对同学的情感、对未来的畅想,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充满了甜蜜美好,是做教育最棒的一部分回馈。
一方面,因为教的是语言,素材也都可以来自生活。看到好的书,好的纪录片,好的美剧、动画片,听到有意思的英语演讲,会想着分享给学生。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包括母语中的语音语法),也会攒下来和有兴趣的学生分享。
另一方面,好的工作也会让生活更美好。在工作中得到的正反馈,不管是来自学生的感谢、同事的关切还是领导的肯定,都能让我得到更多的价值感,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加自如,更有信心和能力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对我来说“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不是加班加点的抱怨,而是一个正反馈循环。不存在工作之后才有生活,而是工作和生活中度过的每分每秒构成了生命本身。
8 、除了当英语老师之外,你曾经还有过什么梦想是想做却没有做的?
那就是当对外汉语老师了!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国有更强的竞争力,让我们的母语(which is really beautiful)不要在文化上屈居人下,真的实现“全世界都讲中国话”,让教中文也能成为能糊口并且有骄傲、有技术的职业。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