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关于IBDP课程,相信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有了许多了解。但在没有开始真正的学习之前,一切都让人充满好奇。作为国际知名的大学预科课程,IBDP项目由6个学术领域和3项核心要求:
1、语言与文学研究、语言习得、科学学科、艺术学科、数学、个体与社会;
2、EE、CAS、TOK。
学生需从6个学术领域中的每个领域各选修一门学科,也可从第1-5学科组中加选一门来替代第6学科组中的一门学科。他们应选修3门(最多不超过4门)高级课程HL,其余则选修普通课程SL。
在构成IBDP课程的六个学科组中,第1学科组也即“语言与文学研究”最容易为我们中国的家长和同学所忽略。因为其它5个学科组均为全英文(外文)课程,只有这个学科组采用的是学生的母语。
这里必须要明确一点,国际文凭组织IBO有一项母语权益政策,即提倡学生对母语文学遗产的重视。
这样,即便IBDP课程中主要教学语言不是其母语,学生仍然有机会继续发展母语口头和书面技能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IBDP课程中的“语言与文学研究”,看看这与我们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有何不同。
语言与文学研究有哪些课程
1、语言A:文学(即“中文A:文学”)(SL、HL可选)
2、语言A:语言与文学(即“中文A:语言与文学”)(SL、HL可选)
3、文学与表演艺术(仅SL)(跨学科课程
学习语言与文学研究课程的目的
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洞察力、审美和文化素养、有效的交流沟通技能,以支持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
这三门课程对语言应用、分析水平和批判性反思的要求是一致的。
语言与文学研究课程各项宗旨
1、引导学生学习一系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和不同体裁的作品;
2、培养学生对不同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并建立作品之间适当联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对作品的创作情境和接受情境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
5、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作品,理解具有其它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在语义构建上所起的作用;
6、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形式、风格和美学等方面的鉴赏能力;
7、促使学生从语言和文学中获得愉悦,并对它们产生终身兴趣;
IBDP“语言与文学研究”与国内语文课程差异
“语言A:语言与文学”与国内语文课,在学科性质、教学内容与评估等方面与国内语文课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
学科性质
“语言A:语言与文学”课程侧重关注培养学生理解语义的建构性和语境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强调文本分析技能和批判性文化素养的培养。
国内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中文A:语言与文学”课程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部分。其中语言部分涉及到的文本类型涵盖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样式。文学部分学习的是涉及不同体裁、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完整的4部或6部文学作品。
相比之下,与全国高考对应的国内语文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分为针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
评估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并将其区分为ABCDEF六个层级;
“语言A:语言与文学”课程评估目标为知识与理解、运用与分析、综合与评价、选择并运用适当的表达形式和语言技能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