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P Language A中文文学课程(Chinese Literature)框架介绍
中文文学课程分为四大模块,每一模块的作品都为整部作品而非单篇。前三模块的作品,教师要按大纲要求依据国际文凭组织指定的作家或作品书单进行有条件的自由选择。课程的建构即每一模块的选择要均衡紧密,兼顾作家作品的时代、地域、体裁因素,还要考虑与之对应的评估形式。
1
第一模块:翻译作品,普通课程2部作品,高级课程3部作品。这一部分意在深化学生对翻译作品的时代、社会、地域、文化背景的理解,能够从具体的时代和地区角度解读作品,这也符IB课程的包容、开放精神。
2
第二模块:精读作品。作品数量与第一模块相同。但所选的每部作品都为中国作家作品,而且必须分属不同的文学体裁。高级课程必须包含诗歌。这一模块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各自不同的诠释和分析角度。
3
第三模块:按文学体裁编组的作品。普通课程3部作品,高级课程4部作品。这一模块要求选择同一体裁的中国作家作品,国际课程体系中的文学体裁划分为五类:诗歌、戏剧、散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此模块是为了确保学生对某一类文学体裁作品的相关文学惯用手法有深入的研究,并能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分析。
4
第四模块:自选作品。普通和高级均为3部作品,自由选择作品,任意组合。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兴趣和比较分析能力,大部分老师让学生进行文学原著与电影作品的对比赏析。先看原著,再观影,研究改编过程中增删的考量与得失,文学表现技巧与电影艺术手法的异同等。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