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上海光华剑桥国际中心的高中生Peter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预录取Offer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Offer。
英国剑桥大学大名鼎鼎,就不多做介绍了。
滑铁卢大学是加拿大国内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十三的大学,平均每20年就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微软招聘毕业生最多的大学,称得上是计算机领域的世界顶级大学。
能拿到这两所学校的Offer,可见Peter的实力非同一般。
但Peter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优等生。他虽然从小喜欢计算机,并且有通过做项目锻炼计算机特长,但由于偏科非常严重,文科在班上倒数前五,这使得他的求学之路异常坎坷。
一开始,Peter在一所公立的重点高中上学。为了大学,他不得不努力将不擅长的科目捡起来;他也尝试凭借自己的计算机爱好去参加比赛,希望以学术活动获奖者身份特招进入大学。对Peter来说,自己对文科确实不感兴趣,完全学不进去,更不用说去死记硬背了。学术活动获奖的道路竞争也十分激烈,丝毫不比高考简单。通过尝试,Peter发现这两条路对他来说都行不通。后来经过和父母商量,Peter决定离开公立学校,进入一所国际学校读书。就这样彻底地放弃了高考路线,下定决心将来申请国外大学。
Peter从小就对计算机感兴趣,并且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在Peter小学的时候,父母给他报了少年宫的计算机学习班,从此开启了Peter的编程之路。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对于编程来说,「会编程」、「熟悉编程」和「精通编程」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所以一般软件公司在筛选应聘简历的时候,只会去找简历中「精通」的部分,而其他部分一般是直接跳过的。当然,如果一份简历连一个「精通」都没有,也就直接被忽视掉了。
编程的能力要达到「精通」的层次,没有捷径,只能靠实践做项目。因此,做项目是编程能力的打怪升级之路。
从学会编程开始,Peter就开始捣鼓小装置,直到后来萌生了动手制作小家电的想法。
小学的时候,凭着兴趣和钻研,他做了一个太阳能照明系统,节省了家里的照明用电量。
后来,他又亲自动手制作电路板,搭建了一个无线音箱,并成功地和手机、电脑相连。
这开启了他的项目历程,Peter自己动手做过的项目还包括小气象站、短信系统、文言文积累本、无人机设备等。他的小气象站甚至可以实时上传数据到服务器,俨然就是一个物联网项目的初级模型。
高一的时候,Peter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外包项目,改造3D打印机。
通过为3D打印机增加转动轴和传感器,增加3D打印机的功能。这需要用到硬件、传感器及编程各项知识。
当然,由于没有经验,Peter将事情想象得过于简单,本打算3天搞完的项目,结果花了半个月时间才做完。
而最终赚到的是900元的报酬。尽管报酬很少,但Peter仍然很开心。
第一桶金给Peter带来的,不是经济上的回报,而是让Peter懂得了如何运用自己的计算机特长,去帮助别人,将世界变得更美好。也让他学会了守信与坚持。
在不断做项目的过程中,Peter也认识了不少国内计算机特长的同龄人,并走访了许多其他学校。
在他看来,大部分的学校和培训机构还是比较功利的,买组装好的器材、套用已有的程序、直接实现某个结果。而真正的项目,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加工、失败、修改、再尝试这样一步步地摸索。
只有这样的摸索过程,才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转眼到了升学季,Peter在准备申请大学时,也做了很多尝试。
Peter跟随班级一起,学习了美国大学的预修课程,按理说,申请美国大学是顺其自然的。
但在准备的过程中,Peter的偏科问题再一次制约了他,他的SAT(相当于美国高考)阅读部分只考了600分,一般好一点的美国大学均要求阅读部分得分在670以上。这使得他无法申请到心仪的美国学校。
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英国和加拿大的大学。
Peter在自己的简历中,大量地列举了自己的机器人项目经历,特别是对于技术细节,写得很详细。
就这样,他将自己简历的重心放在自己擅长的计算机学科上。
结果,剑桥大学面试官问他的题目中,10%是关于项目,45%是关于计算机科学,45%是关于数学,全是针对他的特长进行询问,这使得他可以对答如流。
最终,面试官选择了他。
一路走来,他遇到过不少的挫折,在申请大学过程中也东碰西撞,也尝试过走学术活动通道。最终,通过他始终坚持的一个爱好,让自己发出了最闪耀的光芒。
在学校的官微上,他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要注重学术兴趣的培养,想学计算机科学就多做一些项目,这可能比参加各式各样的暑假班要重要得多。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