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飞速发展的国际教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各地的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上海国际学校就读。上海本地学生的学籍和家长的户口都在本地,所以他们想要入读国际学校一般没有什么政策限制,但对于外地学生和非沪籍学生来说,想要入读上海的国际学校就会受到很多入读条件和政策的限制。
择校的过程当细节繁多,家长们会面临很多问题:时间不确定;报名链接不清楚;报名方式不清楚;
什么时候考试;
到底该如何安排不同的学校的考试顺序......
外地家长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舆论压力、第二个是名校情结。外地家长能接收到的国际教育的资讯相对上海本地的家长来说非常有限,可是他们周边的舆论压力却非常大。这是一个二合一的压力,舆论压力是因为周边的朋友都已经在做这件事,所以自己也觉得要必须做这件事;同时身边朋友的孩子又考入了有名气的学校,家长和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又再次产生了攀比心理。
外地家长在资讯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会有名校压力也是很正常,很多家长了解到的学校本来就很少,但如果浏览一下萌励国际教育的手册,就会发现其实学生和家长们可以选择的初中学校就有40多所,高中学校有100多所。因此,萌励教育还是秉承“以终为始”的理念,鼓励外地学生和家长们应该多了解各学校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以目标为导向,有目标性的进行准备工作。
择校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第一:明确一个升学通道。从长期来讲的话,因为长远规划大方向不出错,才能够少走弯路达到想要的目的。
第二:环境是软性因素。这个软环境其实就是门槛,就是孩子要通过什么样的一个要求,到底这个学校要什么样的学生,首先说到的其实就是学校的考核要求,其次就是人文要求,我们也会很清楚哪一些孩子和什么样的学生匹配上去,学生在学校才会读的顺利,读的舒服,家长和学校的家校沟通也会很顺畅。
第三:硬件设施齐备。外地家长往往会比较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因为家长会认为来读国际学校,好的硬件设施必不可少。
在孩子初升高的阶段,家长们可能更关心的是教委批准的21所试点学校,但是,这21所学校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孩子,还有很多非21所学校,能够达到21所的水平甚至超越他们的水平,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
比如说A-Level学校就没有一所在21所里,像领科、光华剑桥等,每年都有接近20名学生,被牛津剑桥录取。
没有一个家长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初中和高中,只要快乐就可以,如果真有这种的话,那么大概在升高中或者升大学的时候,就会失去竞争力。
想提醒大家的是,去关注一下孩子本身,家庭教育的培养风格、培养方向和这学校的理念是否是匹配的,学校的学术要求是否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因为无论选择初中还是高中,其实都是属于学术非常重要的年龄段。
评价一所学校,在初中维度可能还会多一点,但是到了高中,就非常简单,第一就是看这个学校的学术成绩,比如说是一所IB学校,那么这个学校的IB平均分是多少,这个是需要了解的;第二就是这个学校的升学结果,如果这个学校每年都没有学生进排名前30的学校,那么进这所学校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
总体来讲,评价高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学校的学术成绩和升学结果,。
入读民办学校的必要条件
国际学校在政策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办学校、一类是民办学校。如果想要在义务制教育内选择民办学校,比如一提民办大家就会想到的世外、平和、包玉刚这类的学校,就需要你提前了解民办学校有哪些招生政策。
居住证
从2018年年初开始,上海推出新的居住证办法当中,把很多的一些复杂方式简单化,取消了临时居住证,统一办理上海市居住证。
入读上海国际学校,首先家长必须要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并且要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不能包含补缴。学生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或者是上海市居住证登记凭证。
部分学校在学校登记报名的时候,学校会要求外地家长提供居住证,也就是说没有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都没有资格到这所学校参加考试;还有部分学校之前审核不是很严格,可以先去参加考试,拿到offer之后办理入学手续才会让家长出示居住证明。
关于缴纳社保这件事,可以在朋友的公司挂靠或者其他方式来解决。
办理居住证和社保的时间跨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家长想要规范、按照入学要求进行操作,那么至少需要提前一年以上开始考虑这件事情。
学制与转插班
有很多家长都不能理解上海的学制与外地学制的差别,上海的小学学制是体制内5年,初中4年;而外地很多小学是小学6年,初中3年。所以外地家长在学生6年级毕业后,想要来上海读初中,其实这个时候已经不属于小升初,而是属于6年级转插班。
所以想要在上海读初中的话,5年级就要准备上海的小升初活动。
上海的高中一般是三年,但国际高中的学制很不稳定,是不固定的,按照学制可以分为三种:三年制、三年半制、四年制。多少年学制就指将在高中就读多少年。
转插班其实很简单,一般来讲,有两个时间节点,春季的话就是5、6月份,秋季的话是在12、1月份。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呢?第一是因为插班的名额本来就非常少,学校不会专门做几个批次的考试,去应付个位数名额的插班生;第二是国际学校第二学期不要继续读的学生会明确报出来,那么学校就会根据这个人数来确定插班生名额。
光学制这一点,就会有很多家长搞不清楚,可能原本觉得现在是初二,还不是很着急。但萌励国际教育在与这些学生和家长沟通过后发现,选择八升九的国际学校对他们来说更为合适,但这个时候马上就要面临择校和升学了,而外地家长完全没有这个意识,所以就会错过升学择校的最佳时期。
家长和孩子到底选哪一个学制,这个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程度和家长对择校的整体想法和需求,来确定一个全方位的规划。
外地学生的优势
如果说学生在上海就读,可以参加上海市中考,但是想放弃中考,直接入读国际学校,这样可以吗?
答案是:不可以!
外地学生相对上海本地学生不需要参加中考就是外地学生最明显的一个优势。
有些学校会控制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的数量,这个生源区别就在于学生是否有资格参加上海市中考。
就是说,但凡有参加上海中考资格,就必须得参加上海中考,从初三开始到中考,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国际学校自主招生的准备,一些优秀的孩子,至少在初二暑假就开始准备。这样能够在初中的第一个学期侧重到国际学校自主招生上,第二学期侧重到中考上面。
按照这个节奏准备还是可以的,但是,有很多家长确定了自己孩子要走国际学校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等到后面的中考压力也会越大。
这样看来不用参加中考的外地学生其实占据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也可以选择用一个月至两个月的时间脱产进行学习和培训,进行快速突破,这样考入一所非常不错的国际学校就更有把握。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